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与中国(十九)中美关系中人民币升值是双刃剑
李宗海
预测2007年将是中美经贸之争议日趋白热化的看着,难作定论,当拭目以待。
05年7月,中国把人民币的币值稍微调高了一些,象征性的突破了8字大关记录,5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7.9982元兑1美元,为7月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需要升值15%到40%才能修正美中之间的巨额贸易赤字,正是项背之大相径庭之争议。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前首席经济学家彼得.莫里奇估计,中国政府对货币市场的干预实际上给予中国的出口商以43%的补贴。现在马里兰大学任教的莫里奇说:“如果这还不算是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那么美国财政部官员心中的不公平竞争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不平则鸣乃世人必然性条件反射。
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提出了一项法案,要求政府与中国就币值重估问题举行谈判。如果到两年后仍不见成效,美国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物品征收27.5%的关税。05年有这项法案的程序表决得到了63票支持,足以推翻布希的否决。但老生长谈听腻了,成为空穴来风,无济于事。即使中国决定自愿将人民币升值20%,那也会导致节外生枝的其它问题。那完全可能使沃尔玛公司销售的中国货物价格相应上涨。台湾地区、新加坡、泰国以及韩国等也可能让他们的货币升值,以使他们的出口产品卖出好价格。
从产业角度而言,代表全美中小企业的组织,美国工商业协会研究主管东森认为,鲍森如果只是把改善美中贸易逆差问题视为长程计划,必将引起美国企业的不满,美国制造业需要尽快缩小逆差。
根据商务部的调查报告,4月份贸易赤字低于9月份的643亿元,是今年8月份因为油价上扬而以685亿元创最高纪录后,第二度下降。赤字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下跌而已。
美国莫里奇经济学家指出,如果一个强势的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话,美方担心的是将会使美国通货膨胀的阴影出现,促使美联储会提高短期利率,长期按揭利率亦将随之上高,导致住房市场下跌。
事物总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就是美制造企业界愿意见到的,就是Midland的商品价格的提高,就有可能刺激美国实业工厂的复兴,相应制造本土化收复失地增长,相应将为美国人提供高收入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美国的生活水平,增加市场购买力同时仓库瘦身,达到外贸平衡。
现在中国对其货币价值进行控制,为“保护主义”。在过去15年中,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超过1.1万亿美元。
许多经济学家担心,中国和其它如日本等亚洲国家拥有大量美国债券,可能决定抛售它们手中的证券,这有可能使美元再次下跌,美国的利率上升,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经济衰退(depression),欧洲和其它地区的许多国家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美国的出口来取得自己的繁荣。
笔者就中国外汇储备超越1万亿美元一项,由长期来中美贸易逆差,引发的不平衡严重倾斜,导致币值升贬的恶性循环,确是国际间经济学家日益关注的课题。却是忧大于喜。2006年10月底,中国的外汇存底已超过1兆美元。如果中国保持现有的经济政策不变的话,在今后的第五个发展规划中,外汇储备将有可能翻上一翻,达到2兆美元的规模。此一数字并非妄加预测,已引发国际广泛关注,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学权威,国会议员及经贸部官员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些人士的敏感议题,中国此一庞大的外汇储备,可能成为战略性的柔性武器,一旦中国抛售美元的债、证券,会引发市场对美元资产抛售的狂潮,任之于形成股灾,将似纸币核武器,严重搞乱美国与世界经济,绝非危言耸听,当防范于未然,这次中美高层的经济战略性对话就是把对抗转化为对话的预防效应。
站在中国方面的立场来说,这样骄人的外汇储备,是说明了大陆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政策的成功。尽管在对外贸易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发生了许多问题,但中国对外贸易的盈余和国际上的热钱,激发了产业似雨后春笋的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和世界经济飞速的整合。目前中国国库的盈余,缓解了国内经改上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有恃无恐的换取国内急需的石油和能源等生产物资,也能侪身国际,加强了国际舞台上与美欧等强势国家平起平座的关系,也可构建出“国际和谐社会”,世界和平的基础。
笔者认为与关注世界经济的有才有识人士有同感共识,超巨额外储,也是一柄双刃剑,所谓“福兮祸所系”,居安必须思危才是上策,否则给中国带来并非“全家福”。析解之一:满溢的货币供应促使大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其二: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占G.D.P的30%,国民的消费率亦是30%(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均超过50%),而储蓄率高会增加国际贸易伙伴的疑虑,使大陆商品的输出,增加更多的障碍。其三:如何处置巨额外汇储备,会面临新的考验,包括美国国债、债券和美元的贬值,可能损失不少。其四:巨大的外汇储备,有碍大陆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其五:需要承受很大的国际压力,长期的贸易战,汇率战对大陆崛起所需要的经济环境是不利的。
人民币的升值基于贸差的不平衡所酿成的,同时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换言之,是人民币对外贸易换来的筹码。政府为何不作,亦不为作其它用途呢?假如政府备用来作其它用途的话,就要换回外币来使用,否则的话,就等于政府将人民币用了两次,会造成国家货币储备金的不足,人民币的底数不足,国家会有金融破产的危机。试看日本外汇储备过去都是世界第二把交椅,当时面临金融危机,政府也不敢擅用外汇储备来拯救燃眉之急。又如新加坡将外储投资在政府的海外投资公司,海外债券、房地产、股票上,都属海外而不能用在国内,正是海内外有别。1998年韩国和印尼的金融危机,都是因为外储不足所引发,使整个金融市场失控,财政上受了极大创伤。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使一些金融专家认为,可以慎用,且看下期分解,有关人民币升值推动中国企业转型,高附加值上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