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觀音菩薩的形象嗎?

本报专栏作者: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觀音菩薩是古佛應世,悲心廣大,隨緣化度,普濟群生。因此,觀音的形象亦不盡相同,根據《法華經·普門品》所記載,觀音如同水中月,“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或雲:“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觀音有三十二種應化身,故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神通妙用。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區域,觀音的形象亦有不同的應化,人們常見的有以下數種形象:

第一、水月觀音

水月觀音是在敦煌發現的一幅唐代供養絹像,畫中有一尊水月觀音。這是現存最早的水月觀音像,目前收藏在巴黎居美(Guimer)美術館。這幅觀音像,身後有一輪圓月,頭上有一尊小佛像,右手持楊柳,左手拿寶瓶,坐在巖石上,一腳翹起,另一腳放下,踩在水池蓮花上,坐姿悠閑,怡然自得。圖中背景是一片竹林,腳下有池,池中有蓮花、蓮葉。

根據張彥遠所著《歷代名畫錄》卷十品,記載中國最早繪畫水月觀音的人,是唐代的畫家周昉(740-800), 雖然他的作品都已失傳,但他應是繪畫或雕刻水月觀音形象的先驅者。

繪畫水月觀音造型的創作源起,應是《華嚴經·入法界品》裏的善財童子去參拜位於印度南海岸邊的觀音住處普陀洛迦山。

該經這樣寫道:“有一次,有一位想學菩薩道的童子名叫善財,經鞞瑟胝

羅居士介紹,知道觀音住在南印度的普陀洛迦山,於是登山尋找,見到觀音的住處有流泉浴池,林木茂盛,草地柔軟。觀音菩薩盤著腿坐在金剛寶座上,為眾多的菩薩演說如何慈悲利益有情。”

唐代的水月觀音形象,臉上有胡須,是男性的造型。但到了宋代以後,水月觀音逐漸出現女性造型。元代顏輝所畫的水月觀音就是一幅典型的女性水月觀音像。雖然觀音背景還是有圓月、湖水、楊柳、凈瓶以及瀑布,但在服裝上和臉形上已大不相同,他所畫的觀音身披長袍,是一尊端莊優雅的女性觀音。

第二、白衣觀音

宋末出現白衣觀音,服飾裝扮甚像宋末的女性,豎膝的坐像,雙手放在膝蓋上。

在杭州有一座白衣觀音廟,名叫上天竺寺,就是白衣觀音應化的道場。據說吳越國王錢鏐在登基之前,夢到了一位白衣女子。這位女子為了勸化吳王愛民如子、心存慈悲,故對他說,只要吳王有慈悲心,她將會保佑他以及家人平平安安。並且告訴他說,二十年以後可以在杭州的天竺山找到她。錢鏐登基為王以後,又夢到同一位白衣女子要求吳王給她一處安身之地,並允成為吳越國的守護神。吳王兩次夢到同一位白衣女子,引起重視。有一天吳王特地到了天竺山,發現了一座破舊的觀音廟,於是發心重新啟建寺院,供奉白衣觀音菩薩,並命名為“天竺看經院”。這就是上天竺院的前身,這座寺院現在已成為當地十分出名的觀音聖地。

在《遼史》裏亦有記載,說白衣觀音曾經住在北方的遼國。在長白山上,鳥獸都是白色的,而且沒有人會傷害這些動物。據說契丹第二代皇帝德光,曾在夢中見到身著白衣的秀麗女神。後來德光在幽州見到了大悲觀音菩薩,才恍然大悟,知道夢中之白衣女神,就是慈悲的觀音菩薩。

宋神宗時,有一位侍郎邊知白從京師到江西臨州。在路途中,因暑熱生病,他病臥床中,夢見一位身披白衣的女子,手持水瓶將水從他的頭頂上灑下,當時遍身頓覺清涼。醒來以後,身心康健,病魔自然消失。他親自經歷觀音的救苦,感恩菩薩的慈悲,發願弘揚觀音法門,並且四處搜集了古今有關觀音菩薩的感應事跡,編成《觀音靈感集》四卷,流傳後世。

第三、千手觀音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來由是根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的記載,觀音菩薩在千光王靜住佛時,受持大悲咒之後,從初地菩薩修行,即時升到八地菩薩,成就了無量威神之功德。為了湣念眾生飽嘗惑、業、苦之煩惱,於是發了一個大願說:“如果我真能如願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的話,那就立即讓我的身體生出千手千眼”。

這個大願一發,觀音的身體果然生出千手千眼。觀音有一千只手,每一只手掌心又生出一只眼睛,千手中有千眼,千眼中又現千手,千眼代表智慧觀照世界,千手代表慈悲,以此救拔苦難的眾生。

千手千眼觀音還有另外一個典故,傳說在古代妙莊王有三個女兒,名叫妙顏、妙音、妙善。最小的公主妙善既美麗又聰慧、善良。從小篤信佛法,到了適婚年齡,他的父王想為她找婚配,沒想到妙善公主不貪世樂而萌生出家之念。

她父王一氣之下,將她驅出王宮,妙善只好到了一處深山古剎清秀庵修行,削發出家,妙莊王知道女兒真的出家以後,更是怒火頓起,除了對大眾宣布不認妙善為女之外,還給她很多折磨。

後來,妙莊王得了一場大病,久治不愈,禦醫告訴他需要親骨肉的手和眼方可得醫好。妙莊王在這種情況下只好求救大女兒妙顏、二女兒妙音,但誰都不願意失去自己的手、眼去救父親。

妙善知道此事後,不念父王舊惡,立即挖下自己的雙眼,斬下自己的雙手,制成藥丸,救活了父親。妙莊王得知此事後,內心十分愧疚,為了紀念這位像觀音菩薩一樣慈悲善良的愛女,立即請來工匠塑造一尊“全眼全手”的觀音像。

沒有想到,塑像的師傅將“全眼全手”錯聽成“千手千眼”,於是塑出了一尊千手千眼的觀音像來。

第四、魚籃觀音

在 9 世紀初,觀音菩薩為了度化位於陜西東部一帶的百姓,希望他們戒殺護生,廣行慈悲,不要以打獵為生。於是她化現為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來到該地提著魚籃在賣魚。沒想到因為她的美麗,招引了當地很多青年男士紛紛來向她求婚。賣魚的女子認為度化他們的時機已到,於是對著大眾說:“你們誰能在一個晚上熟記《普門品》,我就嫁給他。”

第二天一早,有二十個人達到她的要求,賣魚女又說:“我無法同時嫁給你們這麽多的人,你們誰能在一天之內能熟記《金剛經》,我就嫁給他。”

第三天,有十個男士能做到她的要求,最後她再要求他們在三天之內背誦六萬多字的《妙法蓮華經》。這次,只有其中一位名叫馬郎的做到了。馬郎把賣魚女接到家中舉行婚禮,沒想到賣魚女在成婚當晚,突然去世。馬郎只得含悲將女子下葬。幾天之後,來了一位老和尚,對馬郎等人說,那個賣魚女並不是一位普通的女子,而是觀音菩薩示現,目的是為了解救你們脫離惡業輪回之苦。

希望你們少殺生,多增長一份慈悲心,愛護動物。大家聽完老和尚的一番開示以後,頗受感動。當地許多民眾最後都皈信佛教,不再打獵殺生了。

第五、送子觀音

送子觀音是觀音菩薩化身之一,通常化現成手捧嬰兒的中年婦女相;也有作觀音雙手合十狀,前立一童男。

送子觀音的形象,在中國佛教寺院十分普遍。其依據主要是來自於大乘經典的《妙法蓮華經》,經中說:“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這是送子觀音的由來。

因為觀音菩薩常以慧眼觀照世間,並以耳根尋聲救苦,有求必應,因此要心誠恭敬,口中誦念觀音聖號或讀誦《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和心中默念觀音,即可得子。

觀音菩薩的靈應不勝枚舉。據說在晉朝景平年間,有個叫孫道德的益州人,活到了五十歲,還沒有兒女。有一位和尚是他的朋友,看到他因沒有子女而整天悶悶不樂,於是對他說:“你如果真想要個兒子,何不誠心念誦《妙法蓮華經·普門品》!”

孫道德接受了和尚的建議,每天念經燒香,供養觀音菩薩。沒多久,他夢見觀音菩薩告訴他:“你很快就會有一個大胖兒子了。”果然不久,夫人就生了個胖乎乎的男孩。

《異祥記》中也記載觀音送子的故事:南朝宋代有個名叫卞悅之的居士,濟陰人。雖然結婚多年,五十多歲了,但一直還沒有兒女,於是向觀音菩薩祈求賜子,發願誦《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一千遍。從此每天念經,將滿一千遍時,妻子已懷孕,不久便生下一個兒子。

多倫多湛山精舍的送子觀音,亦是廣受信徒、香客的恭敬和禮拜。時常看到很多人懷著感恩的心來還願,並向我說他們向觀音求子,觀音真的靈應,終於滿了他們的心願。不但亞洲的人深信不疑,即使是不信佛教的洋人亦抱著孩子來禮謝觀音菩薩。正因為觀音菩薩的靈感,今日湛山精舍每逢大節日,就有成千上萬的香客來進香、拜觀音菩薩,所以說心誠則靈。

第六、楊枝觀音

普陀山法雨寺後側,有一庵名楊枝禪林,以供奉普陀三寶之一的“楊枝觀音碑”而著著稱。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當時的宰相、名畫家閻立本,年輕時畫了一幅普陀觀音大士畫像。畫裏的觀音菩薩,頭戴珠冠,身穿錦袍,右手執楊枝,左手托凈瓶,真是栩栩如生。到了明代,這幅畫為楊枝庵的當家和尚所珍藏。後來有一位老石匠發心,找來一塊長方形青石碑,參照觀音圖像,刻成了楊枝觀音碑。從此,楊枝庵名聲遠播,來朝拜的香客也越來越多。

後來由於寺院失火,海盜趁機偷了觀音碑,可是這群海盜的船駛來駛去,就是駛不出蓮花洋(普陀山一地名)。突然,風起浪湧,海盜船劇烈搖晃起來。

幾個海盜怕石碑有失,急忙伸手欲抱,卻像火燙似的驚叫起來。眾寇湊近一看,個個目瞪口呆,面無人色。原來石碑上面楊枝觀音的圖像似乎活了,時而怒目相對,時而梵相全失。這些海盜,有的也信奉佛教,以為自己得罪了楊枝觀音,跪在石碑前,叩頭不止。後來石碑淩空飛去,向南天門徐徐而來。那石碑上的觀音梵相,清晰可見,兩條衣帶仿佛徐徐飄動。於是全山僧尼紛紛前來將楊枝觀音石碑迎回了普陀山。

通過以上的故事,我們可以了解到觀音菩薩與普陀山是有很深淵源的。而湛山精舍在加拿大興建佛教四大名山,也同來自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結下了很大的因緣。2009 年,中國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惟航法師一行五人曾參訪過加拿大湛山精舍,諸位法師對性空長老、樂渡長老、誠祥長老以及達義法師正在籌建的加國佛教四大名山工程贊嘆不已,眾位法師不僅贈送了楊枝觀音的畫像給湛山精舍,而且為了幫助在加國弘揚觀音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特別在中國訂制了一尊按照普陀山觀音像的版本制作觀音銅像送給加拿大普陀山道場。2011年初,這尊珍貴的觀音菩薩聖像順利運抵了加拿大。2011 年 6 月 26 日,中國浙江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道慈大和尚、副會長惟航法師及凈旻法師等 10 位法師親自赴加,與湛山精舍開山長老性空長老、樂渡長老及現任主持達義法師一道,共同主持了加國普陀山觀音聖像的開光典禮。這尊鍍金觀音聖像高 4.9 米,是完全仿照中國普陀山 33 米高觀音聖像而制作,標誌著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濟世精神在西方的弘揚。

“觀音精神與觀音法門”的開示,非常精彩,使許多信眾更深入地了解普陀山的觀音菩薩。而最好的深入了解觀音菩薩的方式,就是親近、禮拜觀音菩薩,實踐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宏願。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