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都有后果

本报专栏作者:龐林

(接上周)大陆袁伟时教授批判错误的历史教科书,都是扭曲是非,误导广大青年,其贻害无穷。现在进入和平期,按理讲,一切可回复理性,却因是非乱栽成形,无法化解矛盾歧见,而且发酵在形成全面蛇笼式新围堵隔离墙。袁教授期待社会广开言论,使民智能辨是非,理性化,使中华民族在精神领域枷锁中提早解脱,为新时代民族付出贡献。
欧洲尤其德国人思想较成熟,是靠阅读大量书籍;大陆贪官污吏的肤浅,犯罪过程鄙陋不堪,都是缺少文化教养造成,简单说,书读得太少。在仍封闭的民情,袁教授面对寒霜冷酷的大多数,能用罕见的自我热情,说出会得罪人的真话,他的出现,代表大陆也在蜕变,若出现几位袁教授思想,中国会提前进入实质宪政共和的。

阿辉傲骨造成反统

人类龌龊贪婪是远超过想像的空间,延伸范围可以横冲直撞,乱伦、背叛、贪婪、杀人,都是觊觎财色权位不择手段取得,在大陆,歪理曾经反而得到多数认同,这种劣根性与生活教育及贫富都有关连,是促统障碍。我们在地球无法独居,生活在同一世界,两岸都要周旋及教化。
在百年来,原本许多死结无法打开,李登辉竟能强势主导总统直选落实民主,完成和平政党轮替,华夏是春秋战国后首见;废万年国会、资深民代、废党军,以独特手段逼西岸让四个坚持走入历史,在很困难的环境,单独与顽固所谓法统捍卫者-国民党周旋并教化;下一代会发现,好在有傲骨李登辉,否则矛盾死结是打不开的,这是矫正历史,是周旋及教化好例子。可惜,李登辉原来的热爱中国情怀,晚年不敌落叶归根日本人情怀,其左右统独,后来暗独,制造促统困难,是傲骨个性;周旋这种个性,需要姿态放软,偏偏遇到江泽民,只看武力,强硬处理台独,其错误,谁干台湾领导都只会说,乐意奉陪,谁怕谁?李登辉是斗气或斩除荆棘?他是燃烧弹,用许多智慧与权谋,烧了许多自己的岁月,也许有些是硬干,有些是旁白碎戏,他是有涉嫌台独成份,但那是威吓手段造成(96 03台海危机),如果中华民国会亡国,恐怕连马英九都是台独;不要太在乎意气用事发泄情绪的话,很清楚看到,李登辉不是台联党,但矫正蓝红历史及伸展岛民傲骨,他成功了。
李登辉在任时,问当时才女国大代表张富美:『我和李光耀,谁较独裁?』张回称:『你们一样独裁。』说李登辉独裁,那得看存在价值,有些事不独裁要耍手段前进,不可能成功。历史之推展,政治家看国家前途五百年,他的超世眼光,当时不被老党员认同,要激浊扬清有时以小动作、假动作促成效果,因此被记帐抵制,他却从不计较得失。在台湾,政客只追求自己前途八年,李登辉追求的是下世纪评价,带著仰慕者攀过蓝山,以威使左岸调整战略,随著岛民静观红海自己变色,其傲骨在矫正历史,错乱时代其语言不能看字义,制造烟雾使人敬畏,其精神上是寂寞的。李登辉年纪老了,应该去大陆走走,大陆能邀请是最好,自己也可以申请,锦绣河山值得去的,何况自己也有华人五成血统。他虽然犯过错误-说钓鱼台属日本的。但毕竟他有日本人血统,有人说他老番颠,连加入过共产党都会忘记。新中国要做大事者,何必与老党员计较,何况曾经立过功,台湾已无党军,还曾打倒国民党成为在野党,不是吗?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德国思想家艾曼纽康德(1724-1804)未婚,终生研究学问,生活呆板却规律,但偏好交际很健谈,邀请朋友晚餐交换知识,他是诱导西方文明学术界领导统御重要课题走入哲学主要思想家。康德著作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领先影响世间秩序观念的思想家,其《纯粹理性批判》走出现代哲学,诱导是非判断力的树立。康德是自由主义,以他的个性应该反对法国血腥大革命,但思想层次,他支持人类共和政体,其著作《论永久和平》是最先设计议制政府谈世界联邦构想;德国对于欧盟特别关心也愿意金援付出,与康德思想是互通的,德国人所思考的世界联邦,与古中国世界大同理想是可以接轨互相呼应的。他的思想理论著作在才华未被发掘前,受过很多忽略或白眼,谋教席也数度落空,广交朋友,宴飨交换意见,与君探讨问题症结,一再的自我重覆检验、更正见解才在哲学界崭露头角。
要稳住引导世界走入和平新秩序,需要的是有宗教基础以及道德观念,伟大的思想家康德在两百年前就在建立制度及秩序,初期当然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点,但架构要先建立,之后实验调整那是必然。《纯粹理性批判》研究认识哲学,用批判建立新哲学,是学术哲学巨著,书中说明,没有人可以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都是不可能的,两者造成一切经验。毛泽东的大跃进灾难就是忽略经验理论。康德出身全家都是虔诚新教徒,大学攻读过神学,重视虔诚派的道德修养理论追求真理写宗教哲学、法律、历史哲学,其重要论著都在企图稳住人类浮躁、无知的心灵;思想家对于世间最大的贡献是用人性道德规划是非秩序。经验主义者以为人类的认识与知识是来源于过去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是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人类自身建立的理性。康德认为批判双方都错误时,有时双方的做法、说法都有一部分正确;理论奠基是将经验转化为理性知识,人与生俱来的,提早理解这世界,有助于减少冲突;康德认为知识是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他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是整理结合英国学说与欧洲大陆学术界理想,影响著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丰富的精神世界思想影响著人类认识著追求真理。
康德认为人类行为都有合理的后果,因果律(Causality)是绝对的;人类知识来源有两部份,一是人的历练提供感觉结论,但这些经验很零乱;二是人类智慧有先天已经存在和群众普遍对事认知能力。人类是用先天的认知能力和后天经验整理,才形成科学知识,任何一个科学知识都是这两方组成。人类理性的表现是必要的。在宗教问题,康德说,经验或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确实存在;但他强调,为了维护道德与秩序,我们都要假设上帝与灵魂都是存在的;他说,人的知识有许多是所无法理解的领域,应当留给宗教信仰;康德说:必须否定知识,才能给信仰保留效率。他把信仰以实践假设成立,是为了实践理想之缘故。
马克思谈的社会问题,自己已经忽略国家成立政府的目的,政府只要用租税手段就可以解决不同阶级贫富争夺,至于他认为共产主义终就会取代资本主义,将来是可能的;但是自然演变较好,不必革命手段。人类追求舒适、高贵生活,现在西方连基层工人生活层次都已是百年前百万富豪水平,有车、有洋房,固定排时间旅游。资本主义使财富普遍提高数倍,除了工作敬业乐群仍落后国家,蓝领、白领长期有工作者,在五十岁以上,仍无产阶级很少。基本上,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会被宗教界批评,论据认为唯物主义只是一种使精神空洞的哲学观。唯物辩证法纵然有部份理,也没有存在价值,人类要建立和谐秩序,阶级不必斗争,各有领域,以宗教道德约束秩序才是要领。康德认为,我们必须遵守道德法则,必须如此,我们才会得到自由,我们必须遵守我们制定的道德准则,然后大家才有道德准则设计的社会。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创始人,其哲学理论对人类进化过程,分析谈阶级斗争,他认为,人类历史最大矛盾在不同阶级的利益争夺与斗争。马克思说,阶级斗争会演进至无产阶级专政;但依过去百年经验学,没有实例。斗争理论,许多是不成熟的,德国人重视思考,接受康德温和思想的自然排斥马克思斗争理论。如果世界无产阶级比率持续增加,马克思斗争理论或许会显出道理。但无产阶级若是自己好逸恶劳,那是自己造成的,若靠入党升官贪污发财,那才是值得无产阶级斗争的对象。看来,马克思理论,在人民政府若能带领全民均富后是要退隐的。
康德以为道德规范并不是取决于行为造成的后果,而是目的行为的动机。康德认为道德行为是动机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如果是为实现一个功利机会而做的事不能算是道德的行为。康德学说,人类是通过「知性」取得科学知识,这只是对现象界之表面。而现象界是有条件的,无法满足人类智慧欲望。要超出现象界的认识,要把各种知识综合整理成适合大家共同遵守,这麽样趋于完整的知识,才是人高层级的见解,才是理性。理性能达到完整统一体:各方长时间都能接受才称「理性的理念」。
用康德宗教基础稳住道德观念,西方普遍是基督教,在中国,若是以儒家精神,例如学习论语、孟子,在社区或借学校教室推广,谁有时间自己缴费(低学费制.老残免费),甚至用学分制上课当道德植根国策,建立华夏传国精神,用学习填增道德精神内涵的填上有助稳住愤世嫉俗浮躁的心灵,应该是稳住社会秩序好办法。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