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地位与贸易战
中美贸易并非直接竞争,而是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美国多依赖中国,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则相反,贸易战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而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进口越来越依赖,成本推升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不容忽视。
特朗普希望通过提高关税逼迫人民币升值,换取高端制造业回流。美方单方面贸易惩罚性措施,是对公平贸易的挑战,中国有实力也有责任捍卫自身贸易利益,绝不会一味妥协退让。再者,以美元为首的国际贸易体系,正遭遇人民币国际化崛起的强势阻击,严酷的金融环境将使黄金的避险属性增强,中长期黄金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扬的潜力。
3月26日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原油期货正式上市,结合中国黄金交易所上海金自主定价权的发布,间接增强了中国黄金期货合约的吸引力,同时配合人民币国际化,将加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版原油期货和上海金均以人民币计价,绕开美元,使美国的经济制裁手段减弱,美元地位下降。
得益于美国首屈一指的国际经济地位,并且凭借美联储果断而有力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在次贷危机之后一直引领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并首先开始调整货币政策导向。但是,美联储的两个核心指标——通胀和就业,虽然失业率处在历史低位,但通胀增速温和,将令鲍威尔更加坚定执行稳步加息、缩表的政策导向,年内3次加息和已有的缩表计划很难改变。
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疲弱的薪资增速,令美联储再次回到年内3次加息预期上来,再者相对稳定的通胀数据也不支持连续加息的举措,偏温和的货币政策将使美元短期承压。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市场避险情绪有望进一步提升,短期利好黄金。中长期来看,实际利率受到再通胀压制,黄金价格也存在进一步上扬的潜力。
在上周轰轰烈烈的贸易战之后,风险市场一度被吓傻了,诸如黄金之类的避险资产表现则亮眼。在经历了一波暴涨暴跌之后,周一(3月26日)避险资产有所回吐之前的涨幅,纽元等风险敏感型货币则表现领先,美元指数在平盘附近徘徊。不过从市场评论看来,市场仍然不看好美元接下来的走势,认为日元和黄金机会较大,目前美元的上行动能计划已经耗尽,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美元的最后一线希望——对2018年美联储(FED)鹰派预期的重新调整并没有发挥作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当局采取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且如果任何事情在11月中期选举前升级,则出现更鸽派基调的风险将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