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与高跟鞋   

作者:星学

脚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何等的重要。鞋子又是脚的“鞍”,在护脚之时又给人的外观增色添彩。又有“削足适履”等成语典故耐人寻味—-。自古以来,脚与鞋就像唇与齿,相依不解。然而女性的脚和鞋,在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曾被疯狂地追崇讴歌,令无数男性竞折腰。

古代的母系社会里,当女性于生产劳动中顶着“半边天”的时候,没有人认为她们的脚板肥硕健壮是不美观的。当后来妇女们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到从属、以至于沦为男性的附属品甚至玩物之际,她们的脚就开始被另眼相看了。在夫权主义的社会里,特别是上层堕落男性的变态想象力与畸形审美观的影响驱使,女人们不得不开始注意自己的脚是否秀丽娇小,以便于杨柳细腰相匹配,以迎合男人的眼目情欲的需要。进而走向极端—缠足—这个女性的噩梦与悲剧便由此酿成了。

魏晋时期的诗人富豪石崇,妻妾成群,足有几十位之多,他偏爱瘦削轻盈的,常常在床笫之上将细粉末的沉香屑铺洒上较厚的一层,降当于另类磅秤,令姬妾们列队从上面走过。凡是留下的脚印浅浅者,说明纤细体轻,便得到珍珠项链等赏赐;足迹较深的,显示丰腴偏胖,便被罚一节食、减肥。这便是此后形成的缠足的前奏曲。

到了唐朝的中期,玄宗皇帝李隆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杨玉环,体态微胖,导致发展成了汉代时兴骨感美之后的新审美潮流,以胖为美。她在被迫缢死马嵬坡的的庙堂里,其乳母把她穿过的一只袜子收藏了起来,后来以一百文钱一张门票的价格公开展出。由此得知,开元盛世时期里的女人还是穿袜子的。

至唐朝的后期,士大夫阶层的男人们对女人小巧玲珑的双脚及其足登的“弓鞋”,推崇赞誉备至,竟到了几乎可与精美的唐诗相媲美的程度。所谓的“弓鞋”,是一种头部高高翘起的小绣花鞋,起初是宫廷里的歌姬舞女们穿用的,后来逐渐流传到市井民间,大概这就是缠足的最原始的形式了。

真正的缠足,是用很长的裹脚布把脚紧紧地裹缠起来。一般认为,这种“标准的”缠足与南唐后主李煜干系甚大。这位苟且偷安的词人皇帝,“匠心”独具,让缠足的美女在高高的金制莲花台上翩翩起舞,周围缭绕洋溢着脂粉味和袅袅香烟,供他观赏取乐,好不骄奢淫靡。由此,女人裹着的小脚便被引喻、婉称为“金莲”或“香莲”等,缠足之风很快就盛行起来。及至宋代,理学宗师朱熹在闽南也大力推广缠足的习俗,并把它作为“男女授受不亲”、相隔离的手段之一。于是这种美名其外、受刑般摧残其内的陋俗,变这样经久不衰地流传后世了,直到清末民初方才开放“天足”,恢复正常。

裹脚缠足是封建社会压迫、幽禁妇女的最好见证。由于男人爱慕、崇尚“三寸金莲”,没有社会地位、不能经济独立自主的女性,又欲博得男人的欢心、恩宠,所以那些已别封建枷锁禁锢、逆来顺受惯了的母亲们,较热衷于给自己的女儿裹脚,指望她们长成后凭着一双可爱的秀足嫁个好人家。在出阁时赢得众人对自己脚的赞叹时,女儿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同时也为拥有一对令人欣羡的“香莲”而感到骄傲自豪。因此,身为牺牲品的她们又成了载体,一代又一代地不断传承接续,把这可怕可悲的恶习作为家教礼规,麻木不仁、理所当然地袭承下来。

其实,裹脚的痛苦无人不晓,因为都是自年少时就开始缠起的,硬是勒着脚限制它的正常发育,阻挡它的长大。所以苦不堪言、痛不欲生。裹成的“金莲”“玉笋”等,实无半点字面上的雅致秀美,其外形扭曲难看,令人不忍睹;其气味可以从歇后语“小脚女人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中不得而知。另外,缠足还大大影响了人的仪姿与走路的步态,世人行走起来臀部后甩,身体不停地摇晃摆动,酷肖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大有一触即倒之势。如果这也叫美的话,那只能归结到病态美之列。

中国古代社会的缠足也好,弓鞋也罢,无非都是欲使得脚板变得小些而已,力图更加招男人的喜欢,增加女性自身的魅力。

处于差不多的理念,西方社会发明了高跟鞋。穿上高后跟的鞋子,将脚面子竖立了起来,一可在视觉上延伸了腿的长度,令玉腿愈加修长,二又把脚板显得要比实际的短小了一些,走起路来也是摇摇晃晃的、得保持好平衡,起着跟“三寸金莲”相仿的步态姿势之效果。真是无独有偶,不谋而合。清代的剧作家李渔就曾有明辨:尝有三寸无底之足,与四五寸有底之鞋同立一处,反觉四五寸之小而三寸之大者。以有底则趾尖向下而秃者疑尖,无底则玉笋朝天而尖者似秃之故也。

封建制度的被推翻,妇女放足的解放,实在是好,但由于引进的西方文化之影响,高跟革履的流行,再次使男女的审美意识重新聚焦在脚的纤秀上。高跟鞋不仅能使脚板“缩小”,而且还能增加身高,令身段体型越发挺拔高雅,行走姿态愈发婀娜多姿,深得新潮爱美的女子们青睐,趋之若鹜。于是在摆脱了古典的缠足之苦后,不少的女性又开始蒙受摩登社会产物“踩高跷”之洋罪了,他们的脚板重入另类的“樊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高跟鞋的鞋底呈大斜面状,鞋跟越高坡度就越大,脚在内里就滑向前下方,脚趾头杵挤在鞋头尖窄的空间里,血液循环很差,而且脚尖还向上屈曲,久之会造成足趾外翻,爪状畸形,贻害无穷。又由于足跟前提,脚后跟不能负担全身的重量,仅能靠脚趾和前脚掌来承受,致使小腿和足部的不少肌肉张力松弛不匀,失去了协调平衡,站立不稳,弗能灵活运动,走路也很费劲。当鞋跟忒高时,行进起来就有点像在跳芭蕾了。

因此,在妇女翻身的今天,仍需要进一步解放自己的脚。偶尔为了社交礼仪场合短暂穿一下,未尝不可,但勿久为。若只是为了赶时髦、应潮流,从而损毁自个的健康,划不来,无异于再次缠足呵。常见到在旅游甚至是爬山时,竟有穿着高跟鞋登攀的,真不理解她们是咋想的。

但多数的现代职业女性,在上班时或因着有公司的要求穿高跟鞋,而别无选择和办法,可是一俟下班,立马就更换上随身携带着的平底鞋或运动鞋,尽快地解放自己那被箍了一天的脚丫子。抑或是坐在办公桌前伏案工作时,把双脚从鞋子中抽出来,踩搁在地板上松快着,反正在台面下无人看到,惟在起身活动时再套上,亦是不错的对策。保护好脚,就像保护好自己的心脏一样才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