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1959–1976)之六十三
作者:王哲
随后,毛顺手拿起放在桌上的《资治通鉴》,读到“卷第六十六,汉纪五十八”中丞相掾和洽向曹操提出建议说:“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古人的教化,只是务求通达人情;凡是激烈诡诞的言行,则会包藏虚伪)。
毛不由想起前几天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和林彪的慷慨陈词。翻过一页,毛又读到“冬,曹操作铜爵台(铜雀台)于邺。十二月己亥,操下令曰:……故为诸君陈道此言,皆肝鬲之要也。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所以向你们述说这些话,都是我的肺腑之言。然而,想要我就这样放弃所统领的军队,交还给主管部门,回到我的封地武平侯国,实在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我确实害怕自己一离开军队就会被人谋害,既是为我的子孙打算,又因为我一失败就会使国家危亡,所以,我不能追求虚名,而遭受实际的灾祸!)
读至此,毛用笔在“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这句旁边,划了一道重重的标记。接着在空白处写下了欧阳修的《画眉鸟》一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并在“林”字上划了个圈,口中自语到:“不及林间自在啼,有林便可人自在”。对毛来说,人心“随意移”也好,颂声“树高低”也罢,只要“林彪”的军权即实权在握,就可以一举“锁向金笼”。
毛放下笔,端起杯子拿下杯盖,喝了口水。此时,毛忽然想起他跟随他15年的卫士长李银桥不久将离开他去天津工作,便把李银桥叫进了自己的车厢。
李银桥,1927年9月生于河北省安平县,是武当派的俗家弟子,擅长太极拳和太极剑。李银桥小的时候在家乡读过两年小学,因自小习武身体硬朗,人又机灵,自11岁参军后,李银桥就一直当特务员、通讯员。1947年2月,被指定担任周恩来的卫士。1947年8月,李银桥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因为他的卫士工作做得好,中央负责保卫的同志决定把他调到毛泽东身边当卫士。从1947年8月到1962年4月,李曾任毛泽东的卫士、卫士组长、卫士长等职,从最初想去作战部队而不想当毛的卫士,到最后不想离开,时间长达15年。毛泽东以前没有卫士长,李银桥离开他后,毛再也没让设卫士长,毛泽东卫士长的名衔成了李银桥的专属。其爱人韩桂馨,17岁在延安开始专门看护李讷。后来在毛的撮合下二人结为夫妻。文革后,夫妻二人撮合了李讷与王景清(原刘少奇的卫士)的再携手,据说江青对此颇为认可。王景清陪伴扶持李讷度过了文革后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并得以安享晚年,这应该是对李银桥夫妇对毛泽东最大的告慰和最好的回馈。
关于李银桥离开毛泽东的原因,普遍说法是1962年,中央精简机关工作人员,毛泽东忍痛割爱,从自己做起,挥泪把自己的保镖“赶走”。用毛的话来说是:在我这里地位高职位低,我不能耽误你(李银桥)前途啊。
但在2008年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毛泽东遗物馆》一书的第70页有一张照片,即一份有10行退赔内容、总计55171元的《退赔清单》。据该书记载:
“1959年9月的一天,在庐山,尽管窗外的阳光明媚,毛泽东的心情却十分沉重——他刚刚听说,自己身边某些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无偿或低价收受地方送的一些水果、茶叶、丝绸等土特产。毛泽东“听说身边的工作人员存在不正之风,心情不禁沉重起来。他吩咐道:‘叫汪东兴来我这里’。”
汪东兴时任江西省副省长职。汪东兴立即赶到毛泽东处。毛一见,“就神情严肃地指示:‘你回来吧,主管第一办公室,你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风!’”汪东兴“立即回到了毛泽东身边”,并如嘱“主管第一办公室的工作”。接下来,在毛泽东身边的“整风运动自上而下进行”了。“在着手进行调查的同时,汪东兴还在内部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汪东兴带领大家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以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文件。随后,汪东兴又把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收受土特产的具体情况,印成一份材料,呈报给毛。很少发脾气的毛泽东看到报告后,大发雷霆:‘我的话,你们就是不听,遇到暂时困难你们都过不去,脱离了群众,你们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你们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说,你们不能再在我的身边工作了。
另外,在《缅怀毛泽东》下册第56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原标题为《在毛泽东身边的岁月片断》一文里,作者林克(从1954年起担任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并教授毛泽东英语,后兼顾国内问题,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2年之久)写到:
“毛泽东不但注意反对特殊化,而且更为注意反腐蚀的教育。在1962年春,毛泽东找汪东兴谈过一次话,谈话内容主要是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作风的侵蚀。他说,他发觉身边有老鼠,他提出毛泽东办公室党支部开展整风,整顿思想作风,清除老鼠。汪东兴召开了毛泽东办公室党支部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包括了全体工作人员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同时开始整风。在整风中,绝大多数同志都严格要求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检查自己的思想作风不足之处或者缺点,思想认识都有明显提高。与会同志也揭发出个别人有严重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作风,并且有贪污和渎职的行为,此外,在他随毛泽东在外地视察工作时,曾向一些地方无偿索取各种物品的行为。虽经组织和同志诚恳和耐心的帮助和教育,但他始终不肯做认真的自我批评,他辜负了毛泽东和组织上对他的信任与培养。
毛泽东一贯反对特殊化,更不能容忍和姑息贪污、渎职行为。当他知道群众揭露的事实后,便果断决定将该同志调离中南海,另行分配工作,虽然这位同志在他身边工作多年。毛泽东还从稿费中拿出几千元派人到各地一一退赔并道歉,以挽回该同志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件事使在他身边的所有同志都深受教益。”
从1960年到1962年,毛身边的工作人员陆续有所调离,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962年4月调离的卫士长李银桥和5月调离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中共中央主席秘书、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主任叶子龙1。毛与李是深情洒泪而别,毛泽东嘱咐李说:以后你每年都要来看我一次,我这里就是你的家。我活着,你来看我,我死了,你每年到我的坟头上看我一次,看一次我就满意了……随后,毛泽东还抄录了一首《七律·长征》送给他做纪念并赠送一笔安家费。李离开中南海后,又多次见过毛。而叶离开毛的情景,迄今无任何记述,且叶离开中南海后调入北京市政府工作,从此再未见过毛。
晚年李银桥和夫人韩桂馨口述、邸延生执笔,撰写了一书《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书里说了两件事,迄今扑朔迷离,令人深思。
其一,是关于毛岸英的不幸罹难。《历史的真言》第495页至496页载:
1950年11月23日,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接到苏联方面发来的一封密码电报,告知美军近日将派飞机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提醒中国方面提高警惕、预做防备。聂荣臻急忙赶到毛泽东的办公室,向毛泽东报告了苏联的电报。毛泽东指示说:“立刻给彭德怀发电报,要他转移司令部!敌情变化无常,要防患于未然!”
“是!”聂荣臻答应后离去,即刻给彭德怀发电报了。11月24日下午,毛泽东又亲自拟写了一封电报,用“AAAA”加急形式发了出去,提醒彭德怀近日将有敌机轰炸,要他设法将志愿军总部转移了。彭德怀悲痛万分,悲痛中深深懊悔自己没有按照聂荣臻的提醒和毛泽东的电示急速将志愿军总部转移了。
第501页载:毛泽东得知志愿军总部被炸后,“这个彭德怀!”毛泽东生气地说,“我拍了电报让他转移的么!……”(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