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鸟思归:金融危机下的归国潮
本报专栏作者: 一 楷
美国,全世界的金融中心、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在这里拉开了大幕。雷曼兄弟公司的轰然倒闭,扯下了遮在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头上的盖头,一环扣一环,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原来华尔街就这样不堪一击;原来经济金融就这样脆弱。回想起电视上的画面:倒闭的公司员工,惊慌失措的抱着一个大纸箱走出公司大楼的一幕,只能用震惊来描述我们的感觉。有称:美国感冒打喷嚏,全世界跟着吃药,有的甚至病歪歪的一蹶不振。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金融海啸,这些一个比一个强烈的时髦的经济学专业术语迅速为地球人所熟悉、念叨,并切身的感觉到它的威力和无处不在。据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记者发自纽约消息”’08年11月失业率飚升”,12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随着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仅一个月美国就有53,3万人丢掉工作,金融风暴带来的失业,带来的危机,涤荡美国的大街小巷,也涤荡全世界的边边角角。我那位在上海爱泡电话粥的妈妈,现在很少和我联系了。我每次打电话回国,妈妈总是很调侃又真心的说;现在金融危机了,节约开支,少打电话,能省则省,省一个是一个。我说,妈妈你退休在家,怎么也感到了金融危机了呢?妈妈说;借租我们房子的一位房客,上个月被公司裁员了,3500元的房子,他借不起就退租了。现在把房子再租出去,只能是2500元人民币勉强租掉。很多的人被裁员,大量的空置房源腾出来了,导致租金直线下调,这都是金融危机惹得祸,危机来了,我们也感觉到了危机了。
金融危机最直接的是带来了就业的”寒冬”。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留学生,则又多了一份犹豫、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选择;回国就业,还是坚持海外,熬过寒冬?我,我们在国内被称为”80后”,我们被宝贝过,被强化培养过,被寄予最高的期望,我现在高度的关注着这场金融风暴,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包括给我带来了什么?
回国,还是坚守海外?我现在就做个金融危机下的小小分析师。首先,评析回国就业派;回国,评良心说,是最人心所向的,我们出国在外打拼努力,应该说是很艰辛,心里始终有一个中国结,中国就等于家,家就等于温暖。藏在心窝最深处的几个字,就是”回国到家”。当然,多数人都会选择事业有成,衣锦还乡,但是遇到了这有史以来最汹涌的风暴,就业形势的一路恶化,不知哪里是底部,人的身心疲惫,无奈,无助,倦鸟思归,回国就业,回国栖息,就是一种趋势,潮流。据说,美国的留学生有超过三成以上的选择了回国,一向以”打拚在国外”为座右铭的华人和留学生们,这次遇到了留恋资本主义,还是回归社会主义的问题。据中国教育部资料统计,回国潮是一年胜过一年,一波比一波汹涌,今年回国的人数,是改革开放30年,回国总人数的六分之一强。与其他国家相比,留学英国后,回国就业的人数最多,专业大都集中在金融,经济,管理,在金融危机下,就业的形势的压力,可想而知。
回国就业,好处是明摆的,在本乡本土,最起码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桌热腾腾饭菜,有一群亲人微笑的脸。在加上一张洋文凭,一口不错的外语,一个见多识广的大脑,在国内就业市场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各位知道吗?现在国内,各企业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纷纷裁员的裁员,倒闭的倒闭,僧多粥少,好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不过有一种人,另当别论,就是高官、企业家,他们手握重权,要把自己的亲儿子、亲闺女揽在强大的羽翼下,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这些得天独厚的宠儿,国内是他们的避风港,回国就业,是顺风顺水的好事。听说,有一个中国什么部的部长的孩子,在美国的一个著名的大公司就职,这次不幸也惨遭裁员后,心里沮丧、情绪低落,你看人家老爸老妈,马上底气十足的开腔了说,人家裁员很正常,年轻人怕什么,回国照样可以大展宏图。你看多气派啊。如果是一个小百姓,那说不定要郁闷死了,回国就业,也是浅一脚,深一脚的前途未卜,最多也是口气比力气大。
回国就业,那我们就看一看中国的就业现状吧。2008年12月,强冷空气袭击上海的第一天,清晨瑟瑟的寒风吹得人脸上生疼,早上九点,一场人才招聘会在体育馆举行,2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几千个岗位,经济形势严峻,招聘会锐减,赶来应聘的人,可用潮水来形容。排队进大门要两个多小时,投简历,叫海投,广种簿收,200多份简历,60多天收到了5份面试通知,无一答复。智联招聘职场生态调查,目前,就业形势相当糟糕,许多精英公司,从8月到12月,无任何招聘计划,金融,房地产,IT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忍受煎熬。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中,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上海人、外地人、海归人,应届生、往届生要想得到一份工作是那么的难。瑞恩是一个”海归”,财经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去国外读硕士,3个月前,回到上海,如今成了彻底的”海待”!?。本科时,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第一次投了5份简历,就拿了4个offer面试, 可今年,是海外留学回来的硕士生,竟然,没有一家公司搭理的。瑞恩,说起这三个月的求职经历;上个月,去面试一家证券公司,排在前面的一个硕士生,光手里的证书就有一大摞,再看看自己手里的简历,什么都没有,就算英语说得好,又怎么样,国营企业,用的到多少英语。果然,”海归”没给他加一点分,他被这家公司无情的拒绝了。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留在国外?为什么要回来?他说;现在全球金融危机,那里的本地人,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是留学生,华人。瑞恩无奈的说,回来以后才知道,合适的外企,一样不招人,国企不喜欢我们……无奈。
想回国就业的伙伴们,你们回国,可能会遇到像瑞恩一样的遭遇,或许会比他幸运,马上得到一个offer的垂青,但有一个问题,可能始终会被问到;你为什么要回来?呆在国外多好,多少人要出去,都出不去,你们还回来,这个问题有可能会被问一辈子。在国外的人,要回国,在国内的人,要想尽一切办法,出去,到底是回国就业好,还是留在国外坚持好?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像,到底是鸡好吃还是鸭好,或者是到底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一样难以抉择。
在国内的人,唉声叹气,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如意,在国外的人,唉声叹气,就想回国发展创业。金融危机下的倦鸟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