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行长 美国的舵手(三)

(三)格林斯潘谢幕 美国联准会政策走向

由于美国联准会制定的政策直接影响美国利率走向和货币供应,会对美国以及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美国联准会主席人选受到全球金融界高度关注。

现代政治中,经济职能是检验政治能力的第一标准。而金融是经济领域中的灵魂,今日适值联准会新旧交接的灵魂人物,却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况且谚曰:“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易得,而伯乐不常有也。”让笔者列出相关记载,证实联准会选角及政策走向之来龙去脉。

早在2004年6月20日总统大选前几个月,联准会主席格林斯潘第四任期于届满时,有人猜测,为了避免挑选格林斯潘接班人成为选举年的并发问题,格林斯潘还存在留任的需要与可能性。但试从异端经济学派人士看来,似乎格老呼风唤雨的风光年代及其作为全球金融首脑人物的生涯已接近尾声,有关后格林斯潘时代的联准会货币策略的论争已经在未见硝烟,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二大学派,挑战格老的货币政策的基础。因此,我们作为经济学术的专业人士,深入研究观察美联准会政策走向,现搬出昨日发生的史迹,温故而知新,试看当年对其继承人的讨论之不断见诸报端。

回顾进入千禧年时,美国股市暴跌之后,美国经济尚未见苏醒的迹象,未来的发展不但紧密关系到格林斯潘如果联任后的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将继续左右联准会今后的金融走向,这是格老第三期联任时的境况。

2004年,当时76岁的格老执政时,占上风的是“新经济”派货币政策,其实施基础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鼓励成长为目标,并根据各种数据线条与即时资讯动态,随时调整预测模式,其适时应变极强。笔者试以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开宗明义:“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此阴阳法则是理论基石。中西并论,格老被称为“美国的舵手,世界的行长”,又有人称其捉摸不透,这或许正与孙膑学理的应用不谋而合吧。

21世纪第一个年头的春天,美国的经济马不停蹄地增长了整整120个月,创造了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似乎变成了永动机。但好景不常,经济增长快,下滑得也快。半年前还阳光明媚的美国经济即令笼罩在片片厚重的乌云下,特别是原来牛气冲天的股市频频跳水。担当“火车头”的美国经济感冒,全球经济就会伤风。在此骤变的情况下,格老曾二度力挽狂澜,扭转美国和世界经济态势。可以想象,现在每天世界上会有数亿人在做相同的游戏,猜度这位金融世界的“斯芬克斯”在想什么?下一步开啥样的“锦囊妙计”呢?显见大家都把他神化了。但他同样面临学派之争,挑战他经过历史验证政策的异端学说理论之议。首先肯定格老执掌央行后,央行获得巨大的进步,因为历史上央行不是墨守成规就是凭直觉定决策。另外,与传统的经济预测模式通常忽视经济中的巨大变化。

不过笔者认为要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例如我们对资产市场的观念就需要改变。由于格林斯潘相信,股市的泡沫可能是成功金融策略的副作用,因此在联准会可以窒息通货膨胀并降低衰退之际,仍然鼓励投资者冒险。这一做法犹如双刃利剑,一方面可能导致兴旺的资产市场走向衰退,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支出。发明创造与滋生更大的生产力。真是“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但近年来不断兴起的“通膨目标(Inflation-targeting)派”及“反泡沫”派(Anti-bubble),则潜在挑战着格老的新经济金融政策。

以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现在已是格老的正式接班人,2004年时则成为联准会理事的柏南基(Ben Bernanke)为主的“通膨目标派”。承认格林斯潘为央行伟大的领导人,但认为联准会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因此他们担心格老在国会就成长与生产力的重要性作证时,可能引起人们的误会。
这一点画龙点睛地透露了柏南基执掌联准会后的政策走向。他们期待接了格老的班之后,制定一个公开的通膨目标范围,然后定期向国会报告有关情况,这样消费者与商家均可明确了解通膨是否超过了既定目标与联准会何时可能采取降温行动等,从而减少人们的疑虑。而一旦通膨偏低或者发展为目前的通货紧缩问题时,联准会将致力于促进经济成长,使央行的政策更加透明化,责任也更清楚。从这“打开天窗说亮话”之举可见接任者准备改弦易张的先声。笔者敬佩格老长期以来执行“通膨目标”,其优越性是使联准会管理经济和回应金融危机,是富有弹性之举,正所谓孙子兵法第一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它寓暗于明,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主动效果。

而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鲁卡斯(Robert Lucas)与前纽约联邦准备银行研究主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密斯金(Frederic Minshkin)均为上述“反泡沫”的理论支持者。前纽约联邦准备银行研究主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车契提(Stephen Cecchetti)以及华尔街大亨考夫曼(Henry Kaufman)为首的“反泡沫”派则宣扬联准会在抑制通膨的同时应避免资产市场过热为主要目标。

笔者认为这一批书生气十足的学者们始终缺乏市场实战经验。但他们认为,格老九零年代允许股市泡沫扭曲经济的做法不当。该学派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柯罗特(Andrade Crockett)表示,金融泡沫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引起难以就会的通货紧缩。这些执着的老学究希望联准会的新接班人柏南基领导治理包括股市、房地产泡沫以及货币等一切资产市场。

要了解世人瞩目的联准会的政策走向,先要了解柏南基已于本月1日继任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他在过去的言论中,都支持布什的减税政策,也不担心财赤的恶化。总而言之,他的财经政策,以促进资金流通为实务,特别鼓励美国资金流向后进国家,中国大陆当然包括在内,为此,美国会加速要求中国大陆开放金融市场,容许人民币的再次升值;其次是柏南基的“通膨目标”政策会否落实。看来他较着意于对抗通缩,因此会放宽银根,刺激通膨。到时两岸四地与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与资金流动自然带来“输入通膨”的效应;其三是在柏南基的新取态下,美国经济可否持续增长?因为美国是两岸四地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的投资,也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当然,布什总统的新取向,会决定柏南基接任后新趋势。但犹记在2002那年,说明行政与金融不完全也不应该随政治走。请注意,当年格老的减息动作尚未知能否配合布什的减税政策,也未知晓美国的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时,布什说过一番话:“假如美国出现通缩和其他经济问题,联准会大可狂开印钞机,并不妨透过直升机把钞票在上空投下,以便刺激通膨和消费。”寓意深长,布什心中清楚得很,当时,柏南基心领神会他这一番话,因此到了今天,柏南基才可被委任为联准会主席。原本被视为候选人之一的的林赛辞职出局后,其他被看好的人选包括主管国际事务的财政部次长、史丹福大学教授泰勒(John Taylor),前财政部鲁宾(Robert Rubin),白宫经济顾问会议主席哈伯德(Glean Hubbard),哈佛大学校长,前财政部长桑莫斯(Lawrence Summers),纽约联邦准备银行总裁麦唐娜(William McDonough),联准会副主席佛格森(Rogr Ferguson),达拉斯联邦准备银行总裁麦提尔(Robert MeTeer),哈佛经济学教授,国家经济研究局局长费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虽然这些候选人个个来头不小,能力过人,均有自身竞争优势,但事实是:在很大程度上,仍需取决于未来两年政治经济的民展与党派斗争形势等情况。

要了解柏南基,就务必细温他在去年发表过的一篇演讲,题为《全球储蓄过盛与美国财赤》。摘其要点,其一是全球储蓄过盛的形成,出于后进国家吸取金融风暴教训,由过去的大借外债转变为鼓励人民储蓄,并厚积外汇储备。此风已延及先进国家如日本、德国等等国家。这种资金涌入美国证券市场,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其二,为了扭转这个方向,美国应当鼓励后进国家成为借贷国,以加强经济发展翅欲飞;其二,美国应当协助后进国家改善银行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接受美国资金流入与投资,也等于后进国家需要开放金融市场,因此,柏南基之所以中选,也是因为能够投布什政府之所好。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