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要義(三十八)
本报专栏作者: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我們有些人的心常常不定:有時候覺得學佛很好,常常到廟裡來參加法會,在家裡拜佛,誦經,念佛;但是有時突然之間就不想念佛了,不想修行,很懈怠。這是為什麼呢?這是業障現前。
有時候你會感覺到佛法難聞今已聞,人生難得今已得,很歡喜,聽聞到佛法了,常常到廟裡參加法會,也在家裡修行,但是過一段時間以後,你就淡化了,你就不想修了。什麼原因呢?就是冤親債主正在障礙你的正道,你不能修行。我們一個人的身心沒有得到安樂,就是心裡面有障礙,什麼障礙?就是你的冤親債主來找你,你的冤親債主不止是這一生,這一世,而是多生多世的冤親債主都常常圍繞著你,在找你麻煩。所以我們不斷要念佛,不斷要誦經,不斷要超度,把這個無量無邊,受苦受難的冤親債主都要超度他們。
我們明白了讀《地藏經》的功德力,知道既可以超度冤親債主,同時一切天地鬼神都很喜歡來聽聞,在聽聞中得到利益,那我們更加應該要用功,修行來讀誦《地藏經》,來念佛,希望我們也能夠離苦得樂。我們每一個人因為有業障,所以有時候心性不定。
既然地藏經功德力這麼大,我們怎麼樣來受持地藏經,怎麼樣來誦經,這個也是很重要的。
第一、我們在誦經的時候,我們要起一個恭敬心,誠懇心,還有感恩心,就是你在誦經的時候,這個時候要萬緣放下,就是你先要把事情安排好,當你誦經的時候沒有任何的掛礙,不要一邊誦經,一邊又想到小孩,又要想到工作,又要想到其他的事情。你一心多用,那你念經,你的功德力就有限,不管你念佛也好,打坐也好,誦經也好,要萬緣放下,然後一心讀誦經。一心是什麼意思?一心就是沒有二意,沒有雜念,所以我們讀經的時候,有時候要讀得很快,為什麼?中間不要有雜念,你從第一個字,到佛經的最後一個字,你讀的時候,連貫的時候,你中間沒有任何妄想執著,沒有任何的雜念生起來,那你這個功德力就大了。
第二、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心存感恩,當我們在讀誦經典的時候,要有一個感恩之心。
什麼叫感恩之心?就是我今天能夠聽聞大乘經典,能夠讀誦大乘經典,我們有這個機緣聽聞到大乘經典,很不容易的。你想想以前的時候,好多高僧大德為了能讀到大乘經典,到印度去取經,一百個人去,回來不到十個人,一百個人去,九十個人在路上就死掉了,沒辦法回來。所以為什麼每一次我們讀經的時候我們要合掌,我們讀經的時候我們要拜?就是我們要感恩,感恩佛菩薩開示不可思議的法門,給我們去學習,感恩歷代的高僧大德為了把佛經從印度翻譯到中國來,冒著生命的危險。如果你想到這些事情,自然而然你的心就很感激,用這個感恩的心來受持地藏經,那麼這個力量就很大。
我們在讀誦地藏經的時候,我們要隨文入觀,讀了以後,隨著文字去觀想,觀想後,明白了經書裏面的道理以後,要依教奉行。根據地藏經裡面的道理,這個方法去做、去行,你才能夠得到地藏法門的利益。
我常講,我們佛教修行有一個次第,佛教不是說你信仰這個佛教就一切ok了,不是的。如果你不好好的修,好好的做,即使你出家,也沒有用。我以前不是跟你們說過嗎,我們佛教的高僧大德在警惕我們出家人,說地獄門中僧道多,地獄裏面不僅僅有作惡的人,就是那種沒有修行的出家人也很危險,因為出家人接受十方的供養,在道場裡面更應該修行,所以為什麼我們出家人都要一心向道,要弘法利生,因為你接受信眾的供養,不好好修行的話,這個罪過是很大。
我們讀地藏經,最重要要懂得依教奉行,去實踐地藏菩薩的願力。我們前幾次也講過了,地藏王菩薩普度一切眾生,到最艱難的地方去度化眾生,如果我們也能夠做得到,我們就是分身地藏王菩薩。所以我們要去實踐地藏王菩薩的願力,以這樣的心態來誦經,那麼鬼神,或者過去的冤親債主,所得到的利益就不止是一個脫離痛苦的利益,而是可以憑著願力可以往生到西方淨土。所以如果我們如果按照《地藏經》去依教奉行,我們就能夠讓我們的冤親債主能夠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當你超度了冤親債主,你超度了,他沒有怨恨你,他生一個感恩的心,隨時隨地,他都回過頭來加持你,那麼你的身心就能夠真正得到安樂,這個是佛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