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要義(28)

作者:达义法师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麼這個須菩提覺得這個這麼深,這麼難。那麽他就講,這個眾生都如是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就是你釋迦牟尼所講的道理,「生實信不?」他能夠真正了解相信這種道理嗎?大家記不記得釋迦牟尼怎樣回答他;「莫作是說。」須菩提呀,你不要這樣懷疑,「如來滅後,後五百歲」釋迦牟尼佛圓寂以後,過了五百歲,「有持戒修佛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釋迦牟尼講說,你不用擔心,你不用懷疑,在釋迦牟尼佛涅磐以後五百年,有一些持戒修福的人,於此章句,章句就是《金剛經》裡面的道理,能生信心,能夠對《金剛經》生起信心,以此為實,不要這樣懷疑,在我滅度後的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廣修福德的人,能夠從這些言說章句裡面體悟到無住的實相般若妙義,這裡面説《金剛經》的道理是什麼道理,就體悟到無住的實相般若妙義。

這個實相般若就是前文講過的三種般若裡面其中一種。這是最究竟了義圓滿的一種般若,不想文字般若跟觀照般若,是一種權巧方便,所以釋迦牟尼佛説,將來他圓寂以後,五百年以後,有人能夠體悟到無住的實相般若妙義,而生出能得真實的信心,那麼這個人生起非常稀有難得真實的信心。

這個人怎麼會有這樣的福德因緣,能夠體悟《金剛經》裡面的要義?為什麼他有這個福德因緣呢?釋迦牟尼這樣講,「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這個人不是在一尊佛那邊種的善根,乃至一二三四五佛那個地方種下了種種的深厚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不但是一尊佛兩尊佛,在無量千萬佛所種的善根,佛所就是佛居的地方,就是佛國世界,「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我們如果能夠對《金剛經》道理能夠非常虔誠,深信不疑,也能夠按照《金剛經》里面的道理,去如實的去修,去弘揚,這是說明各位有福德因緣,這福德因緣不是一世兩世修來,是無量世修來的福德因緣,也就是曾經親近過好多佛,有佛來開導你的智慧,那麼這一生里面才能對《金剛經》深信不疑。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句話也很有意思,爲什麼說這個人他深信《金剛經》,瞭解到實相般若的妙義,因為他這個人是諸眾生,這種眾生他沒有我想人相眾生相夀者相四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兩句大家要留意一下,無法相,這個法是什麼呢?法就是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把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結集起來,變成三藏十二部經典這個教典,這個叫法。按譯本來講,我們了解佛法,我們了解佛的智慧,都是通過三藏十二部經典里面來了解佛的智慧神什麼,我們眾生都會執著釋迦牟尼說了四十九年這個法是一個真理,他會執著經典里面的道理是一個真理,是一個真實虛的,就像我們拿着《金剛經》説,這個《金剛經》太好了,是佛的智慧,金剛般若是 金剛經裡面的綱要,那麽你就會去執着它,修行人之所以能夠深信《金剛經》的道理,悟到實相般若的妙義,他這個人除了不著四相之外,無法相,他不會把《金剛經》的文字當成一種實相般若,所以叫「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什麼叫非法相?就像一般不信佛的人,什麽都不相信,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修行,不相信念佛,不相信打坐,這叫非法相,跟釋迦牟尼佛用文字表達的義理相違背的道理,就是叫非法相,這裡面它不會去執着佛經的道理,亦無非法相,也不會去聽信邪言,這兩句話比較深的,不會執着又為的生滅法相,也不會去執着無爲的空寂法相,大家都知道,《金剛經》裡面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因為它是有為法的,有作為的,有生滅的,我們如果有智慧的話,就不會去執着有為法的生滅法,可是我們的娑婆世界,我們的凡夫,我們都有執着,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在夢里面不知夢,釋迦牟尼講,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夢中,可是我們每個人在夢中不知你在夢中,這就叫愚痴眾生,如果我們知道説我們是在夢中,那就好了。佛經里面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