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福德因緣(二)
本报专栏作者: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把握有限的歲月光陰
佛教的寺院常在晚課時誦念《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意思是說,這一天過去了,生命也隨之減少一天;就如同在水裏優遊自在的魚兒,忽然警覺河池中的水越來越少,不禁慌亂無主,哪裏還有什麽快樂可言呢?轉念一想,生命就如石火電光,無常的大火馬上就要燒到頭上來了,就不能繼續放逸享樂下去了,應該精勤學道,早日出離生死大海。大行普賢菩薩所作這段偈頌,警示大眾珍惜現有人生,不可虛度光陰。
人總心存僥幸,認為壞習慣慢慢戒除,好事慢慢去做就好了;今天過了還有明天,今年過了還有明年,卻不知人命無常,生命就在呼吸之間,是由不得人的。所以,在佛教裏有四種精進,又稱四正勤:一、未生惡,令不生;二、已生惡,令去除;三、未生善,令生起;四、已生善,令增長。對於斷惡修善,必須精進、勤勞的去做,不可有片刻的懈怠放逸。尤其是一個有智慧之人,應當常思“國土危脆,人事無常”,所謂“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一切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應該為生命的未來做一些預備、播種的工作。就如晴天備傘,白天備燭、備手電筒,平日總要有些預備。唯有把握當下,廣結善緣,廣修善行,才不會空過這一生的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