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要義(十七)
《地藏經》非常詳細地講解了因果報應的道理,其用意在於讓我們瞭解真相。什麼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果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所有一切的偶然是來自必然。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突發事件,突然之間為什麼這樣?包括你們有時看到車禍,在路上開車,突然看到前面車禍了,這個突然裡面有一個必然性在裡面。有什麼必然性啊?車禍這個人可能是喝酒,可能是疲勞,可能是開車沒有經驗,或者是其他原因,總是有一個原因,造成了這個車禍。有一個前因,還有後果在裡面,世間所有萬事萬物都是一樣,所有東西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所有偶然都是來自於這個必然。
既然知道這個因,平常我們就要善用其心,起心動念,我們一個念頭,我們講一句話,一個動作,或者我們行為都要非常謹慎,不然的話就造下一個不好的因。甚至有時候我們不小心說一句話,可能得罪了某一個人,讓他傷心,讓他難過,這也是一種過錯。所以我們佛教裡面說「罪過、罪過」,「罪」與「過」兩者是不一樣的,罪是有動機,有目的去做壞事,這個叫罪。過呢,就是無心之過,有時候你講一句話,無意當中某個人聽了以後,傷到他的心了,這就是過錯。所以釋迦牟尼在佛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要少說話,多念佛,話多必失,講話講多了,有時候就會有失誤。
千萬不要以為只是小小的過失就沒有事兒,小的這個惡業,以為沒有果報,有的人以為小小的過失,小小的惡業無所謂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就容易造成大錯。所以大錯從哪裡來?都是從小的過失而來,我們要知道事實的可怕,每一個起心動念,每講一句話都要很謹慎。所以佛經裡面常常在提醒我們,也是樂渡師父以前在一開示的時候常常講這兩句話:「不以小善而不為,不以小惡而為之。」 不要以為小小的善,好像起不到什麼作用,我就不理了。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惡,我去做覺得無所謂,其實小善做多了就成為大善,小惡積廣了就變成大惡,所以這個大善大惡都是在起心動念,小小的一個念頭生起來的。
在《地藏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中,四天王向佛請法,問地藏菩薩發大願行方便的事。佛為他們說因果報應的法則,佛詳細說人間二十三種華報,地藏菩薩百千方便而教化。
什麼叫花報?華報又稱花報,華報,或者叫花報,花開在結果之前,稱為花報。花報是報在人間,就是你現在在因地修行,還沒有成佛之前,在人間,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果報,這個就叫花報。果報是報在佛地或者地獄裡面,肉眼看不到。作了惡事,先在人間受花報,後來要墮入地獄裏去,即使經過無數的大劫,都還不能出來,好像後結的果子那樣,這個稱為「果報」。
一個是果報,一個是花報。那麼做善事以不殺為業因,能夠得什麼?得長壽,這就叫花報。所以有的人活到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有的活得超過一百歲,那麼這個都是非常長壽,為什麼他長壽?做善事。怎麼樣做善事呢?以不殺生為業因,所以得這個長壽。
我個人的體會是,我發現好多高僧大德發心建寺廟,他們的壽命特別長。像虛雲老和尚建了好多寺廟,活了一百多歲。還有就是倓虛老法師,建了好多寺廟也很長壽。還有就是本煥老和尚,他也建了好多的寺廟,也是活到一百多歲。好多高僧大德發願建叢林,建寺廟,這個歲數特別長。像我們性空師父,發願建道場,建四大名山,你看他活到九十幾歲,還跟我們一起參加法會,還敲這個法鼓,敲得非常有勁,站在那邊精神非常好,走路的時候他不用手杖,看報紙的時候不用眼鏡,記性特別好,思維非常敏捷。所以這個跟建道場,發大願都有這個關系,所以凡是能夠發心建道場,護持道場,來造佛像,建寺廟,去度化眾生,這個都是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也能夠得到長壽。
還有就是不要殺生,盡量不要殺生,也可以得到這個長壽。所以做善事以不殺為業因,能夠得長壽,這個叫什麼?為花報。遠感涅槃的果報,所以做善事,我們這一生肉眼看到他能夠得長壽,那麼從遠的方面來講,他能夠感召什麼樣的果報呢?能夠證得涅槃的果報,所以我們做善事,不殺生,或者護持道場,造這個佛像,建這個寺廟,我們不但得到長壽,我們將來能夠了生脫死,證到涅槃的這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