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牌”的惊醒 ——谈携假名牌赴欧洲受罚事件
新闻背景:
4月20日,上海一旅行团赴法旅游时,一位30多岁的男游客因携带假阿迪达斯背包被海关没收。针对“携假名牌赴欧洲受罚”事件引起众说纷纭地争论,同时引发大家对品牌知识产权的重视。
法国驻华大使馆对此事做出相关回应:法国4月3日起加大商业《龙格法》的执行力度,规定禁止制售、购买、使用假冒商品,不论这些商品源自哪里,海关有权进行查处,带10件以上假名牌最高罚款可达20万欧元。
名牌的“诱惑”,是祸?是福?
Christina 职务:国际贸易公司副总裁
品牌是商家塑造企业形象与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手段,没想到有些消费者却中了名牌“诱惑”的毒,身陷其中。现代的消费观念,是满足某种消费的欲望。产品本身的价值并不大,追求消费过程中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品牌追随,这是消费者钟情不改的真正原因。
世界知名品牌,实施全球化的销售策略,不惜大量资金投放全球市场,这些高品质产品作为奢侈品进入当地。不同国家的国民收入、消费水准、购物习惯各不相同,名牌的“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有强烈的震撼。
华丽的橱窗装饰,精细地做工,世界名家的设计,虽然有着不菲的价格,依然充满购买的欲望。路易斯.威登、香奈儿、耐克、兰寇┄┄争先抢占中国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潮流的追求,名牌几乎成为有钱、有身份的象征。高品质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享受。这样的消费心理和动机下,“假名牌”有了它滋生的温床。物质追求,名牌的巨大诱惑,部分消费者会带着侥幸的消费心理,去购买假货,一方面能满足消费者对名牌盲目追求的欲望,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面对真名牌的“诱惑”,假名牌的抵制是那么地薄弱。如果人们有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就不会出现“假名牌”事件,尊重企业的名誉权和产权,也不会让“假名牌”市场如此猖獗。短视、只顾眼前利益,“假名牌”制造者轻易赚到大企业要花几十年,上亿元资金才能建立的品牌。这和偷窃有何区别?严重侵犯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规律运作。
这次欧洲查收“假名牌包”看似小事一桩,但是引发大家思考的是:良好法制的消费市场,才会吸引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建立合理良性的竞争机制。中国不仅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也应该有健康、理性的消费市场。
名牌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
谢先生 职业:律师
携带假名牌入境欧洲可能遭受罚款最高达20万 。这一消息得到证实后,各大旅行社发出紧急通知:出境游客不要穿戴假名牌出游,以免受重罚。仔细听来:“假名牌”似乎还有存活的机率?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
法国最近几年都在整治经济规范市场,今年3月法国竞争委员会宣布,13家全球著名的法国香水化妆品公司在3年内联合垄断市场高价,受到法国竞争委员会计4620万欧元(约合4.358亿人民币)的处罚。其中包括法国品牌:欧莱雅(L’OREAL)、香奈儿(Chanel)H、迪奥(Christian Dior)、娇兰(Guerlain)、圣罗兰(YvesSaint-Laurent)等。
市场、商品价格的监管需要政策与法律的制约。法国处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规律,1994年,法国有法律声明,完全禁止进出口假冒名牌商品,不论这些商品源自哪里,海关人员有权对可疑物品进行检查和鉴别,如确认为假冒商品可以立即没收。这一禁令不仅适用于商业目的的假冒产品走私,也适用于各国游客私人行李中携带的假冒名牌商品。从商业法的角度去理解这次“携带假名牌入境欧洲受罚事件”,应该能理解这次法国海关的做法。
名牌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是企业成功运作的成果。品牌能带给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建立知名企业形象和品牌需要四五十年时间,投入的资金、技术含量以及市场培育都是属于本企业的资本投入,而对于“假名牌”制造商,这些成本几乎等于零。
对名牌知识产权的保护,即是对商家的利益保护,也是对消费者真实消费权的保护。欧盟联合国加强对商品产权保护的意识,不仅在海关方面的检查、制造商、销售者、购买者各个渠道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WTO的经济市场环境中,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是一种国际化商业趋势。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与本次事件结合起来思考一下,“假名牌”真的不应该有任何生存的空间,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需要每位消费者来建立和维护。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全世界经济利益的共同体。
如果早知道┄┄
Apple 职业:自由撰稿人
去欧洲旅游携带假名牌可能被罚的消息引起关注。我想和大家谈谈,出入境时,各国海关要求有所不同。网络评论中也有网民质疑,是不是法国海关只是针对中国游客的问题?法国海关只是根据有关法规制定禁止“假名牌”入境,没有针对哪国游客。如果大家在出游之前能提早知道一些相关的规定,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不会出现“赴欧洲携带假名牌受罚事件”如此的尴尬。
尽量别带吃的
去年到澳大利亚旅游,随身带了几盒方便面,过海关检查时,工作人员打开了方便面,取出里面的肉包后再归还。蛋黄派因为里面含有蛋黄,也常被查扣。月饼馅料里也不能含有蛋类馅料。牛肉干也不能带。澳大利亚海关禁止游客携带任何生鲜食品入境,新西兰产的牛奶制品除外。这两个国家的生态比较单一,有些植物缺乏天敌,入境物品的细菌防范也比较严格,机场往往会以警犬配合检查,游客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携带药品适量
有些出游者担心购买药品不方便,往往会在行李中携带一些常备药品。很多国家对药品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携带中药材,西药也要有中英文说明。建议最好根据逗留时间,计算好剂量。确实需要多带的,要凭医生处方,提前申报。
有些留学生及其家长因携带或委托国内亲友邮寄大量“康泰克”和“新康泰克”药物进入新西兰,被有关部门查扣并依法起诉、拘留和判刑。
烟酒定量严格
据介绍,由于欧洲国家的烟酒价格都很高,尤其是有烟瘾的游客往往自带。但欧洲各国及新加等国对游客携带的烟、酒检查很严格。一人只能携带香烟200支、1公升烈酒。
不要在欧洲国家买假货
大家到欧洲国家旅游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购物。不过,有一点要记住:不要买假名牌产品。法国和意大利历来重视打击制假售假,严查海关进口货物的同时,去年又采取了对购买和携带假名牌的行为实施高额罚款等新措施。在意大利的旅游景点参观,可能会遇到警察、海关官员和便衣巡逻检查,那些从街头小贩手中购买假名牌产品的人可能被处以高额罚款。
以上谈的是一些旅游出入境时的经验和感受,与大家分享。希望携带假名牌的事件不再发生,中国的品牌也能让国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