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經濟雞蛋多了就需更多籃子
匯 澤
7月28日,加拿大統計局公佈最新經濟數據是一個喜訊:本國5月國民生產總值月增長0.6%,遠遠高出原先預期的0.2%,這已經是連續數月的強勢增長。更為喜人的是與上一年5月相比,12個月的經濟增長率達到4.6%,創下近20年來經濟增長的最好成績。海內外主流媒體上一片頗有驚愕:“blow out growth”、“strongest”、“roaring”……。在此之前,多項經濟指標都已經顯示加國經濟走上了健康發展的正軌:
7月12日,在維持低利率長達7年之後,加國中央銀行宣佈第一次加息。央行表示,加國經濟表現強勁,受居民消費的推動,抵消了往年的經濟鬆弛。第一季度非常強勁的增長,預期在今年後期會有所放緩,但依然超出潛能。增長的範圍擴大到各行業和地區,因此將更具有可持續性。隨著適應低油價的過程趨近完成,產品和服務行業都在擴展。在就業和工資收入上升的支持下,居民消費預計在今後數月依舊保持堅挺。與此同時,出口將為GDP增長做出更大貢獻,企業投資也將促進經濟增長。加國央行已經將本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連續調高,從2.1%調至2.6%,隨後於今年7月調高至2.8%。7月2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季度報告,將今年加拿大經濟增長的預測從4月預期的1.9%調高到2.5%。IMF同時下調了美國的經濟增長預測,質疑美國新執政當局是否有能力兌現其減稅和投資基礎設施建設。IMF預期今年加國經濟的增長勢頭將好過美國,居西方七國G7之首。
現任的央行行長波羅茲在闡述提升利率的決定時,形容加拿大的經濟已經扭轉了劣勢(“We turned the corner“)。對比杜魯多政府執政前後的狀況,顯然有很大不同。2015年,加國經濟面臨連續兩季度的經濟負增長,按照經濟學界普遍認同的定義,也按照保守黨政府自己制定的規則,這實質上就是令加國經濟陷入衰退,但是哈珀政府對經濟現狀拒不承認。無論如何,經濟低迷一直是徘徊在加國的陰霾。
經濟增長之後,自然而然地使經濟遇到新的挑戰。以往人們總是憂心加元匯率過低,如今令人頭疼的,反過來變成了加元升值帶來的麻煩。加元升值之後,對本國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困難,對本國的旅遊造成一定的壓力,甚至很多留學生的家庭,也因匯率變化而增加了負擔。同樣面臨挑戰的,是央行利率提升,市場預期央行在今年10月再次升息的可能性在75%。利息提升,將使借貸成本增加,曾經是一路火熱的房地產業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其實,上述這些新的挑戰,更主要的是反映了經濟基本面的提升。有一種潛在的動力在起作用,那就是市場經濟的規律:因為經濟比上一年活躍,企業投資增加,目前為了刺激經濟而實行的低利率已經不適合;因為更多的投資者看好加拿大的前景,加元受到追捧。同樣,如果沒有加國的多元文化國策、以及由此帶來的歡迎和包容少數族裔移民的氛圍,如果沒有加國就業的增加,經濟前景的好轉,就不可能有房市的熱度。當前,就業繼續增加、移民在進入,房市增長的基本面依在,一個穩健、可持續的房市,對所有人都有利。這些因素,正是因為經濟狀況的改善,市場在經濟規律的驅使下,謀求在新的台階之上的新平衡。社會總在不斷解決矛盾中前進。
不僅經濟有所好轉,近期的經濟指標也向世人證實了兩個事實:首先是加元擺脫了“石油貨幣”的形象。曾幾何時,上屆政府的政策導向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大力提倡打造“能源超級大國”,而罔顧安省等地的經濟發展,甚至長期拒絕與安省省長直接會面,最終的效果就是加元與原油價格捆綁,原油價格升,加元升;原油價格降,加元降,使得加元在石油降價的風潮之下持續低迷。然而近期加元的表現,明顯展示出與石油價格脫鉤的跡象。其二,當前加國的經濟增長,範圍涉及到經濟結構的很多行業,包括製造、建築、專業服務、零售等各個方面。經濟增長的“雞蛋”,已經不再體現在單獨一個籃子裡,也不再是石油或房地產任何單一行業。自由黨政府也力主在市場上多元化,不僅要守住並加強對美國的貿易及合作,也要積極尋求其他市場,加國積極向中國、歐盟、印度、巴西等新興和成熟經濟體尋求提升互動關係,力圖在市場方面增加生產和存儲雞蛋的“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