加拿大的諜務機構與華人

美國有這樣的故事:中俄兩國,都要在美國的一個沙灘取一桶沙。俄國在月黑風高的晚上,派突擊隊,灘前登陸,拿了一桶沙就跑了。中國則是在風和日麗的日子,派一百人來日光浴,把身上的沙掃掉,聚沙成桶。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中國崛起,美國感到受到威脅,放眼一看,到處都是中國間諜,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加拿大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也是一樣。因中國政治動亂,我19歲隻身來加拿大,尋求立足之地,成為加拿大公民後,與加拿大認同,也打算終老在這兒。我的鄰居住了一個中國人。近幾個月來,我忽然覺得此人獐頭鼠目,東張西望,必定是中國間諜,而且越看越是。這幾天我又懷疑我的枕邊人。

更多

华裔卡民族认同与公民国籍侨领间谍忠奸无关

最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某专家,郑重发表长文《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中国搞双重国籍制?》,在海外民间引发一片嗤鼻之声。官方早就公开答复,不考虑双重国籍。因而,海内外万众才诉求华裔卡。华裔卡或其他基于民族认同,回祖国自由免签的官方身份证件,与所谓双重公民或国家的籍无关。时至今日,绕开海内外主流民意华裔卡,再旧调重弹,扯起否定双重国籍老话题,除了为打击里外不是人的侨领双重间谍造势之外,用意实在令人费解。

更多

對移民「效忠」問題的探討

在我父母的一代,家鄉非常窮困,民不聊生,政治動盪,他們選擇離開家鄉,前往越南謀生。他們對祖國仍然念念不忘,希望及等待家鄕情況有所改善,便返回老家終老,完成「落葉歸根」的願望。大部分華僑保留著中國籍,在越南過起中國式的生活。越南在脫離法國殖民統治之後,才開始強迫華人在國籍問題上作出選擇。保留中國籍的人會受到很多限制,很多華僑從此成為法律上的越南人。身分雖然改變了,但內心對「祖國」的懷念完全沒有改變,大有「身在曹營心在漢」之堅持。如果因為這樣而批評這些越籍華人對新國家缺乏「忠誠」,是否有欠公平?除了越南華僑之外,其他東南亞地區的華僑也面對過同樣的遭遇。

更多

「聯合國英語日」的感想

戰後,大英帝國在國際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很快就被美國取代,逐漸淪為二等國家,有關它的消息都是負面居多,尤其在脫歐之後,而且接踵而至。英國首相在脫歐之後換了一個又一個,都無法解決脱歐帶來的問題。主要是市場萎縮,經濟停滯不前,失業人數增加,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物價上升,民不聊生。罷工事件層出不窮,而政府卻沒有任何對策去應付。

更多

看兩“英”外訪,是誰為自身歷史定位或為台灣國家定位

現年73歲的台灣卸任總統馬英九先生,聲言踏足祖籍地湖南長沙只是爲了祭祖,實現他畢生首次中國行。 此趟祭祖行程馬前總統携同胞三姐妹伴行,馬夫人和兩位令媛都沒有陪同;隨行人員包括合乎禮制的扈從隨員,還有三十名台灣學子。據稱此行祭祖還兼含促進兩岸青年交流的願望。雖説輕車簡從,跑哪裡,都頗具聲勢。行程12天,從3月27日至4月7日;從上海入境,先後訪問南京,武漢,長沙,重慶,再經上海登上歸程。

更多

问君回国几多愁探亲签证成数亿美金生产力

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海外同胞回国,变成了无本万利的生产力。拦路虎们说,此关此路是我开,雁过拔毛拿钱来。趁疫情和疫情后单方面不对等停用十年签,世界各地外国注册的中国签证中心,轻而易举就抢收宰割海外韭菜数亿美金收入。首当其冲被宰割的,就是迫不及待必须回国探望江东父老的海外孝子贤孙。印签证比印美元成本更低,不用本金,一张绿纸片,就超值上百美金。驻外机构和签证中心,最近日以继夜赶末班车,赚得钵满盆平,不亦乐乎。无情无义,把卡海外同胞回国,变成贪腐生财之道,早晚会得报应。

更多

體力勞動情未了

也許只有近年來的移民才將體力勞動(Labor)這個詞經常掛在嘴邊,這是勞工市場供需錯位、矛盾尖銳托出的發洩對象,英語原義沒有貶義之含,泛指體力勞動,一般的雜工職位稱為General Labor或General Help,好事者譯為“勒脖兒”“累伯”,一笑明其義。

更多

鄙视歧视敌视谨避族裔憎恶重蹈满清海外覆辙

鄙视、歧视、敌视,同为憎恶,但程度不同。鄙视通常限于瞧不起,看不惯,不屑一顾。而歧视则进了一步,有了难以改变的成见,处心积虑刁难,根本不讲公平、平等,譬如1882年的美国《排华法案》。敌视就更无选择界限,包括动用武力、暴力,直至消灭敌方,譬如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更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