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界高尚風範的楷模冼崇祉先生
文/任展宏
2015年10月24日,神接走了我的亦師亦友冼先生。告別和追思會上,除大陸、台灣、香港的友人不克前來,到會簽名的友人六百餘人。足證他的為人,是一位愛國愛教愛同胞的愛神,僑界的楷模。
十年前,我來加拿大探親,通過女兒的介紹,與冼先生結成了好友知音,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我倆常常一起談國是家事,談文學、建築、人生觀。他曾對我說:“中國文化極妙,深思之下,悟出如下哲理。聖經說:神‘愛’世‘人’。作為主的門徒,有感於此,四句福音箴言:‘人見人愛’(做一個令人喜愛的基督徒);‘見人愛人’(視兄弟姐妹如骨肉);愛見人人(向人傳神愛的福音);‘人人見愛’(使萬民享受神的愛)。”冼先生實踐了自己的箴言。
冼先生經歷了人間的苦難辛酸,錘煉了他的美德。他的尊祖父是清廷派往安南(越南)的使節。他出身在越南,但不忘自已的根在中國。在越南北南分割時,十三歲的他,經台灣政府的安排,進入台灣最好質量最高的中學一一台北建國中學求學。雖然家貧,他刻苦上進,他是國中高中特殊班(尖子班)的班長,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他有一個宏願“安得廣廈千萬間”,高中畢業時,毅然報考建築糸,後來成了台灣、香港、加拿大響噹當的建築大師。他的代表作是芠萊王國的王宮及宮廷工藝美術設計,溶入許多中國的人文元素,均是他的手筆。他的十八件人文作品,被選中發行十八枚郵票,傳播了中國文化。
他的事業成績可為輝煌,但比之更為燦爛的是為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搭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樑。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奔走兩岸三地,傳播世界新的建築理念。他曾經在大陸西安交大、成都、北京多數大學建築系開講座,傳遞新訊息。最使人敬佩的是他與大陸來加拿大留學的青年學生,送去了父親般的關愛,認識他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尊稱他為“冼伯伯”。
有一位來自大陸來的學生,舉目無親,在強風雪之夜呼叫冼伯伯,訴說已無公車,無法回家。冼伯伯一面安慰,一面開車去接⋯⋯。事隔了十餘年,這位學生事業有成,每每說起此事,感激之情,難於言表。現在也學著冼伯伯,關愛大陸新來的學弟學妹,渡過新環境適應期。像這樣受過冼伯伯慈父般關爰的,又何至一人?
最使人敬佩的是,他出生在越南,在他成名後,越南民主人民共和國聘請他為建設部特別顧問,他不為高薪而作,努力為中越雙方會談搭橋。始終未入越南國籍。這麼多年來,常在兩岸三地奔走,宣傳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堅決反對“台獨”。在受聘兩岸大學講課,或在教會團契活動,始終不忘祖國統一大業,適時宣講,感化聽眾。
有一次,有一位原黑龍江省黨校的黨史教授,在加國當牧師後抹黑祖國。我聽後欲提出與之辯論,我說人各有志,信仰可有選擇,但你不能忘記了培養你的人。你反對黨,這是你的自由,但不能污衊醜化生你養你的祖國,子不厭母醜,這是做人的最起碼的準則。冼先生勸我,“人各有志,言論自由,教友心裡自有公論,不必當真。”冼先生真正把握了愛國愛教愛人的尺度,於教義和愛國統一之中。
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更是一位僑界高尚風範的愛國統一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