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觀音菩薩是誰嗎?
本报专栏作者: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觀世音就是《心經》裏所講的觀自在菩薩,佛教徒尊稱他為觀世音菩薩,普通人叫他做觀音。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年前於《地藏經》中已經預言觀音菩薩與我們每個人特別有緣。佛陀的預言果然不錯,縱觀世界各地信觀音、拜觀音和念觀音者,多不勝舉。現今在世界各地都有觀音像的出現,人們為了敬仰觀音,通常以繪畫、雕刻、鑄造、泥塑或刺繡等方法來建造菩薩聖像,不但成為藝術品的欣賞,同時亦作為恭敬、禮拜、念誦等修行之用。我們時常都會在博物館、藝術店、居家以及寺院看到他。
亞洲有一半人都知道有觀世音菩薩的存在,韓國、日本以及越南等國都十分敬仰觀音,在中國,觀音的慈悲精神和化度眾生的智慧更是家喻戶曉。古代即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觀音”的盛景。觀音這個名稱不但融入了佛寺,同時與中國歷史、藝術、戲劇、民間宗教等各方面都有著深層次的、密不可分的關系。當人們有難處的時候就會到寺院去求觀音,例如愛情、婚姻、生子,或遭遇不幸苦難時都會到觀音面前祈福禱告。雖然世上的人都知道觀音,有的或多或少都拜過觀音、想到觀音,但究竟觀音是一位什麽樣的人,卻少有人知道。
因此,人們禮拜觀音時只是在外表上祈求世間的福樂,而不知道原來觀音就是一位凈化心靈的老師,也是每個人心中本有的慈悲心。今略舉數例介紹觀音。
觀世音名字的由來
大乘佛經中時常常提及觀世音名號的由來,如《楞嚴經》《悲華經》等。《妙法蓮華經》說到菩薩為何名觀世音。該經這樣寫道:“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正因為這位菩薩有尋聲救苦的大慈悲心,故名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了,但為了要來度化世人,故示現成菩薩。佛經寫道:“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成妙功德,具大慈悲。”
原來觀音是古佛再世,佛名正法明如來,所以觀音才能做到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我們時常在佛寺看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就是充分體現了觀音的悲智雙運(智慧和慈悲並重)。千眼代表著智慧,千手代表著慈悲。
觀音啟示我們凡人做任何事情,不但要有慈悲心,同時要用智慧去思考,否則好心也許會辦壞事。換句話說,慈悲若沒有智慧,有時會越幫越忙。
觀音菩薩的大悲心
佛在《華嚴經》裏說 : 有一位學大乘佛法者,名為善財童子,在參訪觀世音菩薩時,就問 :“應該如何學菩薩行 ?”觀世音菩薩對他說 :“菩薩應學的法門很多,但他自己參學的是大悲行解脫法門。”所謂大悲行就是以智慧觀世間之苦而生起大悲心去饒益眾生的行為。意思是要平等看待眾生,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正如《華嚴經》所雲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而且要明白利人其實是在利己,因為世間萬事是相輔相成的,人生在世,生活起居離不開士、農、工、商以及社會各行各業,他們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因此觀音菩薩為了要度化不同的眾生,故有三十二應化身。觀音菩薩雖有應身三十二,但其法身只有一個, 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 只要眾生心誠,觀音自然會有靈應。有的人好奇地問:觀音究竟是男還是女?從佛的本性來講,觀音早就成佛了,他已超越了性別之相,但為了化度眾生之方便,故示現有男有女之差別相。
在唐朝以前,觀音化現在人間大多以男相為主(見敦煌壁畫)。到了唐朝以後,觀音常以女相示現人間(見宋代以後的雕像或繪畫)。因此,觀音是男是女只在你一念心,你認為他是男的,他便是男的;你認為是女的,就是女的。其實是男是女,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個人是否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