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囚徒与爱之回声》(1)

作者: 俞明德

(电 影 剧 本)


剧 情 简 介

 

司马乐水大学毕业后一心扑在黄河的考察研究上,被人叫做“黄河迷”,不料,一场“文革”内乱,他被扣上“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加上父亲在台湾、有复杂的“海外关系”而遭受批斗,后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投入监牢。在囚房里,即便双腿萎缩、生命垂危,他仍不忘研究黄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平反的他,抖擞精神,挣扎着未康复的病体,自费去考察黄河,成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徒步考察黄河全程的人。遗憾的是他绕道香港去台湾奔丧,在机场受阻,未能见到父亲之遗容。

[画外音:

这是一个非纯属虚构的故事。

故事发生于神州大地八、九十年代,但可追溯到七十、六十直至更久远的年代。

无须讳言,这个故事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

  • 序幕·

巨幅中国地图。

黄河几字形示意图;图中的黄河倏地变为浊浪滔滔的大河。

黄河发源地。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的泉水,波光粼粼的湖面,百花争艳的草滩;背面是白雪皑皑的大山。草滩布满芨芨草;蛰伏植物成丛成丛地铺在地上,中间隆起宛若一座座小土丘,排水处生长着许许多多灌木树。草滩上忽地出现一串脚印,接着是一双赤脚,接着是一个“野人”——他肩背着一个大帆布白色背包,身穿一套黑布服,头戴一顶大圆帽;他披头散发灰尘满面;他的眼睛闪烁近似狂热而凶猛的光芒;他在草滩上迅跑。

突然,不远处一声枪响,一头野猪受伤“嗷嗷”地从芦苇丛中逃出来,倒在“野人”附近死了。“野人”惊诧之际,从芦苇丛里又窜出一头野猪——大母猪,它看了看地上的死去的同伴,看了看陌生人,猛然仰头大叫几声,很快唤出一百来头大大小小的野猪,向“野人”发起冲击,野人仓惶逃跑。

野猪们穷起直追。

眼看着野猪就要追上“野人”,生死攸关……

[推出片名与演职员表。

主题歌《爱de回声》,于黄河源头、河谷、高原、田野、海边激荡回响:

莽莽的大河,

巍巍的青山,

我们曾多少回梦中相见。

站在披着金光的峰顶,

我倾吐心中全部的爱,

把你千遍万遍地呼唤。

啊,听见了,听见了,

莽莽大河回声响,

巍巍青山回声响。

也许你对我们山川太挚爱,

你将失去青春和人之恋,

但地球与科学的奥妙却跟你相随相伴。

(但地球与科学的奥妙却永远跟你相随相伴。)

于主题歌与演职员表不断出现:主人公——“野人”、地质工程师司马乐水污头垢面自费徒步考察黄河全程的画面;在他高大身影后面镜头接连更迭:

卡日曲源头数处泉眼清清的水,于绿草如茵的草滩上流淌;

“九曲黄河”第一曲——龙羊峡两岸峭壁千仞,争高直指,互相轩邈。

河床狭窄,水流湍急,上头是清凌凌的水,下面是黄澄澄的流,成了明显的浊清分界线;

全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电站,坝高147米,雄奇壮观;

“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云天相接,一马平川,麦浪翻滚,丰收在望;

洛阳大桥,67孔,桥面车水马龙,桥下白帆点点;

壶口瀑布:山峦耸立云端,河水从悬崖直泻而下,雾气迷漫,水声如雷;

龙门咆哮:两座大山夹河对峙,水流仿佛从两扇大门呼啸而出,气势磅礴,咆哮万里,大有李白诗“咆哮万里触龙门”之势;

郑州附近的花园口,当年被炸开大堤,黄河改道南下,酷似恶龙,吞噬89万条人命。但见“黄河区”黄河水浊滚滚,土地贫瘠;

黄河大堤,高10米。站在堤岸南望古城开封,古城便在自己脚下。黄河在这里成了“悬河”。

入海处:有些泥砂沉积于浅海底,有些则于海面上半沉半浮,大风阵阵刮来,像粘粥一般。

野猪们继续追赶“野人”。

一棵胡杨树。“野人”慌忙爬上树。

野猪们围着树“嗷嗷”乱叫,横七竖八躺在树下。老母猪狠命咬树头。

在树上的“野人”,一双惶惶然的眼睛,额头上豆大汗珠直落而下。

兀地一声枪响,老母猪中枪大吼一声,倒地毙命。其它猪罗一见“头儿”死了,“猪心涣散”,纷纷爬起逃窜。

树上的“野人”惊喜交加。

一位藏族老猎人持枪从芦苇丛走出来。

野猪们早跑得无影无踪。野人下了树,伸出一双颇粗糙干裂的大手,握住老猎人的手。

老猎人微笑着。

“野人”告辞老猎人,走了。

老猎人走过来,用脚踩了踩地上的死猪。

“野人”朝远方走去。

远处的地平线出现一个白色的亮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