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現奇景 文殊救洋人
本报专栏作者:湛山精舍达义法师
發心立願,建寺安僧,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常常都能在冥冥之中得到十方諸佛菩薩的護佑和加持。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四眾弟子為上報四重恩──三寶恩、父母恩、國土恩和眾生恩,下濟三塗苦──地獄、餓鬼、畜生,發願創建加國佛教四大名山。雖然工程浩大,困難重重,但都能在佛光的照耀下,化難為易,克服種種障礙,尤其是最近在無意之中,於五臺山發現了山泉活水,依此開鑿成一處美麗而寬廣的大湖,更是神奇無比。開挖此湖時,意大利族裔工程師彼得·薜比黎(Peter Zeppieri),還曾得到文殊師利菩薩慈悲的護佑,免遭一難,使大家對五台山聖地,更加仰慕不已。
最初我們將位於多倫多東北部占地面積五百三十英畝的土地,定名為“加國佛教五台山”時,雖然地處眾丘之巔,山色怡人,交通方便,但總覺得美中不足之處,就是缺少水池或湖泊之類。創建一座風景如畫的名山梵剎,不但要有古色古香的寺院建築和各種人文景觀,同時還要具備奇特的山勢、茂盛的草木、
可愛的動物以及奇妙的天象,更要有清澈的泉水,才能成為一處名副其實的佛教勝地。因此我們時常祈求文殊菩薩引泉蓄水,以便開挖一個人工湖。佛法真的不可思議,所謂“心有三分懇誠,菩薩便有七分感應”,果然奇跡真的出現了。
最近在五台山建築一條長1500米、寬12米的道路時,無意中發現在大雄寶殿預定地的東南邊地湧清泉,於是請築路工程師彼得·薜比黎(Peter eppieri)調動機器,將它挖成一個蓄水的小池塘,沒想到挖不到數尺之深,泉水卻洶湧而出,瞬息間,水流不斷,這竟然是一個真實的湖。彼得立即調動多部挖土機和大卡車,緊急施工,不多時,一處青山綠水,湖光山色,好一個人間仙境,呈現於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讓我們視察工地的人,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於北美弘揚佛法四十幾年的性空長老和僧俗四眾聞知後,無不喜出望外,當時有說不出的興奮和感動,一致認為若不是龍天護佑、菩薩加持,怎能讓加國五台山的勝景錦上添花呢?特別是泉水在大殿的東南邊,水又是從南往北流,更為名山梵剎增添了許多靈氣和祥兆。
性空長老特為此湖命名為“靈泉湖”,其意思是山有水之處,必是靈山福地。水有泉流湧出,定會水清月現,光照大千,這亦是形容學佛者的智慧如泉湧般深廣如大海。
菩薩護佑 免於一難
在挖掘此湖時更有一段感人的神奇故事:承包挖湖的彼得·薜比黎工程師,激動地告訴《星星生活報》記者和好幾位視察挖湖的法師與居士說:“您們應該供奉一尊菩薩在此湖的中間”,我們問他為什麽?他說,昨天,當他正在全神貫註開著工程車挖湖時,行至一處,突然聽到有人在大聲叫,他不能再往前進,他急忙剎車,轉身四望,但並沒有看見任何人,於是奇怪地下車探測工程車前的地況,結果嚇了他一跳,原來前面是一片沼澤地,假使當時沒有人喊他停車而繼續往前移動的話,那麽人與車子必定沈入泥沼,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所以他表示自己雖然不是一位佛教徒,但他當時確實感受到此山靈氣十足,相信一定是有菩薩降臨保佑,才能幸免遭受厄難之災。由此激發了他對寺院建設工程更加勤奮努力,在酬勞方面亦不大計較,甚至為五台山做了很多義務的工作。來自中國臺灣的曾寶郎居士自從義務接管五臺山監管工程以來,對彼得的認真工作和敬業精神表示十分贊賞。文殊師利菩薩的護佑,更加激發四眾弟子興建加國佛教五臺山的信心和動力。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發願,菩薩定會時時刻刻與我們同甘共苦,早日實現加國佛教四大名山之弘法偉業。
結 語
省庵大師說:“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願力在修行中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能感動天龍八部、諸佛菩薩,會對發願者的垂慈加被。發心立願興建加國佛教五台山,文殊菩薩的護佑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