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要義(三十九)

本报专栏作者: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我們讀地藏經,最重要要懂得依教奉行,去實踐地藏菩薩的願力。地藏王菩薩普度一切眾生,到最艱難的地方去度化眾生,如果我們也能夠做得到,我們就是分身地藏王菩薩。所以我們要去實踐地藏王菩薩的願力,以這樣的心態來誦經,那麼鬼神,或者過去的冤親債主,所得到的利益就不止是一個脫離痛苦的利益,而是可以憑著願力可以往生到西方淨土。所以如果我們如果依教奉行,我們就能夠讓我們的冤親債主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當你超度了冤親債主,它沒有怨恨你,它生一個感恩的心,隨時隨地它都回過頭來加持你,那麼你的身心就能夠真正得到安樂,這個是佛法的道理,我們一個人的身心沒有得到安樂,就是心裡面有障礙。什麼障礙?就是你的冤親債主來找你,你的冤親債主不止是這一生,這一世,而是多生多世的冤親債主都常常圍繞著你,在找你麻煩。所以我們不斷要念佛,不斷要誦經,不斷要超度,把這個無量無邊,受苦受難的冤親債主都要超度他們。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我們佛教的孝經,為報答父母,乃至我們的師長,我們一定要讀地藏經。特別著重於臨要墮到惡趣的罪苦眾生,通過讀經能夠超度他們。在《地藏經·囑累人天品第十三品》裡面,講到釋迦牟尼對地藏菩薩講:「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釋迦牟尼佛對地藏王菩薩講說,未來世中,《地藏經》是在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講的法,對他們來講我們是未來世中,未來世中就是我們現在的人,如果有天上,或者是人間的人,如果有隨業報應墮落到三惡道裡面去,臨墮落的時候,「或至門首,」乃至於剛剛要進去,還沒有進去,「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像這樣的眾生如果能夠念一句佛號,或一個菩薩的名號,乃至「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釋迦牟尼非常慈悲,交代地藏王菩薩,這種造業很重,要墮到三惡道的眾生,只要他能夠念一句佛號,一句菩薩號,乃至一句大乘經典,像這樣的眾生,你都要以神通妙力、方便,來救拔他們,「於是人所」,在這個人的周圍,「現無邊身,」為了什麼呢?「為碎地獄,遣令生天,」不要讓他到地獄裡面去,希望能夠超度他到天上去「受勝妙樂。」到了天上去受種種殊勝的妙樂。

 

又經曰:「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在經文裡面講到,如果是現在或者未來世,諸世界中,六道眾生,在這個臨命終時,就是在臨命終時能夠聽聞到地藏王菩薩這個名號,聽了以後,到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

 

因為地藏王菩薩的願力弘深,所以祂的加持力特別強。臨終的時候如果能夠聽到菩薩的聖號,對他來講非常有幫助的,所以佛教講說臨終關懷是很重要的,臨終你要離開這個人間的時候,這個時候要有大善知識來開導,來引領你念佛,保持正念,心不要有其他的想法,那麼就決定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怎麼樣臨終的時候我們保持正念?我們不能保證臨終的時候有大善知識來開導我們,來引領我們,那麼怎麼辦呢?平常我們要修行,平常我們要念佛,我們要誦經,拜佛,你平常不斷修行,自然而然快要不行的時候,這時候你懂得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是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對生死要瞭解,要明白,要看開生死。像有的人聽到「死」字,就覺得很不吉祥,覺得好像準備後事,這是很不吉利的事情。但是從佛教的道理來講,有生必有死,死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有生必有死,你對死不要害怕,不要恐懼,最主要死得有尊嚴,你要知道你什麼時候走,你走的時候會很輕鬆地走,怎麼樣才能輕鬆的走?就是你要安排好,生前你要安排好,對生死要能夠超越,到你真正不行的時候,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非常要緊的,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因為佛教相信過去生,這一生,還有下一生。最關鍵是你自己臨終的時候是不是保持正念,阿彌陀佛和菩薩的聖號你是否記住,如果你沒有把握的時候,你從現在開始要多聞熏習,不斷地修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