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同只差共和
本报专栏作者:龐林
共產黨價值在後世
英、法、德為了壯大而興戰,引來合縱連橫抵制,災難不斷,七年戰爭成就美利堅。拿破崙趁勢擴大勢力,滑鐵盧被聯軍終結;英國是殖民地蠶食鯨吞開發過快,引來列寧世界革命抵制。日本用大東亞共榮,亞洲門羅理想,從偷襲珍珠港同一天開始太平洋戰爭,以戰爭驅逐各列強在亞洲殖民地勢力,其出發點有亞洲自治理想,安倍首相此認知很執著,其判事誤差是,後來日與德要瓜分統治世界,日本的理想由於希特勒的狂妄,後來轉變為坐地分贓,加上侵華戰爭,屬侵略;二戰罪孽,日本應該道歉。不過如果只談戰爭效應,殖民地紛紛獨立,日本訴求成功了,此部份,日本可歸納是勝利國。美國戰後損失菲律賓,英國損失殖民地最多,戰爭效應論斷,美英都算戰敗國。蘇聯瓦解,也算戰敗國。而德國從鐵血宰相俾斯麥都是為統一興戰,因為誠摯道歉,後來各國諒解,完成統一,因此效果上是戰勝國。
用演變效果談價值,短期與終端目標會出現不同論調,其價值是看後面演化。也許是共產大躍進失敗,使陸胞覺醒,現在珍惜工作、敬業樂群、服從性高,是IT領騷巨頭最信任的產品代工生產者,這是榮耀。若勞工競賽也有戰場,陸胞由封閉的前共產體制,因為史鑑,現在脫胎換骨,模範勞工團隊評價已經領先他國一大步。臺灣是大陸走資的策源地,依專家分析,臺商西進,其帶動大陸含資金募集、訓練開發、技術養成、誠信商譽,粗算總值占大陸企業四分之一,顯然共產背景與潮流資本不同制度,可以互容,互助合作。
共產第三國際世界革命進入中國,開始與資本主義較勁,被文明世界排斥是因為主張階級鬥爭,屬蘇與英美為首的代理戰爭,大致上蘇聯瓦解才算結束。越戰也是代理戰爭,而越戰結束已四十年,很奇怪,現在越南人並不恨美國人;而胡志明及越南人恩將仇報不但排華,而且文化去中國化,現在只想走資富國。代理戰爭才是問題本質,講起來,過去中、越都被無產階級革命愚弄。資本、共產誰被套用?實際都有。資本主義就是被共產逼迫才走上高稅進入社會主義理想;兩者都在追求民生安定,異質同像目標相等,已經都不是原來本質,現在只能看誰符合後世需要,這才是存在價值。
一黨專政比美靈活
習主席2014年11月1日平潭談話,把北京運作順暢一語道破,主席說:大陸市場很大,可以完全容下臺灣企業家及產品。這句話是超越主義、制度的,自由競爭有時遇到瓶頸,西方美、加、紐澳、歐盟就算也有能力,也還不一定有把握說這句話;而習說這話,大家都不會懷疑。這一句話裡面包括國力宣示,含蓋大陸企業及人民消費服從性,這是誠意態度超越自由競爭的放利臺灣。如果今天的中國領導人是美式民主選出,恐怕不敢隨便說放利臺灣的話,顯然一黨專政有施政高效率特點。我們不是說大陸體制比美國好,但大陸的一黨專政,施政比美國靈活。
現在資本主義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民主都在走偏,貧富差距嚴重,人民不信任政府,發展下去資本主義秩序必須調整。觀察各國條件比較後,中國有可能以穩健政體帶領世界走新秩序約章,進入新的資源控管新時代。共產主義制度必須去除國企弊端,本質人性厚道化,就不會被淘汰。非都市工業地區,含偏遠區及農村區,人人依自有原來條件生產,以自由方式誘導使投入工商業生產之剩餘人口能有效投入居住環境及公共工程之建設,成功的話,共產主義有能力帶領世界安定,成就當初設計共產主義者之治領理想。
資源有限應該節制
五十年前,共產集體農場波濤起伏實驗失敗,人民仍是一窮二白,之後靠批判的蘇修改良式開放經濟,走資才進入富裕。理性思索,那個時代大家窮,誰給我好處,就跟隨你走;這些窮民只是希望有田耕種罷了,他們選擇革命,革命團隊潛滋暗長,拒絕制憲土改,到底問題在哪裡?鐵幕冷戰、韓戰、越戰都是資本與共產之爭,概括屬資本主義的殖民地遇到共產世界革命,紛紛瓦解,波濤洶湧共產主義改變資本主義殖民地勢力,但,是資本主義使人類進入文明、經濟活躍,我們對於奮鬥要敬畏,對於價值要分析,到底盡善盡美乾坤玄機還欠缺什麼?重要的課題是下世紀會遇到什麼?不論會如何轉變,資本主義遇到能源、資源採竭,就會沒落,再幾代就遇上。
資本主義存在價值是必須附帶條件;永遠無盡頭供應生產,滿足舒適生活,長期要物美價廉,是約制浪費才可能,例如,把鋁罐當垃圾埋入廢土造路就是浪費,逾齡船艦自沉海底是浪費。地球資源有限,高科技機能產品,多少要用到金、銀、鋁,五金等,這些資源若供應不上或價錢不合理,一切生產即停頓。資本主義隨著宣傳民主成為潮流,而民主與效率有時對立衝突,例如政黨糾葛造成示威遊行罷工,含增薪訴求,正是通貨膨脹經濟走入蕭條原因。臺灣會走上經濟困窘,含強調民主,放任廠商出走造成,顯然民主也是資本主義剋星。我們人類自稱文明,卻幾百年要耗盡地球億年形成的資源、能源,人民消費習慣應該儘早習慣接受有為的政府約制,例如千里轎車奔馳,勸導儘量搭乘火車,鼓勵抵達目的地後租車。用共產特色治國的國家,平均使用能源比資本主義國家少;而生產的物品,自由貿易是完全放任,共產國家政府會干預,若有些產品不適合擴廠增產,共產主義國家較有能力干預。全世界大國可能只有人民政府在必要時能有效下令人民接受約制不可浪費某種能源,在將來進入資源危機時是必要的。
Face Book只是一個點子,在資本主義制度形成千億美元企業,若在共產制度是不可能如此綻開的,但將來被取代變廉價,變泡沫,誰敢保證不會發生?地球人類資源有限,是不可能永遠走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競爭的,將來礦產、資源都會進入開採困境,屆時資源自由市場、世界自由貿易都會結束,必須提早約制部份習慣。此部份,人口既然是世界最多的國家,當然責任最大,建立可以被人民接受的有控制人民生活秩序是未雨綢繆,是必要的。
資源困境預先節制
美國開國成立聯邦政府時,欠法、荷大筆國債,積欠軍餉,欠民間借馬、糧未還,共欠5800萬美元,財政部長漢彌爾頓(10元美鈔肖像.1804 07 12與政敵手槍決鬥去世)發行美元換地方州舊幣,規定只美元可買聯邦債券,拿美元還民間債務,漢彌爾頓讓交易商抽佣金,到歐洲賣國家債券,取得款項高達6420萬美元,解除財政危機,史稱旋轉門計畫,也開始「華爾街」交易中心模式;現在各國面臨財困都曾套用,實際國債仍是一樣多。
美國是1870年開始發行金幣券,1931年金本位制崩潰,1933年停止金幣券。1948年,美國儲備黃金占當時世界儲量七成,共7億盎司,約是1.98萬噸,美金取代英鎊成為世界貨幣。之後韓戰、越戰。1970年美國國債是389億美元,1971年8月,美國停止美元兌換金匯兌制,隨即美元貶值。越戰,美國用了2500億美元。1982年美國國債破1兆。伊拉克戰爭軍費7630億美元。1992年美國國債破4兆。2002年破6兆美元。2008年破10兆。2013年10月18日國債17.027兆美元。另外,2013年美國黃金儲量是8973噸,占儲備(發行紙幣要有外匯儲備或硬通貨、黃金支持.是發行準備金)比率76%。中國黃金儲量是1054噸,只占儲備比率1.1%。美國國力雖走弱,黃金儲備及地下資源相對比他國強,仍被看好(印度最特殊.政府儲備黃金558噸.民間1-1.5萬噸)。但如果植物油普遍使用後,或10年後電力車普遍問世,地下資源開採成本若超過國際油價,能源將只是泡沫。世界,生產正常時適合資本主義發輝,等世界金融體系崩塌,資源面臨匱乏時,如何與窮國貿易?經濟貧富問題,將來會形成經濟圍堵,情況若惡化下去,無資源、無外匯、無保證消費市場的國家會轉往外勞出口國;臺灣無資源,現在勞工會挑工作,若搞獨立,前途並不妙。
制度之爭改為中庸
無產階級革命認為社會推動力全靠無產階級;這種說法在一百年前是成立的,但現在以北美來講,無產階級越來越少,大陸也是如此,以加國例子,老年65歲後有政府照養金,還有平民廉租住宅、老人公寓,已經形成新觀念,有產很好,無產也不會生活困難,不必刻意劃分。
現在大陸保障私產,合法財產不受侵犯,保障私人財產以法條入憲,不忌諱歷史無產階級專政,「私產入憲」是一種「道德勇氣」,接受孟子之主張,〝無恆產即無恆心〞,襯托出新時代共產均富觀念在改良。國家將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不受侵犯。這些變動應屬毛蔣歷史地位「中庸化」的步驟,其後面「土地國有政策」需用理論施於特別地區解套,讓治國土地政策前後接軌。
世界大同只差共和
目前學中文在西方逐漸流行,但要像英文成為世界共通語言仍有很大距離,中國曾透過駐英大使談話,說明中國不是共產國家,而共產兩字就是臺灣堵統主因。由於政治因素影響到臺灣統獨,也因政治施政特色被註明紅色帽子,連儒家國學代表人物孔子學院都被排斥,看到急速擴張,視為世界革命復活。中國有許多古老學說可以比美西方學問家,中國百家學說思想在西方傳誦度仍是不足;如果共產黨成份自我減少,有助文化被認同,連中國四位數進位若出頭(兆、億、萬皆四進位),對漢文價值都有提升功能。
有PEW調查數據指出,亞洲人,含菲、越、韓、日,學生說法,在學習外國語言時,會考慮政治問題,現在認同美國是世界強權,是移民或留學優先選擇國,中國排在後面,在亞洲太平洋區,主要官方語言、生意往來都是使用英文。流利的中文會使外國人進入中國環境,進入大同世界可以早日達成;現在對中國的忌諱就是共產黨執政,中文不像英語受學生歡迎,主要是認為中國仍是共產國家。如果學習美國,用國家統一黨(the National Union Party也可譯國家聯合黨)過渡統一及執政,相信效果上能扭轉乾坤,西方學習孔孟思想,也可能促使北京話成為世界共通語言。華人對於正體、簡體用字現在仍有分歧,應該五大洲學術研討會整合解決。
俄國國家杜馬特色
「一黨專政」隨蘇聯後塵,俄國調整為「國家杜馬議會」,等同英國內閣。1.甄選地方政治菁英組成聯邦委員會,功能相當上議院。2000年曾允許聯邦首長自薦又兼任,現在只剩推薦賢達、親信出任情形。聯邦委員會權力:a.批准各聯邦主體邊界。批准總統戒嚴令、緊急命令、武裝動員令。批准總統提名憲法法院、最高法院以及最高仲裁法院法官、檢察總長。b.聯邦法案,必須上院議員半數贊成。2.俄國下議院2011年選舉後450席,最大政黨是:俄國統一黨,占238席;共產黨92席;公正黨64席;自由民主黨56席;其他0席。政黨分配席次門檻是選票得7%。3.法律是上議院(聯邦委員會)提出經總簽署即生效,修改要下議院三分之二通過。4.下議院推翻上議院法案要三分之二多數。5.推翻總統法案、推翻對於總理之提名、彈核總統,兩院要全額四分之三聯名,以兩院與會議席三分之二多數才可否決。6.俄國下議院於2013年4月25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法案,禁止官員擁有國外帳戶和股票。這些條款都是政治安定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