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佛教50年路漫漫(五)
達義法師
加拿大佛教會以後的發展真的應驗了詹勵吾居士的這句吉利話。有了永久性的佛寺,就要有佛像。二位長老從香港訂做了一座佛像,沒想到運到後,發現佛像太大了,小佛堂供不下。沒辦法,只得將佛像寄放在倉庫裏。以此,兩位長老心裏感十分不安,許多信徒也是如此。這時,又一位關鍵人物站出來了。她就是倓虛大師在香港的皈依弟子張雪明居士,她和性空、誠祥兩位長老都是倓老的學生,誼屬同一師門,所以對二位長老十分護持。她說:「師父,大家都因佛像沒有地方供養而感到著急。我有一塊兩英畝大的土地,願意捐出來建寺。」張雪明居士和他的先生何德慶居士依然捐出土地,兩位長老歡喜讚歎:「善哉!善哉!」從此,加拿大佛教的面貌煥然一新。
兩位長老立即決定向海內外發動募捐建寺。眾志成城,聚沙成塔。舉行開工典禮時,禮請到「東北三老」之一的樂果老和尚蒞臨主持。在兩位長老的辛勤努力下,湛山精舍於1973年終於建成。這是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殿高三層,全部鋼筋混凝土結構,殿頂蓋以紅色水泥瓦,建築面積七千多平方呎,雄偉壯觀,表現出優美的東方文化。1984年觀音殿建成,當時請得香港湛山寺住持寶燈法師,以及智梵、圓智、覺光諸法師,蒞臨多倫多主持剪綵開光。1994年建成地藏殿以及山門和倓虛老法師紀念堂。1998年和2000年先後購買了湛山相鄰民房分別改建為般若堂和華嚴閣。這就是今天湛山精舍的概貌。命名為「湛山精舍」,當然這是紀念倓創建青島湛山寺的倓虛大師。
整個湛山精舍,環境寧靜優美,有如花園佛寺。但唯一缺點是位於郊區,距離中國人聚集的華埠太遠,信徒到精舍不方便。所以,性空、誠祥二位長老為弘法方便起見,又不辭辛勞於1984年在靠近唐人街附近買了一幢房屋,它原先是一家高級大餐廳,改建後命名為「弘法精舍」,作為市內弘法之用。弘法精舍,是加拿大佛教會第三所寺院。那是一棟三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加地下室四層,是個縱深長方形的樓宇,每層都有五千平方呎的面積,外面有廣大的停車場。一樓是禪堂,二樓是念佛堂,各可容納三四百人。三樓是是圖書室,地下室是辦公室、餐廳、廚房、衛生間。
湛山精舍的幾個第一:「加拿大佛教會」成立於1968年,是加拿大最早成立的佛教組織。1969年建立的南山寺是加拿大第一座漢傳佛教寺院。1973年建成的湛山精舍建成是加拿大第一座中國傳統宮殿式佛寺,也是目前加拿大規模最大的漢傳佛教寺院。2014年6月舉辦的第一屆「加中佛教文化交流周」。在活動期間,還和來自中國的80名法師舉辦了加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首屆水陸法會」。2015年6月舉辦的首屆「精進禪七」,邀請中國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10位法師,第一次將具有一千多年曆史的金山坐禪古規引進到加拿大。這些都是加拿大漢傳佛教傳播史上值得記錄的歷史性事件。
「湛山」是樂渡、性空、誠祥長老心中永遠的家。聯繫他們三人因緣的,是「一師三地」。這一師,就是他們的老師倓虛大師,三地是青島湛山寺、香港的華南學佛院和北美新大陸。
性空長老,俗姓趙,河北省趙州人,生於1924年。1937年發生「七七盧溝橋事變」,戰事蔓延及河北平原,性師因此失學,乃投入武安縣粟城寺,依父執志願和尚出家。十六歲在北京廣濟寺受戒,繼而入北京法源寺佛學院受學。1943年,以北京廣善寺住持慧三法師之鼓勵,持法師之介紹信,赴青島湛山寺,入湛山佛學院,依倓虛老和尚受學。三年後畢業,留在湛山寺任執事。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內戰又開始。1949年,性空長老和樂渡長老隨倓虛大師來香港,協助倓虛老法師籌辦華南學佛院。
性空長老和誠祥長老的出國,看似偶然,其實不然。在倓虛大師健在時,性空長老當時就策劃過大師到國外弘法,以及在越南西貢修建道場的事。當時,大師說:「我答應講金剛經,講經不能停止。出國弘法今生我做不到了,過了今年再說吧。」沒多久,屋裡的暖瓶毫無緣由地在深夜爆裂了,把性空長老嚇醒了,他料定第二天肯定有大事發生。
這大事就是倓虛大師「走了」。他想到,前一階段大師還給他講了自己做的一個夢:他走到荒山野地裏,好多人在那裏斬草。性空問:「這夢是什麼意思?」大師笑而不答。倓虛大師圓寂後,他與誠祥長老負責管理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鑽研經藏三年後都出國了。那個夢的意思是他們都要去海外墾荒開拓,弘揚佛法。其實,倓虛大師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