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要義(十四)

虛雲大師說:「因果二字,把佛所說的法概括無餘了。」 「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講了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其背後的道理,歸納起來,就是「因果」二字。一個人只要把因果兩個字明白了,就把所有佛法的道理都瞭解了。

歷代的高僧大德開示的時候,都離不開這個三世因果的道理。虛雲老和尚一生歷經四朝五帝,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示現奇蹟無數,歷坐15個道場,復興雲南雞足山、重興廣東南華寺、雲門山大覺寺、江西雲居山等6大祖庭,一身兼承禪門5宗,法嗣信徒達數百萬,為中國佛教培養了大量的弘法高僧和護法居士。他的禪修修得很好,有時禪坐還超過一個星期。他對這個因果的認識,也講得非常好。因果不僅僅是聖人有因有果,我們凡人也有因,也有果。不僅僅是我們世間上有因果的報應,出世間也是有因有果,修善因就得善果,你現在想到天道去,你要修天上的因;你現在想要成為一個佛菩薩,你要有佛菩薩的因。佛經裡常常講,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不管是釋迦也好,彌勒也好,都要通過修,修完以後才能夠證。

我們修學佛法,不是你表示信仰佛教了,一切都好了。不說這樣的,佛教是要有修有證的,要通過信、解、行、證四個階段去修學。首先你要相信佛法對你有幫助,佛法是一門智慧;信了以後你要去瞭解,去吃透,去瞭解佛法講的道理,知道好在什麼地方,還要照著去做。行就是實踐,把佛法運用到你日常生活當中去,到最後就是證,最後證悟到佛法。

《金剛經》裡面的智慧不是你的智慧,是釋迦牟尼的智慧,他把他對宇宙人生悟到的道理告訴了我們。我們按照這個《金剛經》來讀、來解,但是這個不是我們的智慧,唯有通過信、解、行,證,得到了這個智慧以後,才是屬於你的。如果我們沒有證到這個空的道理,我們會讀《金剛經》,但是逆境現前的話,你心就亂掉了,你自己把持不住了。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真正悟到這個空的道理,沒有真正得到這個定,所以你定力不夠。由此就可以知道,一個有證的人,跟沒有證的人,他的智慧不一樣,定力也不一樣。所以,這個虛雲老和尚說「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 世間所有的人、事、物都離不開因果二字,所以你們大家看看這個因果兩個字的道理多深多廣,凡、聖、世間、出世間都離不開因果,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裡面,所講的道理也離不開這個因果。

我們應該珍惜得到人身的機會,不斷修行,最終覺悟,才能擺脫六道輪回之苦。印光大師對這個因果也講得非常好,他說:「諸佛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三途就是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三途在十方法界裡面三種最痛苦的眾生。十方法界裡面分為四聖,六凡,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為什麼成為聲聞?因為他已經超越了三界六道輪回之苦,他不會在三界六道裡面輪回了,已經得大解脫了。那麼為什麼叫六道?或者叫六凡呢?因為六道、六凡還在三界裡面輪轉,每一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六道裡面沒有了期,所以叫六凡。那麼六凡裡面最痛苦就是地獄道、惡鬼道和畜生道。最好的一道是天道。那我們人呢,一半是痛苦的,一半是快樂的,按這個佛經裡面釋迦牟尼開示我們說人身難得,得到人身是最好的。為什麼呢?因為天上的人太享受了,當一個人太享受的時候,什麼東西都順心如意,想一得一,想食得食,要什麼就有什麼,因為他有這個福報,所以他就不會想到人生,生死的問題,所以叫「富貴修道難」,三惡道的眾生,地獄道的眾生,畜生道的眾生,惡鬼道的眾生,它們太苦了,你跟它講佛法,它聽不進去,它也沒有那種智慧,也沒有這種時間,也沒有這種閑心,每天都是在受苦,所以聽不進佛法。唯有在人道的人,一半是快樂,一半是痛苦。我們的智慧比三惡道的人要大很多,所以接受的佛法會更加快一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