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1959–1976)之八十六
作者:王哲
毛泽东、刘少奇这一唱一和的发言,和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一样的相得益彰,彭德怀、高岗、习仲勋被他们踩在脚下、任意鞭唾。只是,坐在主席台上的刘少奇或许没有想到,四年以后,他就成了“彭、高、习”的总后台,得到了比“彭、高、习”还要悲惨的下场。此是后话。
196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毛在讲话中,再一次讲阶级、形势和矛盾问题。他说: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有没有阶级,有没有阶级斗争呢?应当肯定,还是有的,还是存在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可能出现复辟的情况,我们要好好认识这个问题。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我们可以现在就讲起,年年讲,月月讲,开一次中央全会就讲,开一次党代表大会就讲,全党提高警惕,使我们有一条比较清醒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
毛在讲话时,康生递了一个条子说:“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指小说《刘志丹》),是一大发明。”毛在会上念了这个条子,4 并借此发挥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无论革命也好,反革命也好。5
时至今日,“阶级斗争”变身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小说反党”发展成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等各种高科技手段;“维稳”一词更是彻底取代了当年的“无产阶级专政”。于是乎,一切似乎都师出有名,其实一切不过是一脉相承。
当“阶级斗争”演绎成为“阶层斗争”(权贵阶层与平民阶层,本质也是阶级斗争),当斯大林俯瞰着受检阅的群众、将他们视为羔羊的时候,这和当电影《教父》里的教父说的:“我一生在上流社会挣扎,以求一切成为合法,可惜上得越高,人越奸诈,不知何处是止境。数百年来人们在此互相残杀,为了金钱、荣誉、家族、地位,以免成为高层人物的奴隶。”不过是异曲同工。而对于迄今金融界发生的诸多事件,《教父》一句台词可谓经典:“金融就是手枪,政治要懂得如何开枪。”
全会增选了陆定一、康生、罗瑞卿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全会肯定了1961年九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党贯彻对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加强农业生产战线取得的成效。
全会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曲折的、时起时伏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这种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无论在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提高警惕,正确地进行在两条路线上的斗争,既要反对修正主义,也要反对教条主义。
这段话,无疑出自毛的手笔,至少是经其修正过的。毛之所以反复强调阶级斗争、反修防修,是因为毛一直视自己为中国马列主义的化身,一直认定自己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包括老百姓的利益,一直坚守、执着于自己心中的那个“道”。为此,在八届十中全会期间,毛以自己幼小时在韶山时,看到的那些孤苦无助老人的亲历,多次严厉批评“单干风”:
“搞单干,两年都不要,一年多就会出现阶级分化,其中共产党的支部书记,贪污多占,讨小老婆,放高利贷,买地;另一方面是贫苦农民破产,其中有四属户、五保户,这恰恰是我们的社会基础,是我们的依靠。你是站在三分之一的富裕农户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三分之二的基本农民群众的立场上?”
“搞社会主义,中间出现了‘大办’、‘共产风’、瞎指挥、高征购等错误,我们本来想搞得快些,结果反而慢了,这些都是认识上的问题。”“经过这些挫折,我们懂得要谨慎了,改正错误。”
为政者,以道求进,以术做事。求进取道,做事用术。道,古今不变;术,千变万化。中国历来讲究“王道”,只有成王才可以言道。当然,毛的这个“道”,或许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道”。中国的儒道佛,是中华文化之鼎的三足,是为人做事的根本,即对人以佛(宽容)、对事以儒(平衡),对己以道(自然)。而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所以,盖棺难定。
全会指出反对修正主义,无需赘述。反对教条主义,毛是深思熟虑的。早在延安整风前,党内有两个宗派:一个是教条主义宗派;一个是经验主义宗派。整风期间,周恩来作为“经验宗派的代表”、“教条统治的帮凶”,受到了严厉地批判斗争,“篡党”、“篡军”等用语都扣其头上,甚至被威胁开除出党。6
而今,当初教条主义的代表人物王明、张闻天等人,早已销声匿迹。现在的教条主义,根本无从谈起,更别说有什么代表人物。如此,教条主义的代表人物没有了,那么“帮凶”自然就水落石出了。也就是说,毛在盯紧刘少奇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对周恩来的警觉和控制。既然“三风(单干风、黑暗风、翻案风)”,已然露出了修正主义的苗头,就不能再让其他政治势力掺入其中,以免姑息成患,尾大不掉,尤其周这样的实力派人物。对毛来说,周在广州对知识分子的那番讲话,便有投石问路或投桃报李之嫌。必须得将这样想要或正要蠢蠢欲动者,扼杀在摇篮里,拿捏在手心中。
“也要反对教条主义”,只此一句,以周心有灵犀、无以伦比的政治智慧和高超手腕,自然知道今后该怎样逢君之好、唯首是瞻。都说“衣是新衣好,人是故人亲”,人对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毛对周是“好三年歹三年,敲敲打打又三年”,既狠狠地用,更狠狠地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