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解時間到了
本报专栏作者:龐林
郝柏村在大陸公開唱義勇軍進行曲(2014 07 07),最近公開說,臺灣前途,也就是中華民國前途,應由全體中國人決定。他說的全體中國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沒說清楚,但習主席說過,願意在平等基礎條件下協商統一。基本上,臺灣是法律治國,憲法程序,立法院制定特別條款,依立委黨團比例選出任務全權小組,制定草案與大陸協商,可能是最妥當方式。
在臺灣,除了體檢未通過,男生服兵役占九成五;郝柏村幾乎是40歲以上的後備軍人之精神領袖,至少早期經國先生晚年時代,在軍中,是如此。郝擔任過師長、軍團司令、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他本是反共死硬派,但現在對於大陸只要求澄清抗戰是蔣公領導的,其他的新意識形態,四星上將郝柏村已經朝統前進。以前兩位蔣總統領導郝總長反共,軍人當然跟隨反共;現在既然朝統前進,軍人或後備軍人都應該服從總統及精神領袖領導,此部份總統與郝柏村政見符合。依現在憲法,軍隊只能朝統走,一個國家在確立目標後,就應行進。如果黨(執政黨)、政、軍一致朝統,符合憲法精神,立法院通過半數決,總統應該可以用命令進行統一協商,躊躇不前是有責任的。如果開始協商談統,批評上一代共產黨應該擱筆,複雜的史事是非,留給後代評議。
有許多道理無法用常理解釋,理解兩岸歷史屬於恤民之疾苦,認知匯合共識是人性情感。中共當年能用萬艘小木舟取下海南島,現在有能力48小時之內用戰爭理由把200萬現職戰鬥部隊在96小時之內以各式各樣飛機、輪船出發載運到臺灣。臺灣全島快速公路都可充當飛機跑道,我們卻說,他們沒有能力取下臺灣?很多人不知道,解放軍連臺灣軍隊制服都製好數萬套,隨時演習即可穿上,現在軍隊只等命令,但檯面或許是理解歷史矛盾,不想弄僵島民情感,堅持文明協商促統,比較之後反而是島民野蠻。習主席承諾平等協商促統,在以小迎強的戰爭,臺灣取到尊嚴就是一種勝利。馬總統若用命令依法進入統一協商,立法院通過特別法即可進行,並不複雜。政治有些不宜公投,如果公投,苗栗會成為客家國;臺東有卑南國,漢人恐怕都得離境。推動疆獨屬於叛國,美國也曾有人推動夏威夷獨立,聯邦不可能同意;如果李登輝是中國統治者,也不會讓臺灣獨立。現在大陸講究文明,對於島民,最好的機會是協商時多勒索一些好處。
臺灣後備軍人含女兵退伍估約七百萬人,占總人口2300萬之30%。若啟動戰爭動員後,退伍軍人穿上軍服,只能一個命令,一個動作。依照軍法,軍人不可以抗命,低的,只能服從階級最高的,基本上,指揮權是三軍總司令-總統。這裡是談軍中行為準則,總統若依照憲法,用中華民國國號以三軍總司令身份指揮軍隊為統一而戰,是不需要徵求立法院同意的。依憲法,宣傳獨立是犯法的,世界各國都是不容許的。蘇格蘭在加入不列顛之前是獨立的,情況不同。
島民,既已選出國大參加四七年制憲,就要承認;總統選舉,臺灣國代有參加,因此不能否定南京政權。島民與中共無仇恨,但藍黨基層仍有反共死硬派。最主要是真相未掀開,責任找出,有利促統。真相並不複雜,實際是1923年1月26日,孫文與越飛之宣言,聯蘇造成國共糾葛,蔣介石清共實際是清洗效忠蘇共黨員;整個大陸從聯蘇後,連毛澤東都算是被愚弄;筆者系列著作已經說明,中國百年災難,連抗戰都是孫文錯誤的行動延伸造成,請上網看[龐林專欄]。鄧小平走資也等於反共,因此歸納兩岸殊途同歸。中國駐英大使放話,中國不是共產黨國家,既然如此,現在只剩意氣用事,國共要有一笑泯恩仇風度。
這是個錯綜複雜的時代,若要談歷史功過,共產黨也有突困創世貢獻,其曾經奮鬥者的歷史地位,應該是由下世紀來寫。鄧小平1978年改革開放走資才使經濟民生迎頭改善與世界接軌,這說明1927年蔣介石清共走資並非錯誤政策,1949年蔣公將故宮文物遷臺,有其預知災難睿智。一個在戰場上失敗的,仍考慮著傳國文化、國家前途,這等志向決不是梟雄之輩,其圍堵蘇聯擴張,影響蘇聯瓦解,也影響到鄧小平走資。
蒙古人成吉思汗費了多少功夫,四傳至忽必烈才立都燕京;現在島民只憑口水就能和平搶北京政權,有這等機會,不應放棄。中國曾是長期災難,許多人有責任;現在苦盡甘來即將進入富強康樂國度,統一後,兩岸都能享受到果實,對於臺灣人算是搭便車,不應得了便宜還賣乖,一切決定,請優先考量子孫宏觀。偉大的臺灣人,要學習科西嘉島民拿破崙,前往華夏追求擔任中國領導人機會,改造兩岸都有相等民主自由,共享萬世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