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部長發聲譴責 洋女歧視言論遭華社炮轟

本報記者馬克報導

一名白人女子6月2日在多倫多華人超級市場Foody Mart(豐泰超市),破口大罵:“滾回中國去,這是加拿大,說英語的國家”的視頻被放上本地中文網站,並被加拿大英文媒體紛紛報導,連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也作出報導,不僅引起本地華人社區一片討伐聲,加拿大聯邦難民及移民部長胡森也按捺不住,對相關行為和言論進行譴責。

這段由多倫多10年級華裔中學生Frank Hong在現場拍攝的視頻顯示,這位坐輪椅的白人女子在豐泰超市熟食櫃枱前,因為不滿店員的英語服務而大叫大喊,附近的一位男士及一位女士嘗試替她當翻譯時仍然不依不饒,聲稱你們“滾回中國去,這是加拿大,說英語的國家”,“如果他們要在這兒工作,法定要懂得英語。”她後來沒有購買任何物品就離開超市。Frank Hong在6月3日上傳視頻時留言表示對此“很震驚”,他說:“滾回中國去,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這樣的話語,但這一切真實地發生了,在這家華人超市裡。在我開始拍攝這段視頻之前,不間斷的種族歧視言論已經進行了大約3分鐘。歧視和排外離我們並不遙遠,作為加拿大人,我們以為身邊不存在這些令人厭惡的態度和言行,但我們錯了。最近,情況開始變得更糟,有些人貌似想恢復排華法案。”他表示,拍片是為了證明加拿大仍然存在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方面的問題。兩天後,加拿大聯邦移民、難民及公民入籍部部長胡森在安省萬錦市舉辦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主動對事件回應時稱,該事件令人不安,應該予以譴責。他並強調加拿大是一個多元文化國家,向來歡迎新移民,人民來自不同背景令加拿大更強大,加國頌揚該些差異,包容乃是本國價值觀之一,該宗事件與這價值觀背道而馳。

本地華人社區知名人士、安省華人參政同盟前主席林達敏接受本報記者釆訪時表示,該白人女子看似歐裔人士,她在華人超市大罵店員的言論是嚴重的種族歧視行為,而且這種對華人的種族歧視還廣泛地存在,政府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並堅決去制止。他聯繫前加拿大聯邦國會議員鄒至蕙前年轉戰競選多倫多市長時,也曾被人當前叫囂“滾回中國!”的亊件說:我們華裔加人在加拿大150多年,在這土地上灑了我們的血,流了我們的淚,沒有人能把我們趕走。而且,我們堅持享有加拿大人所有的權利,包括自由和平等!林達敏同時認為,一個族裔對加拿大影響的程度,基於兩個因素:人口數量以及在加拿大生活的長短。而華人目前人口僅占全加拿大人口不足4%,但英裔人口占35%;華人從鐵路華工起只有150年左右歷史,而英國人在這裡已經有300多年歷史,因此,華人在加拿大爭取平等地位,還需要很長時間和做大量工作。

林達敏認為,加拿大有大約二百個族裔,每個族裔或多或少都有些種族歧視,但在移民政策上是把每個族裔的人數加以限制,使它們沒有政治和經濟力量,故此種族歧視在他們手中,無法造成任何傷害。華人也會有地域歧視,但許多只是叫叫而已,並不能造成實質性傷害,但種族歧視在占主流地位的英裔人手中就不同了。加國雖然是多元文化國家,實際上這是英裔控制的國家,在私人和政府機構裏,越是高層,英裔越多,到了最高層,可能是清一色英裔人。他們能夠對其他族裔造成經濟、社會地位、物質和精神上無限的災難,所以不能小看豐泰超市裡的洋女辱華言論,華人社區應該提高警惕出來大聲譴責,不要被“加拿大沒有種族歧視”的神話欺騙或麻醉。

林達敏表示,英格羅撒克遜民族對中國人的偏見和看不起,源於馬卡尼(Robert Macartney)使團。1793年,英皇派退休外交官及殖民地總督馬卡尼率領七百餘人晉見乾隆為他八十歲補壽,並要求撤消對英國商人的限制,設立大使館、減關稅、和在舟山群島給英國一個小島以停泊商船和建貨倉。乾隆在承德避暑山莊接見馬卡尼,但拒絕其要求。馬卡尼回英國後,發表了大量的公文、報告、書信和日記,對中國極盡詆毀,在英格羅撒克遜民族中造成了對中國極其負面的印象。直到今天,英國人仍然看不起中國人。相比之下,法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就好多了。首先,有系統介紹中國給法國人的,是康熙宮中的天主教傳教士。他們傳教的重點,是皇室。他們認為如果能使皇室皈依天主教,中國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天主教國家。在他們發回法國的信中,介紹中國人是全世界最文明、最禮貌、最有教養、最有文化的人。這個國家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有賢明的君主,良好的法律,健全的行政機構。他們還把中國的四書五經翻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盧梭、孟德斯鳩,都受到中國經書的影響。拿破倫說:“中國甦醒,世界震動。”1999年江澤民訪法,總統希拉克邀請他到自己故鄉私人住宅進餐。席間,他對江澤民說:“中國必定崛起,而且比你想像中快!”。

林達敏表示,中英兩民族的關係是一段悲痛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它。我們要知道它、思考它、使我們所受過的困難和經歷,成為我中華民族團結和自強不息的原動力。華裔和英裔,外貌不同,傳統不同,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我們對加拿大,有著同樣的希望和共同的責任。我們必須建立良好的關係,不是“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那樣的共處,而是互通往來,互相協助,聯誼結友,嫁娶通婚,增進互相瞭解、尊重和信任,使彼此都瞭解到,實現我的希望,並不必需要犧牲你的希望。英國文化是加拿大的主導文化,在加拿大生活,必須熟習英語,瞭解英裔人的思維和做事方法,才能改進生活,才能發展。我們要學習英裔人務實、團結、法治的精神。無論經濟、政治、文化領域,英裔人的社會,對華裔都有借鑒的地方,使華裔社會更臻完美。另外,華裔要踴躍投票,加強執行民權法,保證加拿大的司法系統公正不倚,使加拿大更公正、更平等、更自由、更有愛心。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