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豪邁開拓史】(26) 艦隊開拓史

作者:龐林

 

工業革命的次步是貿易升級,長距離貿易靠海洋,19世紀人類渡海不容易,有海盜,貿易得靠軍艦保護。人類的文化、文明演進,是先開發疆域建立基礎。英用東印度公司建立殖民地秩序,有長時間,英、法及西、葡、荷在海洋爭霸,在陸地爭雄;長時間競爭,形成後代生活環境,文明夾帶著罪惡成長,而罪惡有些是建立秩序必要的,區別在是否自我約束,這部份,俄的暴力屯民移民政策與英國文明統治是有區別的。

我們緬懷敬佩昔日的殖民地經營;我們試著比較人類文明與貿易的相關進展。

 

文明交給艦隊開拓

 

1576年,英國仍是保護主義,當時用頒布法令限制羊毛、大麻等國產原料或產品出口;當時並無足夠條件往來貿易,必須設關卡,政策禁止粗紋布、呢絨織品、亞麻布進口。另一方面推動毛紡織工業,用法律規定每個郡要設置感化院,這是收容有工作能力的失業人士,規定用工作換餐宿的工場,時是管制外銷,問題在產量不足供應內銷;這裡說的感化院,我們也可以解釋是促動社會主義的共產黨模式,但它不是鬥爭,是仁愛手段用規定生活紀律鼓勵勞動。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陸續建立通往美洲的定期、定點海路。1607年在維吉尼亞設置貿易公司。1623年英王詹姆士一世允許智慧財產權,設立專利申請辦法,保護新發明的智慧利益,在這政策下,使智慧激盪成就之後的工業革命。1651年,頒布《航海條例》,規定殖民地進出口貨物須由英輪運輸。對於英國,美洲殖民地是促使工業革命之動力。1689年光榮革命,立憲議會資產階級執政(當時有財產達到一個標準才能參政)保護私有財產。在當時,甚至美國獨立,到晚清、民初在中國的議會,投票權,都有財產價值的下限規定,財產必須超過才有投票權,也因此被歸納為資產階級專政。

殖民地維吉尼亞、佛羅里達是1730年才種植棉花成功,這是交流種植技術成績單。1761年為了提昇棉紗加工問題,「藝術與工業獎勵協會」懸賞,徵求設計發明新式紡紗機。1763年七年戰事結束,英勝,取得法讓出北美和印度幾處殖民地。1769年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用水力推動機器,安裝滾軸讓機器快速旋轉紡紗,質地堅韌取得專利權,是世界第一個機器棉紡廠。

 

貿易帶動全面文明

 

英殖民史,外交檔案擺在桌櫃有200餘米長,政策錯誤或人為罪惡肯定許多,但也含許多偉大政策;以在殖民地募兵來講,英軍在一戰期間,總共戰場或軍法槍決約兩百名逃兵,其中也有英倫三島募來軍人,但也有殖民地傭兵;二戰槍決逃兵的記錄則一個都沒有。

北美與南美落差較大,所有過去英殖民地,現在多數是已開發國家,連冰天雪地加拿大都比英富裕;那麼反看西、葡殖民地,南美洲多數仍在開發中,殖民統治沒有根本辦法,俄國侵略中國土地,更是如此,只是採掘資源,現在還拿屬於中國的土地開採能源賣給中國。

我們再看貿易價值。東、中歐、地中海各國19世紀並沒向大西洋彼岸北美洲開拓貿易,相對英、法、荷積極與北美洲貿易,比較後發現,曾經強迫貿易的國家,現在文明、生活都較進步;沒有被強迫貿易的國家,相對落後。未與大西洋地區積極貿易,尤其城市建設都較遲緩。而且由貿易還發現一個現象,與大西洋地區積極貿易的英、法、荷,對於專制王權的法律制訂文明化,很明顯勝過西、葡。除了這些,婚姻自由、新聞自由、民主人權、幸福指數、宗教自由、教育水平、沒有死刑、保護動物、財產保護、商業保護、新的富豪脫離封建裙帶、小人物選上國家領導人、政黨不能經營事業、國際貿易不需特許、王室財政與國家分離,這些,英、法、荷都比東、中歐、地中海各國文明指數要高,甚至科技、電腦的發展都是類此高低,有被英、法、荷殖民過地區,基層人民成為政治家、企業家,機會都與富豪、企業家相等,這些都屬文明的進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