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佛教50年路漫漫(四)
本報專欄作者 湛山精舍住持達義法師
1967年6月月間,性空和誠祥二位長老應紐約的美國佛教青年會會長樂渡長老之邀請,由香港來到了紐約,然後陪同他們到加拿大參觀加拿大開國百年紀念的世界博覽會。美國著名華人實業家應行久先生(浙江寧波人,1914-2001)也在博覽會會場設有自己的店面。應行久先生和夫人金玉堂(江蘇無錫人,1915—2010)是紐約美東佛教總會創辦人,所以樂渡長老他們三人邊去拜訪。應金玉堂居士虔誠信佛,一向護持佛教,熱心弘法事業。幾個人相見,聊得格外親切。
應金玉堂居士問樂渡長老:「二位法師參觀過博覽會後,到何處去?」
「紐約。」樂渡長老毫不遲疑地回答,他們預定的行程本來如此。
應金玉堂居士快人快語地說:「加拿大是一個沒有(漢傳)佛教的國家,為什麼不留兩位法師在加國弘法?」
樂渡長老沒有想到應金玉堂居士有此一問,他遲疑了一下,回答說:「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因緣。」
應金玉堂居士很慷慨的說:「如果他二位肯留下來,所有一切我來負責。」
佛教講因緣,而因緣不可思議。就這一次看似意外的會晤,幾句簡單的對話,使加拿大有了僧寶,有了佛教。
雖然留下來,但人生地不熟。當時的多倫多華人很少,法師更少。人們都用詫異的眼光看著兩位身著僧衣的人,連學校的小孩子都往他們的窗子扔石子。租房也有困難,老是搬家,變換地址,對信眾也不方便。他們決定買個永久性的場所,作弘法集會之用。感謝三寶加被,在許多信眾的熱心支持,他們買了一棟小型民房作為佛寺,這就是加拿大最早的漢傳佛教寺院。
這第一座寺院叫什麼好呢?這時候性空、誠祥二位長老又遇到了兩位朋友,佛學家冉雲華教授和企業家詹勵吾居士。冉雲華教授專門跑到學校告訴孩子們,這兩位是佛教僧人,我們應該尊敬他們,從此孩子們就用尊敬的眼光看他們兩位了。一天,詹勵吾居士來訪。性空長老說:「我們想取個好的寺名,卻沒有想出滿意的⋯⋯」詹勵吾居士說:「法堂座落的街名是South Hill,正好題名為南山寺。」性空長老說:「好極了!這名可謂天造地設。」城祥長老說:「我昨夜翻閱大藏經,見終南山道宣律師道場構圖,讚歎不已,不想今晨居士便來道出南山寺之名!」詹勵吾居士說:「兩位席開山異域,持戒精嚴,故有此瑞應,將來定蔔法運昌隆,可喜可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