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習禪與心理健康 ( 一 )

於 2008 年 5 月 25 日加拿大佛教教育基金會與多倫多大學合辦「佛教習禪與心理健康」的座談會。主辦單位邀請了多倫多大學佛學課 程 教授 Juhn Ahn 教授、多倫多大學精神科 Tony Toneatto 教授以及一位社工 Kate Kitchen 女士和我,來為大家講解「佛教習禪與心理健康」。

我聽完了這三位講者的講座後,感到非常之高興,因為他們對習禪的妙用和重要性都講得非常的精湛,因為他們是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講解禪的要義:

第一位講者是佛學教授,作為一個學者來探討禪,講述內容,包括把「理論和實踐」相接合在一起來表達禪的重要性;

第二位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佛教的禪修與心理學兩者之間,有那一些是不一樣和有那一些是相同的;

第三位是當社工的,從她的工作經驗以及個案紀錄,有很多人通過打坐,得到禪的妙用體驗後所說出來的感言。

所以我覺得從以上三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禪,是非常之有意義和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透過這個講座,令人不會感到禪只是空洞洞,一種很抽象的東西,而讓我們領悟到真真正正的禪是無相的,是不能用語言、文字或概念來表達它的妙用,但在實質上,在禪的裡面卻包涵了無量無邊的妙用。

有些人會誤解禪是好像古懂一樣舊式過時的東西,所以現在我想把我個人的禪修感悟和體驗與大家分享、同時也會綜合今天早上三位英語講者所提及禪的理論與實踐、重要性以及禪的妙用與大家共同來探討,目的是希望大家對禪有一個新的認識。

是什麼新的認識呢?那就是要我們體悟到,習禪是超越時間、空間或宗教信仰的範疇,古今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平等地分享禪的妙用。禪,無論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或是現在;以及無論我們是住在什麼地方,是在印度、加拿大、美國或者是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是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禪是平等的對待任何族裔的人,對每一個人都十分之受用,就好像天降下來的雨水一樣,大地上不論是大樹、小草和一切各種各類的植物,都有著同等的機會去吸收到雨水的滋潤。

既然禪有著這麼殊勝的妙用,因此今天我想與大家共同來探討一下,佛教禪修跟我們的心理健康有著什麼的關係?因為身體是可以直接影響到我們心理的健康,在深入探討這個主題之前,讓我們首先瞭解身心健康是指那一方面的呢?

以佛教的觀點來說,身心健康包括了我們的身體、官感對人事物的認知和情感三方面。如果能夠對這三方面有著透澈的理解,當身體和心靈都處於健康狀態的話,我們自然會獲得一個解脫的自在人生。

對身體健康的般若觀照

第一點,首先,我們應該對身體要有正碓的認識,身體生了病自然心裡會感覺到痛苦,因此身體的痛苦與心靈的痛苦是息息相關的。透過佛教的禪修,引導我們如何去修習禪定的工夫,啟發我們的般若觀照。

什麼是般若觀照?

般若觀照就是我們對每一個起心動念,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有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覺知,去清晰洞見宇宙萬有的真實狀態。佛教相信果是由因生的,所謂因緣所生法,無一法不是因緣所產生的,凡事必有前因和後果;所以,當身體生病時,我們是應該要去認清楚生病的根源,以便尋求解決對治的方法。因此,每當我們身體患病時,我們務必要追尋病的根源,舉個例子來說,比方染上感冒病的苦果,是因為時冷時熱的天氣變化的因而導致,若我們稍一不留神注意加減衣服的調節,便會很容易著涼以致染上感冒病了。

其次是常令我們關注現代繁多的奇難雜症、癌症等,推究一般導致這些奇難雜症的因由,是由於我們居住在這個地球的整個環境裡,染污的情況非常嚴重。造成環境染污大大小小的實例真是不勝枚舉,例如在繁忙都市中的汽車或是冷氣機所發出的廢氣,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又農夫用殺蟲農藥的噴射或不是用天然的肥料而改用化學肥田料去加速農作物的生長,五殻或蔬菜生果在這種植生長過程當中,往往會同時產生對身體健康有害的元素。

再者,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肉類食物中也含有許多毒素的成份。為什麼呢?當動物,像牛、羊、豬等被屠宰時,因為牠們不甘心情願意死去,在恐懼和憤怒的情況下,血液內便會產生某些毒素,人們吃進了這些含有毒素存在的肉類食物後,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身體的健康,以致累積成疾,百病叢生。

再者,現代科學家更發現當媽媽正在喂母乳給嬰兒的時候,千萬不要生氣,否則母親在生氣的同時,母乳中也會有毒素存在,對幼兒的健康不利。

由此可見,人的情緒是會直接影響到身體的健康,亦可以說,任何一種病的生起根源,都有著它的前因和後果。

俗語有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修行人當進食時,若能依循佛教習禪所獲得的般若觀照,從靜坐中醒覺到不要因貪圖口感的享受,除了要有智慧去選擇不太油膩或太過鹹的食物外,時常要保持頭腦清淨,持不殺生戒及吃素;以佛教的觀點來看,吃素可算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方法了。

…… ( 下期待續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