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病苦(一)

本报专栏作者: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前幾天我應邀赴烈治文山黃金閣酒樓參加一個慈善晚宴,該晚宴是由華裔社區人士自發組成的長城籌款基金會主辦的。該基金會計劃籌募加幣五十萬元,資助萬錦市多福醫院(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的擴建工程。晚宴的主要嘉賓包括安省公民及移民廳廳長陳國冶(Hon. Michael Chan, Minister of Citizenship & Immigration of Ontario)、萬錦市市長薛家平(Mayor Frank Scarpitti, Town of Markham)及眾多熱心人士、善長仁翁。我則代表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捐獻給該基金會加幣六仟元,作為萬錦市多福醫院擴建工程之用。

主辦機構知道我們雖然正在密鑼緊鼓籌建加國佛教五台山,但還關心社區福祉,十分感動,於是特別邀請我上臺講幾句話。今將當晚我演講的有關健康與病苦的主要內容節錄如下,與諸位讀者分享。

世上的苦莫過於病苦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常說,人有八種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和五陰熾盛苦。八苦之中最痛苦的莫過於病苦,由身體的疾病到心靈的痛苦,真是苦上加苦。如果我們能為病痛者提供一個舒適而且先進的醫療環境,便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舉。佛陀曾經說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由此可以知道,人的生命是多麽的尊貴啊!病痛的人內心世界十分空虛孤寂,如果能夠得到大眾的關懷和照顧,對飽受病魔折磨的人來講,是無上福音。

探訪病人的重要性

人生病時,除了身體上的疾苦之外,心靈也十分空虛、無助。這時候病人特別需要親朋好友的慰問和關懷,因為一個人病倒在床上,很難提起精神去欣賞世界,更不容易有雄心壯誌,大多數病人的情緒都會十分低落和消極,甚至對未來十分渺茫沒有希望,不知何時身體才能康復。此時此刻,有人來探訪與問好,是對病者最大的安慰。在《增壹阿含經》裏記載了佛陀有一次親自去探訪一位飽受疾苦折磨的病人,並以種種權巧方便去安慰病人內心諸多的痛苦。俗語云:「久病床前無孝子」,住在醫院時間長了,少有人問津。該病人埋怨無人來探訪他,佛陀為了安他的心,故說:「你健康時,有沒有時常去探訪其他的病人呢?」答曰:「沒有!」佛陀解釋說這就是因緣果報的道理,佛陀並借此勸告大眾,平常要多關懷病人,將來才有人關懷自己。佛陀還在其它經典中提到探病是八種福田中十分重要之一種。

八種福田即:一、開井供水;二、建造橋梁;三、修造道路;四、孝順父母;五、供養三寶;六、看病施藥;七、救濟貧窮;八、設無遮會。佛說:「八福田中看病施藥為世間第一福田,亦是功德最大的福田。」從聖典中,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我們在健康平安時,不要忘記臥倒在床上的病人,世間有了慈悲與博愛,生活才會顯得更加美麗溫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