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豫疑
一節”正常”的鋼琴課,我都會提醒同學:停,停,想過才彈,決定了才彈。如果學生是一邊彈,一直想,彈奏出來的效果就是非常豫疑,也不會流暢地演繹。
我希望學生知道和明白怎樣處理一個樂句,有了“全盤計劃”才發出聲音。
我不希望看到學生在彈奏時不斷猜疑和揣測。應該強或弱,快或慢,是甚麼音符,甚麼指法等等,等等。
我會和家長說:“在家裏練琴,不需要聽到他們彈奏’非常流暢’”。因為很大可能性, 就是他們在練習時不會留意細節。
因此,在家裏演奏得非常流暢的同學,上課時卻會彈奏得“非常不流暢”,心情變得戰戰競競,缺乏自信,豫疑不決- 遑論彈奏出音樂感覺。
很簡單的“1-2-3-4-5”的順序指法,本來就是不用思考, 也是最簡單的一個組合。奇怪的是,同學會小心翼翼地思考,彈奏,甚至於彈奏到第4個指頭就停下來。
為甚麼要停下來?真箇是 “天曉得”。 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看似簡單的“下樓梯”動作,他們就是不相信,不相信就是那麼簡單。
要學習容易, 要練習容易, 真得是……那麼簡單。 同學祗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 先來個分析和決定 。那麼, 彈奏時的很多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我也會和同學說:”請相信我吧!”
在上課時,我在學生的旁邊”咕嚕咕嚕”地嘗試提點他們。但是,學生也聽到甚麼?
有些時候我祗是在旁邊”自言自語”,因為學生都是很關注於樂譜上。
他們會全心全意地瞪著樂譜,用自己的習慣來處理樂曲, 用自己既有的演繹方法來表達。 雖然, 我是從旁協助, 我的聲音可能驟然變成噪音 。因為同學的心意就是”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面對的難題。
在這個情況之下, 我可能會裝作無奈, 笑著和同學笑說: ”請相信我吧”。
(張珮珊是皇家音樂學院鋼琴考試官。任何問題歡迎電郵jcmusic@shaw.ca 或瀏覽www.jcmusicpiano.com,或關注微信:jc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