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佛教50年路漫漫(七)

三位長老秉承倓老的遣志,在北美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弘揚聖教,闖出了一片新天地,譜寫了佛法海外弘化的新篇章。三位開山各有所長,互為補充;南北呼應,中西互動。誠祥長老精於講經,樂渡長老勤於譯經,性空長老善於建寺,已成為佛界佳話。

回首近五十年的風雨歲月,近五十年的開拓耕耘,回顧加拿大佛教會和湛山精舍的發展歷程,可從寺院建設角度和信眾規模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50年的第一階段( 1967-1973)披荊斬棘,拓荒開墾。

當時多倫多華人較少,信眾更少。性空和誠祥二位長老胼手胝足,白手起家。這一時期的主要弘法基地就是位於South hill Drive的南山寺。這裡是中國僧人最早的落腳地,也是漢傳佛教在加拿大的發祥地。

50年的第二階段( 1973-1985)艱辛創業,站穩腳跟。

   從一座獨棟民居改建為一應俱全的中國傳統式大雄寶殿及其相配套的多座殿堂。湛山精舍開始在華人社會初步有影響力。

 

50年的第三階段( 1986-1995)齊全門類,謀圖發展。

湛山開始有更多精力注重文化建設和媒體傳播。其標誌是在多倫多創建中華佛教圖書館,此為加拿大乃至北美民間占地最大、最具規模、藏品最多的佛教文物和佛教圖書的寶庫。

 

50年的第四階段( 1996-2001)對外發展,錦上添花。

其標誌性成果是,1996年在世界著名景區尼亞加拉瀑布景區購得一塊風水寶地,2001年建成萬佛舍利寶塔,並向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開放,接引度化有緣的各地人士。

50年的五個階段( 2004至今)著眼未來,百年大計。

這一階段的標誌是加拿大佛教四大名山項目的籌建和起步。這一項目擬將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普陀山、九華山和峨眉山移植於加拿大多倫多東北部,總占地面積1350英畝(約計9000中國畝)。整個工程分為四期進行,首期工程加國五台山工程已初具規模。

短短幾十年,樂渡、誠祥、性空三位長老改變了北美佛教發展的格局,譜寫了漢傳佛教在海外傳播的歷史。有人問:「三位長老怎麼這麼厲害啊?」三位的回答都是一樣的:「觀音菩薩是我的後臺老闆。只要誠誠懇懇做事,菩薩及天龍八部都會幫忙,不愁沒錢。因為菩薩會感應善信,善信就會出錢出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