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遊洛磯山
作者:陳浩泉
(1)鬼斧神工的湖光山色
友人自香港來,邀請同遊洛磯山。翻看上次遊洛磯山的照片,原來已是十一年前的事了,時間過得真快。
8月下旬,氣溫徘徊在十多二十度之間,陽光亮麗,洛磯山的氣候可說是舒適宜人極了。上次到洛磯山早了一個月,記得天氣比現在熱一點。那次是十幾個朋友一起去,開了兩輛七座位車,去的地方多,包括傑士柏國家公園和愛民頓,但也趕得很辛苦,覺得沒有好好地把洛磯山看個真切。這次雖也只是四天的行程,去的地方也有甘露市、羅渣士坳、黃金鎮、哥倫比亞冰川、班芙國家公園、露薏絲湖、卡加利、維農、基隆拿和附近的果園、酒廠。十一年後舊地重遊,洛磯山脈依然峻峭雄偉,湖泊溪澗依然晶瑩澄澈,山林花樹依然蒼翠瑰麗,這一片造物者雕刻出來的鬼斧神工的天然藝術品,這一片大自然孕育出來的秀麗的湖光山色,依然是那樣的誘人,令人神魂顛倒!
也許時序已接近秋天,而今年夏天又不太熱的緣故吧,我們沿途見到群山峰頂新覆蓋的雪比上一次見到的多,仿如一個個披著白頭巾的雕像。清晨,旅遊車在晨曦中進山,車窗外一列的白頭山峰,就像一盆大小不一的蛋糕捧到我們面前,上面淋下了奶油和糖霜,正在等著我們去品嚐,實在令人垂涎三尺!太陽還沒出來,山谷兩邊的樹林間仍縈繞著一片雲煙霧靄,雲霧隨風飄移,仿如人間仙景。碧藍的湖泊,清澈的小溪,山林由翠綠到墨綠,山峰由灰褐的峭壁巉岩到白雪皚皚,由近而遠,層次分明,是一幅絕美的天然油畫。
當車經過卑詩省最東,位於Yoho國家公園內只有二百多人口的小鎮Field,我想,這不就是世外桃源了嗎?
(2)喝一口百年冰水
遊洛磯山,上哥倫比亞冰原是至要緊的重頭戲。兩次到洛磯山,我都沒有錯過這機會。雖然,登山的巨輪大雪車收費不便宜,但卻絕對值得。
在旅遊車停泊處的休憩站買了票後,要先乘坐另一輛旅遊車來到冰川邊緣,然後轉乘巨輪大雪車。巨輪幾乎有一個人那麼高,而且輪坑深闊,登山涉水、履冰踏雪都勝任有餘,絕對安全。據稱,這間布魯士特雪車公司,在1939年修築冰原大道前,就已在這裏營業了,可謂歷史悠久,經驗豐富了。大雪車要駛下那道幾乎是四十五度斜的碎石山坡時,車上眾人嘩然,然而,雪車慢慢駛下,十分平穩,不一會兒就到達阿塔巴斯卡冰河地帶。站在休憩站眺望冰原,我們已看到兩邊白皚皚的山峰間,一條闊大的白帶子傾瀉而來,氣勢如虹。這時候,雪車在冰河上行進,卻才真正地感覺到冰川的巨大磅礴。雪車沿冰河往上走,沿途看到兩旁堆積的山石,有一處堆石被橫切開,可清楚地見到一呎以下全是冰層。
雪車駛到接近冰原前才停下。下車後,我們的腳下是三百公尺厚的萬年冰河,眼前是方圓三百多公里的巨大冰原,兩旁是高聳的雪山,一片晶瑩皚白,在艷麗的陽光下,山風吹來是那樣的清新涼快,感覺不到一點俗世的塵埃污染,真真正正的是一片人間淨土。
冰河上有一些小裂縫,可見冰水在往下流淌。我取得小紙杯,掰開薄冰,勺一小杯冰水拿給妻子喝,我也嚐了一口,真的清純冰涼,直透心肺。這冰水是由一百五十年前降雪所結成的冰塊溶化而來的,是最純淨的天然水。導遊小姐說,喝一口這種冰水可長壽十年。且不理會這傳說的真實性,在這天然淨土喝一口百年的天然冰水,已是人生樂事了!
(3)邂逅山中的仙子
的確,洛磯山最吸引人的就是湖光山色,而哥倫比亞冰原和露薏絲湖可說是洛磯山的靈魂所在。
還記得十一年前第一次到露薏絲湖,就像在深山中與一位絕美的仙女邂逅,霎時不禁怦然心跳。露薏絲湖就如一位清純絕塵、秀逸空靈、完美無瑕的大美人,她的靈氣、她的秀美,令面對她的人有透不過氣來的感覺。難怪露薏絲湖被稱為世界上最秀麗的湖泊,也有「洛磯山寶石」的美譽。那一次,我們先在一個山谷俯瞰露薏絲湖,她真的美得像一顆深山中晶瑩剔透的藍寶石。然後,我們驅車到湖邊去親近她,湖水藍得近乎墨綠,遠處是雪山密林,湖畔是綠茵繁花,確稱得上是地球上難得一見的小天堂呢!
這次故地重遊,感覺上露薏絲湖沒那麼藍、那麼綠,但山谷上的積雪似乎多了,未知是否月份不同的關係。湖上有小艇出租供遊人玩樂,但我覺得這美麗的仙子被人騷擾了,幸而舉目眺望,藍色的湖水後面,是一片蒼鬱茂密的樹林,再上去是赤色的山崖峭壁,然後是皚皚雪峰,層次分明,風光秀麗依舊。我們在湖畔漫步,見一德國人在吹奏一長近二十呎的竹編號角,手中搖動一個大銅鈴作伴奏,身旁還有他的CD出售,成為湖邊一景。湖畔堡壘酒店的大廳中,也有一女音樂家在演奏豎琴,琴音更加悠揚動聽。
中午,我們在酒店餐廳中享用豐富的自助午餐,面對美麗的湖泊雪山,品嚐佳餚美饌,確是人生樂事。如能在這湖畔古色古香的豪華酒店度宿一宵,更是美事了,然而一晚六百多元的收費,已屬奢侈了。
(4)值得留連的班芙
遊洛磯山,班芙絕對是值得留連的一個地方。
海拔一千四百公尺的班芙國家公園創立於1885年,是全加拿大最早的一個國家公園,而班芙國家公園的創立,以至一百多年來一直得到全世界遊客的青睞,可說全賴溫泉的賜予。1883年,在當地修築鐵路的兩個工人有一天在山洞中發現溫泉,於是欲向政府買地,在那裏經營溫泉浴的生意。政府研究後,決定不售地,而向兩人發付三千元作為發現溫泉的獎賞。兩年後,班芙國家公園創立,利用溫泉和洛磯山的景點大力發展旅遊,終於使它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旅遊點。現在,班芙每年遊客超過三百萬人,但現在這裏還只是個居民三千多人的山中小城鎮。
班芙附近的陽光村(Sunshine Village)也是著名的滑雪勝地,被稱為「空中島嶼」,曾於1988年主辦冬季奧運。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溫泉酒店古色古香,仿如一座古堡。此酒店也遐邇聞名,每晚房租近七百元,與露薏絲湖的古堡酒店不相伯仲。
這天下午,在和煦的秋陽下,我們在班芙市區的大街上閒逛,抬頭可見不遠處山頭上的殘雪,但眼前卻風和日麗,繁花處處,那種感覺實在好舒服。在售賣紀念品的商店走倦了,進餐廳去喝個下午茶,也是一種享受呢!
這天,我們還乘吊車上硫磺山,居高遍賞附近一帶的雪場;也遊覽了弓河、天然石橋(又稱自然橋),湍急的河水穿石而過,大自然和時間的力量,令人驚歎。沿途進入眼簾的景物還有神似的烏鴉爪冰河,有一個美麗傳說的三姐妹山和神甫山,雄偉而多變幻的堡壘山。途中順便遊覽美麗的弓湖,更是意外收穫。
(5)洛磯山的天籟
在露薏絲湖畔,聽到德國人吹奏竹編的特大長號,但真正的洛磯山天籟,是來自堡壘酒店大廳中的一座豎琴,演奏的女音樂家叫Deborah Nyack。
那天,當我們走到酒店裏通往餐廳的長廊,一陣悠揚悅耳的琴音就飄進耳中,一座豎琴安放在大廳的一角,女演奏家穿著白色禮服,與古色古香的酒店極為相襯。駐足欣賞片刻,我們上前買了演奏者錄製的CD,她欣然在CD和封套上簽名,並與我們拍照留念。
Deborah Nyack是在溫哥華開始學豎琴的,然後,她到紐約 Eastman音樂學院攻讀,獲得音樂學士學位。接著,她拿到獎學金赴英國,在皇家音樂學院深造,並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回加拿大後,Deborah曾獲班芙藝術中心聘為駐中心藝術家,期間亦開辦豎琴大師班。今年暑假,Deborah應露薏絲湖畔的堡壘酒店 (Chateau Lake Louise)之邀,長駐該酒店演奏,使到洛磯山的世界各地遊客能欣賞到這仿如仙樂般優美迷人的豎琴音樂,在他們的旅程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Deborah的演奏經驗相當豐富,她曾在美加和歐洲演出,也曾與卡加利少年合唱團合作,BBC、CBC、ABC等各大電台、電視也曾播放她的演奏。居於洛磯山的Deborah,對山自有特殊的感情。她說:「山的耳語是年齡之歌、愛情之歌、生命之歌,而這一切都圍繞著心與靈魂。總而言之,那是上帝的禮物。」Deborah的確就是豎琴天使,透過那美妙醉人的琴音——洛磯山的天籟,把山的祝福——上帝的恩賜,與大家一起分享。CD中包括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它使我不禁幻想起露薏絲湖畔賞月的浪漫情景。
圖片1:歌倫比亞冰原
圖片2:露薏絲湖和堡壘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