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要義(16)
达义法师
最後講「判教相」。一部經裏面,我們要判斷這部經在藏、通、別、圓裡面,屬於哪一種教相。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把佛法的內容分成藏、通、別、圓四教:
(一)藏教:《法華經》說小乘教是三藏教,經、律、論三藏的法義區分明顯,不像大乘佛法的戒律中有教理,教理中也有戒律,所以三藏教是根據《法華經》而安立,它屬於小乘聲聞法。
(二)通教:「通」是指通前通後,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佛法不論修大乘或小乘,內心皆以空為基礎,「三乘共坐解脫床」,所以空義的教理是大、小乘皆要學習的,故稱為「通」。
(三)別教:別教是類似唯識學者,以阿賴耶識的受熏,界定整個染淨因果。「別」是指別前別後,別前藏教,別後通圓,它是發明諸法的差別,故稱為別。
(四)圓教:智者大師認為《法華經》、《涅槃經》及天台宗的思想,皆屬於圓教,因為它可以把前面藏、通、別的種種差別相,會歸到現前一念心性,融通了理性的空義與種種事相的修持,故稱為「圓」,圓是指圓融無礙。
《金剛經》裡面所講諸法的實相,應該屬於「至圓極頓」,「圓」就是圓教,「頓」就是頓教,當你聽到《金剛經》的道理,當下就可以開悟,當下就可以證到菩提,所以是「至圓極頓」之大教,為什麼呢?我們從經裏面的各種章句,可以瞭解到《金剛經》在佛教裏面的地位,它的作用。
第一就是「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所以一切的諸佛,乃至一切佛所發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法,都是從這個經裏面出來,由此可以知道《金剛經》裏面的道理都是一切諸佛所說的道理,沒有任何的差別,因為我們佛教的佛法,有時候講權教,權巧方便,為了度某一種眾生,用權巧方便來說,但是《金剛經》裡面的道理都是十方諸佛所講的道理。
第二「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讀到《金剛經》就會讀到這一段:「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金剛經》在修學佛法裡面的重要性,這裡《金剛經》裏面不可思議的功德,如果說受持《金剛經》,修學般若法門這個人,如果能夠通達,能夠體悟到金剛般若道理的話,等於說你是續佛慧命,弘揚佛法,這個《金剛經》是佛的法身慧命。
《金剛經》裡面另外一句:「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我們受持讀誦《金剛經》,我們先世的罪業就能夠消滅,因為有金剛般若的妙智慧,把你以前的罪都能夠消除。佛教裏面說,罪業是由於我們的分別心、虛妄心、染汙心所造的種種罪業,所以罪從心起將心懺,如果說我們的罪是由於我們有這個心,凡夫心所產生的,所造的這個業,那我們的心如果有智慧,就可以把這個罪消除了,所以《金剛經》就有這個力量,當我們通過受持讀誦《金剛經》以後,就能夠消除我們先世的罪業,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的意思。
在《金剛經》的另外一段:「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 ,如果我們修學金剛般若智慧的人,就知道這個人可以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最上稀有之法就是佛法,就是無上乘的法。
在《金剛經》另外一段:「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金剛經》裏面的道理,不是凡夫、外道、小乘、普通菩薩可以思量,能夠領知,可以瞭解的,因為它所講的都是無上乘之法,正因為經義裡面有不可思議的境界,因此果報也不可思議。我們通過看上面的經文,引用《金剛經》的章句,我們可以知道,《金剛經》裡面的道理是「諸佛從此經出」,通過受持《金剛經》,你就知道《金剛經》裏面可以紹隆佛種,可以把佛法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像六祖大師聽到「一無所住而生其心」,把這個佛法發揚光大。
第三能夠「傳授心印」。《金剛經》的道理跟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沒有任何的差別,所以叫傳授心印,因為《金剛經》的道理就是佛最高的境界、最高的道理。
第四《金剛經》裏面的「經義、果報、功德和成就,皆不可思議。」由此可以說明《金剛經》是成佛的正因,《金剛經》屬於圓頓之教,圓滿究竟之教,「頓」就是當下能夠覺悟之教,這就是我們在判教相的時候,在五重玄義,我們判《金剛經》是至頓極圓,是頓教也是圓教的道理。為什麼?剛才我引用好多經典,你們在讀《金剛經》的時候就可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