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要義(三十九)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等語是說,有了《金剛經》裏面一個偈子或者四句話,在這個地方的話,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在那裡供養,就像佛塔和廟一樣,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如果我們在這裡按照《金剛經》的道理去受持,依教奉行,然後在那裏讀誦,你想想,多少天上的人,還有阿修羅都會來供養,都會來護法,在大乘經典後面的流通分,你如果在這裡讀大乘經典,無形當中周圍都有好多天龍八部、護法來護持、保護這個法,來保護這個地方。佛陀是由此說明大乘經典的功德力。
當我們在隨順這個因緣,講解《金剛經》的時候,我們隨其義,隨其《金剛經》裡面的道理,無論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或者實相般若,按照它的道理去講,「其解」,根據每個人的見解,把般若思想發揚光大。「其行」,就是去實踐。所以世間、天人只有恭敬供養,能解能行般若的法師,世間,天上的人能夠講解般若經的法師,都要恭敬供養。依教奉行去做,般若在我們的心中。如果你心中能夠誦般若經,理解般若經,修般若經,那麽般若就在你的心中,般若在你的心中,有什麼妙用?「籍此身內有如來法身舍利」。如果你能夠讀誦《金剛經》,瞭解《金剛經》,按照《金剛經》做的話,你身內就有如來法身舍利,你是一個凡人,通過讀誦,講解,受持《金剛經》,你本身心中具有如來法身的舍利,你就跟一般凡人不一樣,「心內猶如佛塔佛廟,」《金剛經》對我們每一個人非常重要,如果你常常持誦《金剛經》,那麽你現在看到的人跟你讀《金剛經》以後看到的人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因為你心中有法身舍利。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如果一個人能夠通達瞭解,按照《金剛經》道理去做的話,就可以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這個稀有之法是什麼法?就是實相般若之法。為什麼說是稀有之法?因為通過這個法能夠讓你成佛,能夠斷除你的煩惱,能夠讓你遠離生死之苦,所以叫稀有之法,或者叫微妙法。我們每一次在講經之前,我們有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這裏面講就是這個般若經的道理,還有《華嚴經》裡面的境界,還有《妙法蓮華經》裡面各種佛的果位,它的殊勝,就叫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般若思想叫無上,沒有一個法比這個更徹底更好,現在講到實相般若,講得太好太妙太圓滿了,我們佛教教理,最好是什麼?是最圓滿,最了義的法,沒有一個法能夠超越這個法,叫無上甚深,就是它的道理非常深奧,不是我們一般世間淺顯的道理,所以叫甚深。微妙法,這個微妙法更妙,所謂微妙法是妙,妙是什麼?妙不可言,你看到這個經典以後會心一笑,你說不出好在什麼地方,爲什麼呢?言不達意。當你看到這個經好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很感動,你會流淚,你會激動,這個法太好了!好在什麼地方,你講不出來。因為我們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佛教裡說言不達意。
因此實相般若法只能是以心傳心,以心傳這個心,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什麼叫實相般若,所以梁武帝請了一位有一法師上臺去說法,法師上來以後打一個詞,然後下來,完了。這個法就說完了。這個就是實相般若,是不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這個叫微妙法,妙就妙在,妙不可說,妙不可言,這個妙呢,就叫不可說——不可說,不可用語言、文字、思維或者概念來表達。
所以「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如果凡是這個地方有這一部《金剛經》所存在的地方,就像佛的存在,是一樣的。我們以前在中國大陸講經的時候,經在前面,然後佛,然後法師,因為這個經就是佛的法身慧命,經比佛還要重要。為什麼經比佛還要重要?說明一個什麼道理?說明這個佛無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哪一尊佛,都是通過經的道理所證悟到的,他才成佛。所以經是真理,代表宇宙人生的真理,般若的事相,一切諸佛之所以能夠轉凡成聖,能夠成佛,都是由經開始,所以《金剛經》裡面講:「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都是從般若智慧而產生妙用,到最後他成佛了,所以經比佛還重要。這裏面講「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這大家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