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政府論(三)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都早探索富民強國的道路,尤其在中國這樣的曾經落後和貧窮的國家,人們探索過「科學救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等諸多出路,幾代實幹家們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非凡的成績。佛教界大德思考的仍然是人心,人心變好了,才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佛陀說的「七不衰法」,是一個國家利於不敗之地的法寶。大臣雨勢請求佛陀詳細講一下:

大臣雨勢白世尊曰:「沙門瞿曇略說此事,不廣分別,我等不能得解此義,願沙門瞿曇廣分別說,當令我等得知此義。」

佛陀就為大臣雨勢一一講來,具體是這樣的:

()人民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一個國家的人民經常集會,討論人民關心的大事,這樣國家就有向心力,有維護共同利益的決心。一個國家立國,必有其共同基礎。如果沒有共同基礎,那麼四分五裂是早晚的事。反之,一個國家的人民同心同德,就會產生強大的力量,抵禦外侮,也會戰無不勝。

現代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是代議制民主。人民通過選舉人民代表或議員大會參與決策。 特別是冷戰結束後,雖然執行有真有假、有好有壞,但很少有國家公開否認民主的價值觀。

一般來說,真正實行民主的國家,就富強繁榮;實行專制的國家,就貧窮落後。這已經成為共識。佛陀在兩千多年就指出的「人民數相集會,講議正事」,就是這個道理。         

() 君臣和順,上下相敬。這個其實就是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領導者和被領導者關係融洽,相互尊敬。這也是講團結的力量。上下級的關係不猜疑、不緊張、不是用高壓手段來維護的。這是一個團體、一個國家實現正常運轉的基礎。這裡特別提出「和順」「相敬」,真的是說到了關鍵。

()奉法曉忌,不違禮度。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就是需要法律。人人遵守法律和規章制度,沒有特權階層可以踐踏法律。這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法治。其含義是法律是最高的社會準則,國家必須依照法律來治理。這樣,這個國家就會井井有條,人民各司其職,就會變得強大。

其實,西方賢哲也說過類似的話。柏拉圖說:「我認為,在法律服從其他權威,且缺乏自身的權威的地方,政府很快就會崩潰;但是,如果法律成為政府的主人,政府成為法律的僕人,然後政府就會履行自己的承諾,人類才會享受到上帝給國家的全部祝福。」柏拉圖雖然贊同理想化的哲學王作為開明君主,居於法律之上實行統治,但也也希望完人會善於尊重已制定的法律。這就是這裡說的「不違禮度」。

()孝事父母,順敬師長。尊重世間一切該尊重者。佛陀在很多地方講過這個問題。孝敬父母和尊重師長這兩個問題,我們在以前專門介紹過。這裡只需要強調一下,尊重父母和師長,是尊重他們所代表的價值。佛家強調尊重善知識,尊重聖賢,就是這個道理。尊重善知識與德行崇高者,能為國家未來發展方向,或是個人前途發展指引明路。因此,為了國家與個人發展著想,應聆聽他們的教誨並加以實踐。

()恭於宗廟,致敬鬼神。用現代語言講,就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必須要有信仰,能繼承自己的傳統文化,對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敬畏感。如果自暴自棄,一個民族就沒有文化上的「根」。這樣的國家中,有不少人希望外族來入侵。那就是走向衰敗而不是走向富強。「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就只這樣一種狀態。

()閨門真正,潔淨無穢。這就是講社會風氣,一個正常的國家,人們的私生活健康向上。私生活和公眾意識是有聯繫的。社會風氣不良,就是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信號。

()宗事沙門,瞻視護養不懈。敬奉沙門,就是尊敬佛法和出家人,禮敬三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就是佛陀所講「七不衰法」。在另外一些版本的佛經中,「七不衰法」被歸納為這樣幾條:一、國內百姓皆定期參與集會;二、人民共同集會,決定國家大小事,共同使國家興盛;三、不輕易更改現有制度,善行良好的既有制度;四、不以力量、威勢來侵犯婦女與童女;五、尊重德行崇高者,並且共同敬仰、供養,奉行教誨;六、維護既有寺廟。原本所進行的佈施持續進行,不廢止。既有善行也不減少;七、護持修行有成的阿羅漢。願他方的阿羅漢能來國內修行,目前在國內修行的阿羅漢能長久住世。護持善法,使阿羅漢的日常生活所需能不於匱乏。我們可以參照學習。     (圓滿)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都早探索富民強國的道路,尤其在中國這樣的曾經落後和貧窮的國家,人們探索過「科學救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等諸多出路,幾代實幹家們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非凡的成績。佛教界大德思考的仍然是人心,人心變好了,才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佛陀說的「七不衰法」,是一個國家利於不敗之地的法寶。大臣雨勢請求佛陀詳細講一下:

大臣雨勢白世尊曰:「沙門瞿曇略說此事,不廣分別,我等不能得解此義,願沙門瞿曇廣分別說,當令我等得知此義。」

佛陀就為大臣雨勢一一講來,具體是這樣的:

()人民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一個國家的人民經常集會,討論人民關心的大事,這樣國家就有向心力,有維護共同利益的決心。一個國家立國,必有其共同基礎。如果沒有共同基礎,那麼四分五裂是早晚的事。反之,一個國家的人民同心同德,就會產生強大的力量,抵禦外侮,也會戰無不勝。

現代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是代議制民主。人民通過選舉人民代表或議員大會參與決策。 特別是冷戰結束後,雖然執行有真有假、有好有壞,但很少有國家公開否認民主的價值觀。

一般來說,真正實行民主的國家,就富強繁榮;實行專制的國家,就貧窮落後。這已經成為共識。佛陀在兩千多年就指出的「人民數相集會,講議正事」,就是這個道理。         

() 君臣和順,上下相敬。這個其實就是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領導者和被領導者關係融洽,相互尊敬。這也是講團結的力量。上下級的關係不猜疑、不緊張、不是用高壓手段來維護的。這是一個團體、一個國家實現正常運轉的基礎。這裡特別提出「和順」「相敬」,真的是說到了關鍵。

()奉法曉忌,不違禮度。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就是需要法律。人人遵守法律和規章制度,沒有特權階層可以踐踏法律。這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法治。其含義是法律是最高的社會準則,國家必須依照法律來治理。這樣,這個國家就會井井有條,人民各司其職,就會變得強大。

其實,西方賢哲也說過類似的話。柏拉圖說:「我認為,在法律服從其他權威,且缺乏自身的權威的地方,政府很快就會崩潰;但是,如果法律成為政府的主人,政府成為法律的僕人,然後政府就會履行自己的承諾,人類才會享受到上帝給國家的全部祝福。」柏拉圖雖然贊同理想化的哲學王作為開明君主,居於法律之上實行統治,但也也希望完人會善於尊重已制定的法律。這就是這裡說的「不違禮度」。

()孝事父母,順敬師長。尊重世間一切該尊重者。佛陀在很多地方講過這個問題。孝敬父母和尊重師長這兩個問題,我們在以前專門介紹過。這裡只需要強調一下,尊重父母和師長,是尊重他們所代表的價值。佛家強調尊重善知識,尊重聖賢,就是這個道理。尊重善知識與德行崇高者,能為國家未來發展方向,或是個人前途發展指引明路。因此,為了國家與個人發展著想,應聆聽他們的教誨並加以實踐。

()恭於宗廟,致敬鬼神。用現代語言講,就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必須要有信仰,能繼承自己的傳統文化,對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敬畏感。如果自暴自棄,一個民族就沒有文化上的「根」。這樣的國家中,有不少人希望外族來入侵。那就是走向衰敗而不是走向富強。「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就只這樣一種狀態。

()閨門真正,潔淨無穢。這就是講社會風氣,一個正常的國家,人們的私生活健康向上。私生活和公眾意識是有聯繫的。社會風氣不良,就是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信號。

()宗事沙門,瞻視護養不懈。敬奉沙門,就是尊敬佛法和出家人,禮敬三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就是佛陀所講「七不衰法」。在另外一些版本的佛經中,「七不衰法」被歸納為這樣幾條:一、國內百姓皆定期參與集會;二、人民共同集會,決定國家大小事,共同使國家興盛;三、不輕易更改現有制度,善行良好的既有制度;四、不以力量、威勢來侵犯婦女與童女;五、尊重德行崇高者,並且共同敬仰、供養,奉行教誨;六、維護既有寺廟。原本所進行的佈施持續進行,不廢止。既有善行也不減少;七、護持修行有成的阿羅漢。願他方的阿羅漢能來國內修行,目前在國內修行的阿羅漢能長久住世。護持善法,使阿羅漢的日常生活所需能不於匱乏。我們可以參照學習。     (圓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