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的竖琴(一)

本报专栏作者: 一 楷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学钢琴。那时候,要在琴凳上放着两个小枕头,我才能勉强够得到最远的琴键,但还是努力完成了第一本琴谱。于是,老师向我演奏了第二本琴谱,琴声之美妙空灵,让小小的我见识到了世界上原来还有那么好听的声音。老师告诉我,那首曲子叫《仙子的竖琴》,不是很难,三和弦。但是,曲调悠扬,我还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学好了这首曲子。竖琴,这个词也就深深映入我的脑海。儿时的我想到,竖琴该是仙子才能弹奏的天籁吧。后来,因为我酷爱画画,而没有非常特别的音乐天分,我就自然而然的慢慢远离了钢琴,而成了一个乐衷于欣赏古典音乐的爱好者了。

小时候,学画画之前,妈妈和我说,你既然那么愿意画画,我和你爸爸就会支持,但是,只有当你学有所成的时候,你才能放弃学琴,因为,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而且,要学到精通才能叫学有所成。想到终于有机会可以摆脱学琴,每天不用被妈妈的绒线针抽笞小手,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他们的条件。那年,我六岁,于是从儿童画,到国画,到素描水粉,甚至油画,我一路走来,风雨无阻,原来是因为兴趣,后来,到了真正严苛的专业训练,就是靠父母的督促,最后,终于爱上了绘画,每天离开了画画好像就忘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一般,心神不宁。十五岁从几千个孩子中考取中国美院附中,十七岁从几万个考生中考入上戏舞美专业,两次的名词都是前三,在亲朋好友的道贺声中,我回首十年寒窗,真是艺路艰辛无人知。

但是,我还总结出来另一个道理来:其实,人生来就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非常具有绘画天分,他的第一张画的起点就很高,可以说是别人学习三年的水准,而且进步也是日新月异,但有些人并没有绘画天赋,他的第一张画和他学习三年以后的画并没有太大区别,无论老师如何指导,父母如何督促,他永远只能做到依样画葫芦,只知其形,不解其意。这样的孩子往往数学很好,因为他形象思维不好,但是逻辑思维就相对发达。于是,在国美附中里,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数学越好,专业越差,而数学奇差的孩子,专业方面往往就是万众挑一的奇才。但是,我非常鄙视国内的大人觉得孩子数理化不好就让孩子学画画考美校的做法。因为,国家免去艺术生画画,是因为针对他们特殊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条上本科的捷径。现在,因为艺校过热,国家决定重考数学,这样,我又很担心真正画画好的孩子,反而受不到最高等的美术教育了,象我们这样从小科班出身的孩子,怎么能和读重点高中的孩子比数学呢。对于画画, 我觉得成功是百分之五十的天分,加百分之五十的汗水,所以,即使被那些半路出家的孩子读上了美院,此生多半是画匠,而不是画家。

现在,我自己也做了老师,也见到了很多不同年纪的学生,他们都天资各异,为老师,我的责任就是尽可能的教导他们,天分我不敢说死,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没有中国孩子,或者说是我们那群孩子对绘画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无比的热诚。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一个母亲打来的,说她的儿子要考大学了,希望我能帮他辅导一下他的作品集,因为他要报考的是安省最热门的建筑专业。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们儿子的画画非常非常之好,好到你一笔都不用帮他改,只要过来教他一下他应该怎么摆放和布局作品集就可以了。我问她,那你儿子有没有请过专业的老师呢。那位母亲骄傲地说,我儿子画画学琴,我一分钱都没有花过,他是自学成才。你来看了就知道了,见过我儿子的人都说,终于知道天才两个字怎么写的。天哪,这位母亲怎么夸下了那么天大的海口。听父母说孩子聪明有才,风流倜傥的,我不是没听说过,瘌痢头的儿子自己好么,但是,把孩子吹到天上有,地下无的,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果说平时接到这样的家长电话,我是不会轻易去教这样的孩子的,我会婉言谢绝,因为这样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孔子的学子三千才出了七十二圣人。要是他们那个”聪明有才,风流倜傥”的孩子到我手里成了中庸之才,那我可担待不起。但是,这回这个天上有,地下无的”人间龙风”却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告诉自己,去看看吧,到底是怎么样个天才法。在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下,我答应,周六晚上让他们接我上他家,看看孩子。

于是,一个无比亁冷的夜晚,我先见到他的父母,父亲香港人,母亲上海人,和我同乡。母亲是个直爽人,到了家,扯开大嗓门把儿子叫下了楼,我终于见到了这位母亲嘴里的才子,孩子自我介绍说他叫刘某某。个子不太高,但是长的白净斯文,虽年纪不大,五官尚未长开,但是,不难想像,面如冠玉,唇红齿白,是典型的亚裔美男。原来,这家人都是数理化出身,所以,特别反对孩子学习绘画和音乐,觉得这样的职业,养不活自己。可是这个孩子,就是凿壁借光也要偷偷学艺,于是,父母处于无奈也只好随了他了,但是,却没有愿意花钱给请过一天的老师。

我没有多说太多闲话,而是叫他拿来了他的作品。他问我,先看什么,我说,就先看素描吧,因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如果一个孩子的素描好,就说明他有基础,而且,素描是绘画入门最难的一关,没有个三五年,是很难一蹶而就的。

当我慢不经心地打开孩子那皱巴巴的画卷时,他很腼腆地告诉我,因为,搬了十五次家,所有的画都被妈妈扔了,只有三张得以保存,而且,还是发黄卷曲的。但是,就是这张皱巴巴的画稿生生地夺走了我所有的注意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