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保守主義是什麽?
作者: 馮志強
如果望文生義來理解這裡的保守一詞,然後展開來理解稱作保守主義的一種政治主張,甚至集中到加拿大的保守主義這個命題,那麼往往會勞而無功。加拿大的保守主義是什麽?尋找答案,必須了解加拿大的歷史和社會等發展,從而珍珠串成項鍊,如獲至寶。
加拿大的保守主義本身原是一種經過演變的治國主張,體現來自相當社會層面的民眾對社會生活的訴求。簡言之,這是一種願望,民眾願意看到精悍的政府,規模小且辦事見效;民眾寧願稅賦簡單,也不需要周到的政府福利;(社會福利可以倡導慈善事業來達到。)民眾在文化生活中尊重並堅持誠懇的信仰,(主要崇尚基督信仰,也包容其他宗教活動。)堅持穩固的傳統家庭價值,其中包含正當的婚姻形態,正常的夫妻關係,合宜的兒童教育,勤勞致富的基本生活原則,等等。
1867年,加拿大開國。首任總理,約翰麥克唐納爵士是一位體現保守主義治國方針的政治家,有國父之稱。自1867年以降,止於1935年,保守主義,或稱作保守理念,始終是加拿大政治舞台上的強勁力量。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皮埃爾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執政時期,通貨膨脹,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當今總理繼承乃父風範不減,有其父必有其子。)1984年,老特魯多在總理任上退休。繼任者,約翰特納宣布聯邦選舉,結果政局崩盤。
1984年聯邦選舉中,保守理念捲土重來,勃朗尼姆隆尼領導的進步保守黨以大篇幅得票率,拋勝自由黨,開始保守理念執政。在1984年至1993年期間,政府消減社會福利開支,減少個人和企業的稅賦,聯邦政府干涉經濟活動的政策大規模撤離。加拿大同美國墨西哥談判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聯邦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加拿大石油,加拿大航空,環球電報電訊等都轉賣給私人資本。
1993年,姆隆尼總理從任上退休,金嘉寶女士接任。她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她宣布聯邦大選,結果也是慘敗。進步保守黨僅保持兩個席位。敗選原因也是政府債務累累,選民不滿意。歷史上的重覆場面讓人忍俊不禁,但是歷史是嚴肅的,認真的。歷史對現實是借鑒。債台高築的政府沒有好下場。
講到眼前,前任保守黨政府履政11年餘,哈伯政府推行簡練執政,降低稅率,個人家庭公司都得利,保護小生意生態環境,堅持傳統家庭價值;尤為醒目的政績:解決多年積累的移民冗案,和力排眾議批准境外資本接手加拿大的企業,其中包括中石油收購NEXEN石油礦產公司。
具有中華文化背景的華裔加拿大人,我們移民來到加拿大,在多元文化的氣圍中,投入本地的經濟建設,社區建設,安居樂業。我們重視傳統的家庭價值,我們中間有些家庭生根發芽,有些家庭枝展葉茂。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們有沒有問一問自己:我們是稱職的加拿大公民嗎? 我們對國家的貢獻在哪裡?我們需要積極投入政治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