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要義(三十四)
本报专栏作者:湛山精舍达义法师
《地藏經·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就講到了:「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閻浮提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 南閻浮提。就是我們常說的南瞻部洲,為佛教傳說中世界四大部洲(另包括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之一,位於須彌山之南,也就是佛教觀點中人類所居住的世界。這段是說,我們閻浮提的眾生就是其性剛強,我們的性非常的剛強。「難調難伏」, 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你要讓他來聽聞佛法,來依教奉行很不容易,所以叫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所以釋迦牟尼告訴閻羅天子,說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調難伏。可是地藏王菩薩並沒有放棄我們,「是大菩薩,於百千劫,」地藏王菩薩到這個娑婆世界不是一劫、兩劫,而是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 希望我們在三界六道輪回的眾生,能夠早一點解脫,早一點得到自在。「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罪報人就是有罪受報的人,墮在大惡趣裡面,大惡趣就是三惡道,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
我們佛教裡面講這個十方法界,四聖(聲聞、緣覺、菩薩和佛)就是了生脫死了,他真正得到解脫自在了。還有六凡(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我們凡夫就是六凡之一。但是最苦的六道眾生是「三惡道」,就是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所以「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 就是菩薩為了引導三惡道的眾生離苦得樂,以各種各樣權巧方便之力,拔除根本業緣,把根本業緣把它拔除。
我們每一個人,如果說你常常跟善良的人,或慈悲的人,或大智慧的人在一起的話,那你的心就有智慧,就有慈悲;如果你跟壞人在一起的話,以後你就會變成壞人,所以地藏王菩薩非常慈悲,以各種各樣的權巧方便,拔除根本業緣,這個根本業緣把它鏟除掉了,「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閻浮提眾生結惡習重,」 這個閻浮提眾生,造了好多業,還有他習氣非常的重,「旋出旋入,」 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這個三惡道裡面的眾生,很不容易地藏王菩薩救我們出來了,但是這種老脾氣、老習氣又出現了,又造業了,又受苦了,又墮落,到裡面進去了,很快出來以後,很快又進去了,所以叫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所以釋迦牟尼告訴閻羅天子說,地藏王菩薩對我們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多有慈悲心,多有耐力,「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所以地藏王菩薩度我們不是一次,都是經常度化我們,叫「久經劫數而作度脫」。度就是度化,從煩惱痛苦的此岸,度到清淨快樂的彼岸,脫是什麼?解脫。什麼才叫解脫呢?你離開了三界六道輪回之苦,就叫解脫。所以又叫度脫。
在第三品中講到佛母摩耶夫人問眾生業報所感惡趣。「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佛母說:「我是閻浮提人,我想知閻浮眾生所造之業,差別如何,由業受報,所感之果,其事又如何?請大聖為說之。」地藏菩薩講到五無間罪及地獄之狀況。從迷惑造業,由業感得報應。業報就是從你這個迷惑而來,因為你迷惑了,迷惑就造業,造業以後就受苦,所以有因有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辰未到。所以三惡道的眾生之所以受苦,在無間地獄裡面受苦,都是因為從迷惑到造業,由業感而得到這個報應,所以我們現在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有這個內因外緣在裡面。
我們人生也是一樣,我們做人,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腳踏實地的,要專心、謹慎的。釋迦牟尼佛常常告訴我們說,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口意三業要守住,要謹慎,我們要保持清淨心,安定的心。我們開車的時候就開車,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穿衣的時候穿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