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的视角观照身心(一)
本报专栏作者: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2008年5月25日,加拿大佛教教育基金会与多伦多大学合办“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的座谈会。主办单位邀请了多伦多大学佛学课程教授JuhnAhn 教授、多伦多大学精神科TonyToneatto 教授以及一位社工KateKitchen 女士和我,来为大家讲解“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
我听完了这三位讲者的讲座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对习禅的妙用和重要性都讲得非常的精湛,因为他们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讲解禅的要义。
第一位讲者是佛学教授,作为一个学者来探讨禅,讲述内容,包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来表达禅的重要性;
第二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佛教的禅修与心理学两者之间差别,并指出有哪些是不一样和有哪些是相同的;
第三位是当社工的,从她的工作经验以及个案记录,以及通过很多人打坐得到禅的妙用体验后所说出来的感言。
所以我觉得从以上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禅,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通过这个讲座,令人不会感到禅只是空洞洞一种很抽象的东西, 而让我们领悟到真正的禅是无相的,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或概念来表达它的妙用, 但在实质上,在禅的里面却包含了无量无边的妙用。
有些人会误解禅好像古董一样是旧式过时的东西,所以现在我想把我个人的禅修感悟和体验与大家分享,同时也会综合今天早上三位英语讲者所提及禅的理论与实践、重要性以及禅的妙用,与大家共同来探讨,目的是希望大家对禅有一个新的认识。
新的认识是什么呢?那就是要我们体悟到,习禅是超越时间、空间或宗教信仰的范畴,古今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平等地分享禅的妙用。禅,无论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或是现在,也不管我们是住在什么地方, 是在印度、加拿大、美国或者是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禅都是平等地对待任何族裔的人,对每一个人都十分受用,就好像天降下来的雨水一样,大地上不论是大树、小草和一切各种各类的植物,都有着同等的机会去吸取到雨水的滋润。
既然禅有着这么殊胜的妙用,因此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佛教禅修跟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什么的关系?因为身体是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心理的健康。在深入探讨这个主题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身心健康是指哪一方面的呢?以佛教的观点来说,身心健康包括了我们的身体、官感对人事物的认知和情感三方面。如果能够对这三方面有着透彻的理解,当身体和心灵都处于健康状态时,我们自然会获得一个解脱的自在人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