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 總要還的

不知道是不是必然的,總有些一飛衝天的人到最後會一敗塗地,也有些不可一世的人到頭來卻一無所有。也許是我們這些吃不到葡萄的小人物說葡萄酸吧,但成功、金錢、名望、地位、操控他人的慾望真有那麼誘惑?可以讓人泯滅了良心、放棄了道德,不顧一切地追逐?

不管您怎麼想,別忘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一切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每個人都有春風得意的時候,都有春風得意的領域。您擅長音樂繪畫,我擅長金融分析。順風順水的時候,您成名成家,我杯滿鉢滿;疾風冷雨的時候,您一無是處而我可能兵敗如山倒。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高潮和低潮,問題是如何在潮起潮落之際保持一顆平常之心。

大概只有成功的人才會知道,在曾經的叱詫風雲背後付出了多少的代價。這些代價有些來自於其他人,有些來自於自己。也許是對於他人利益的損害,也許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忽視,也許是對親情友情的踐踏,也許是良心上的某種磨滅。

有很多人在沒有成功的時候還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一旦成功之後就忘記了原來的自己。歷史可以證明,神化自己往往是失敗的開始。得意忘形的時候,危機已經潛伏。

想當初的美國,次級貸款風靡一時。一套房子如果價值30萬,銀行不但貸款給您30萬,同時還開給您5萬的現金支票,讓您隨意使用。投資者不用擔心無法償還,因為用不了多久,30萬的房子就會漲到35萬,他們不過是提前提取了一點現金收益而已。

那個時候貸款經紀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收入直線上升,風頭無人能及。美國催生了很多“無風險”貸款公司,每一家都號稱可以非常輕鬆地幫助普通購房者貸下大筆款項,讓他們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至於他們是否可以歸還、如何歸還、何時歸還似乎都不在探討之列。購房者似乎從不擔心房地產市場會掉頭向下,因為近幾十年來幾乎沒有發生過;而貸款銀行似乎也不擔心這些人能不能還清貸款,因為這些貸款合同早已被打包、重新設計而成為全新的金融產品,然後被賣給大洋彼岸的對此產品完全不瞭解的普通老百姓。

應該關心風險的人,不懂得關心、懂得風險的人,早已轉嫁了出去、接受風險的人,卻完全不知道。這看似說不通但卻運轉了好多年的“創意”讓無數貸款經紀發了財,也一度讓轉手的投資銀行大賺特賺。但是,瘋狂是無法長久的,看起來太好的事情,就不太可能是真的。這一切,總歸要還的。只不過這次的償還,是以全世界的經濟為代價,以風頭浪尖上的人的生命為代價,以無知者的畢生積蓄為代價,以一家老小的居屋為代價。這代價,血淋淋,太重了。

然而,這瘋狂的貸款故事還會不會再上演?您以為投資者會接受前車之鑒?

您的負債,您負責;您還不清,您破產。一切都是要還的,時候未到而已。

換個話題說說癌症吧,最近聽到的消息真是絡繹不絶,而且幾乎全部來自於國內。有位客戶甚至家裡有三個人在同一年之內查出癌症。分析原因,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說是因為國內的工作壓力太大,生活極不規律,也有人說是因為國內的造假實在太過氾濫,什麼食品都有假貨,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到有毒的食品。偶爾一為之可能還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常年累月地積累下來,疾病就這樣產生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工作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其他人的生活。不是說您造假食品然後自己不吃就安全了。您能生產稻穀,也同時養豬養牛?您種了蔬菜還能同時種一大片水果?就算您吃的東西全部都自力更生了,您能不能連農用機械也自己生產了?

我們不可能自己承擔生活裡的方方面面,我們要使用公共交通,要使用銀行系統,要看病吃藥,要消費享受,我們的生活依賴別人的勞動,同時也為別人提供服務。一個環節裡造假,往往會影響到下一個環節,一個領域裡的造假也同樣會影響另外一個領域,最終影響整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沒有人可以明哲保身。

但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就算沒有直接影響到您自己,也許會影響到您的親人和孩子,也許會影響到以後的幾代人。不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後人,誠信都是我們唯一應該流傳下去的東西。

作者: Jasmine Meng
電話:647-880-8108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