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紅線兩頭牽

作者:姚 船

仰頭藍湛湛天空,俯首綠油油草地,遠望有青蔥翠綠樹木,和暖的陽光像透明天幕般,讓人舒適地沐浴在一片溫馨的爽意中。這就是加拿大的夏天。難怪加拿大人張開雙臂,純真而快樂地擁抱這個期盼了整整一個冬天的「黃金季節」。
宜人天氣適合戶外活動和旅行,同時也是愛侶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的好時光。西方社會主流婚禮,上半場儀式一般在室外舉行,天高地廣,和風吹拂,鮮花盛開,更像置身浪漫的童話世界;下半場則移師大廳,輕歌曼舞,觥籌交錯,戱謔新娘新郎,歡聲笑語洋溢。如果是冬季冰天雪地,新人宣誓和交換戒指等儀式當然只能在室內,雖然依舊能做到隆重莊嚴,但無形中失欲了不少迷人情調。
記得多年前冬天參加一個婚禮,在多倫多北面烈治文山市一間大酒樓舉行。老天不作美,風雪後又下了冰雨,開車有如走溜滑的冰道。主人家來電表示歉意,說酒席早已定好,不能改動,而且延期也「意頭不好」。我們十分理解。戰戰兢兢,原來半個多小時的車路,竟走了一個多小時。而在停車場至酒樓大門那一小段路,可謂步步維艱,兩人互相攙扶,才走至門口。向滿面喜氣的主人家道賀的時候,心裡暗暗慶幸自己。也許,這就是加拿大人喜歡選擇在夏天舉行婚禮的原因。
這個夏天,在一個多月時間裡,我參加了三場婚禮。兩次西式,一次中式,都是華人。做為賓客,置身熱鬧氛圍,感受到無比愉悅,心境像大雨沖刷過的天空一様,純淨清澈,充滿陽光。年輕人的青春活力,似乎透入你的每一個細胞,讓你也跟著激動、快樂,一時間忘卻了纏身的瑣事煩惱。
加拿大是個多元文化社會,現在越來越多華裔青年,喜歡舉行西式婚禮。西式婚禮有別於中式婚禮,完全由年輕人主導。長長一排主賓席,面向所有賓客,上面就座的只有一對新人和伴娘伴郎,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裡。而中式婚禮的主賓席是一張鋪著紅布的大圍檯,新郎新娘則坐在父母旁邊,體現傳統的規矩孝順。
除了中西餐有別外,婚宴佈置也體現中西觀念的差異。西式婚宴重視美化環境,務求把大廰打扮得花團簇錦,連每張檯上都會放置絢麗的鮮花。新娘手上的花球更是璀璨奪目。賓客走進大廳,恍似走進大花園,一個花的世界。而中式婚禮除了用金色、紅色渲染喜氣外,側重宴席上的佳饌美味,儘量用成隻乳豬、鮑參肚翅來滿足賓客的味覺享受。
古稱結婚成家是「小登科」,僅次於科舉考試金榜題名。現代人對婚姻觀念開放得多,但畢竟是終身大事,辨一場隆而重之的婚禮,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婚禮只是在特定場合,向親朋友好、向週遭的人宣告,愛情之花結果,又一個小家庭誕生,人生路上豎起一塊里程碑。而這,只是新生活的開始。婚禮規模大小、豪華程度,與今後雙方的感情是否長久、愛情會不會變質、婚姻是否破裂,絶對不能劃上等號。
一根紅缐兩頭牽。愛情這根紅線,把一對新人係在一起,走進神聖的大堂。婚後的生活,愛情的維護,就要靠兩個人共同努力。步調一致,再坎坷的路,再曲折的道,也能走下去。相反,一人分心,甚至放手,愛情的紅線自然黯然掉下落地。
大約七、八年前,曾參加一位朋友兒子的婚禮,宴席規模頗大,有三十多圍檯。專聘樂隊、司儀、攝影師,現場氣氛熱烈,高潮疊起,賓客都留下深刻印象。去年在酒樓飲茶時巧遇朋友一家。朋友兒子熱情叫我Uncle,又介紹身邊一位衣著新潮的女子說,這是我太太。我心裡一楞,記憶中那個新郎是他,可新娘卻不是她,已經換了面孔!我沒露出驚訝,笑著和她Hello一聲。慶幸的是,在我握手、擁抱祝賀過的一對對新人中,大多還是並肩共建家園,生兒育女,甚至有了第三代。
「執子之手,白頭偕老。」這句話好說,中聽,做起來卻不易。漫漫人生路,低低屋簷下,天天在一起,誰沒個磕磕拌拌,誰不曾氣粗臉黑?柴米油鹽、孩子哭鬧、購物觀念等等,當一大堆家庭瑣事糾纏在一起的時候,恰恰就是考驗。考驗雙方的包容、諒解和智慧。
說到底,婚禮只是一種形式,一場青春熱力迸發的表演。只有當兩個人用愛的心,堅強的毅力,一路不離不棄,互相扶持,度過青春,白頭到老。回眸一望,那曾經激動心靈的婚禮,才顯得特別珍貴,值得永遠懷念。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