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斗士”的”英熊”事迹(1)

本报专栏作者: 一 楷

想必大家对剩女这个词是越来越熟悉的,听说”剩女”这个词条还被收入了《辞海》呢,由此见得”剩女”的普及率有多高。于是,民间开始流传一种剩女划分等级制:25-27岁为初级剩客,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28-31岁为中级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32-36岁为高级剩客,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到了36岁往上,那就是特级剩客,当尊为”齐天大剩”。

首先,本人先要擦擦前额的汗珠,因为自己刚刚摘掉”剩斗士”的帽子,那我是怎么摘掉这顶帽子的呢,那还要请大家听听我的”英熊事迹”:
前几年,大学快要毕业那会儿,家里人就开始了狂轰烂炸的”早婚早育”教育,什么大学毕业没有对象,到了社会上就更难有纯洁的感情了,一工作就没有精力谈恋爱了,到时候,你就等着天天给朋友当伴娘,给朋友的孩子当干妈吧。我听着觉得这话怎么那么熟悉呢,仔细一想,这和我爸妈从小告诉我的升学论是一个逻辑么,上不了重点小学就上不了重点初中,上不了重点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那大学就想也不要想了,直接可以去做下岗工人了。于是,我又一次在家人的殷殷期盼下,重新包装上市,推上货架。还好,最后被一个”棒槌”捡了个漏,不然,我妈估计能把我耳朵磨出泡来。

您看,我妈多会说话,用我妈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女人最大的事业就是婚姻。但我早恋那会我妈可不那么说,人家管这叫不务正业。我那十八岁的早恋要放到加拿大估计得让人笑死,白人黑人家的女孩要是到这个年纪还不对男孩感兴趣,爸妈就得担心孩子是不是同性恋了。可是,就是因为如此,我就不得不为那些被称为”剩女”的女孩们鸣不平了,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的世道,成为一个剩女那简直变成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果我现在在国内,九成还是单身,国内的方方面面竞争都太激烈了,打个比方,我当年考进上海戏剧学院,第一天开学,我见到的帅哥美女比我这辈子加起来的还要多,想要从那个环境中脱颖而出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在我们分班报道的时候,我就发现,这男女比例简直就不能用悬殊来形容,女生与男生成众星拱月之势力。而我的母校,中国美院里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总之和中国几千万的富余光棍相比,中国高校里的男少女多的情况是非常奇怪的,而且,除了和演绎类有关的大学,很多大学都是美女校花一大把,那校草就那么孤零零的几棵,在狂蜂浪蝶的紧密攻势下,紧缺的男生资源早早的就被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占领了。所以,进了中国大学以后,我就发现,举凡是有点姿色的学长身边都跟着一个耀武扬威的”守护女神”。我们这帮小学妹只有咽咽口水的份儿了。那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我留在了那所大学(当初两万个人报考最后收了十四人),在中国当个”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可问题就是,想要在那个高校里找一个好男生,要么你长的国色天香,要不你是富家女,对男生的事业有帮助,否则,你就要在角落里,默默地等待一个白马王子发现你美丽的内在,即使真有这样的好事降临,试问,哪个女孩子不把这个白马王子当如来佛祖那样的供着呢,生怕哪个照顾不周,看管不严,白马王子和狐狸精跑了,那不就得捶胸顿足,后悔死啦。所以,在中国高校恋爱,门当户对的恋爱,对女生的压力比较大,而门不当户不对的恋爱,分手的概率比较大,对女生来说,纯纯美美的高校恋爱是不是也太困难点了。所以,这年头,”小三”才大量涌现,我好几个同学偷偷加入了她们的行列,你说,好端端的妙龄女子,能找到多金英俊的白马王子,怎么可能会看上已婚大龄花心男呢,这不是被社会现况给逼的么!但这里,我可要声明,本人是最讨厌小三的,广大良家妇女千辛万苦才刨了一个坑,找了个”好萝卜”种上,天天施肥浇水,最后成了别人桌上的美食,就是再贤惠的女人都会想把小三捣成糟料喂猪吃的。所以,虽然小三看起来有了个归宿,其实,只要她一天不扶正,她也就是个剩女。这样看来,大学一毕业,这女生成了女人的同时,也朝剩女这顶”光环”大踏步地靠近了。再后来,到了社会上的那些事情,我就不大清楚了,因为,留学到了加拿大。

在中国看惯了美女如云,帅哥如日的场面,看到加拿大校园里,男女平均,甚至男多女少的场面还真有点不习惯,(移民国家么,男人总是多一点的)除掉几个男同性恋,男生对女生还是相当的殷勤地,不过,那时侯,读书的语言关都才结结巴巴刚刚过,哪还有空想这个,再说,大多数白人年轻小伙子,那叫一个穷啊,AA制的,那还是要脸的,还有大把人,天天想着和女朋友的巫山云雨,末了还要女朋友付房租,付饭钱的,可倒贴的中国女生还不少呢,说实话,这样的人,俺打死也不要,用我妈的话来说,这样油头粉面的小白脸,出了事,溜的比兔子还快。大方的人也不是没有,不过,有钱人家的大方孩子很少是好孩子,喜欢天天party,滥交,不过,我也挺佩服我们班上那几个公子哥的,成绩居然还不错,老师还挺喜欢。不过,这样的人,送给俺俺也不要,俺吃不惯花心萝卜的重口味。这下我妈可急了,看我挑挑拣拣的那么不上心,居然动用关系,跨过太平洋远程操作,找了好几个在加拿大学习或工作的”有志男青年”给我认识。听说,男方家长比我妈还起劲,居然说,要是两个人蛤蟆看绿豆–对上了眼,立刻打钱过来给他家宝贝儿子全款买房子。我这才意识到,这好像就是传说中的相亲啊,可我妈居然不顾我的反对,把我的电话号码都给了人家,人家直接电话打我这约时间,挨不住人家用我妈的那几分薄面当挡箭牌,我就同意见个面看看。于是,我的第一次相亲开始了。
(未完待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