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第一個首都 漫步石灰岩古城Kingston金斯敦(上)

剛在無憂開博,博友的“金斯敦情懷”一文讓我印象至深。他寫道:“筆者在金斯頓曾生活過七年,說起來,金斯頓也可算是自己的第二故鄉。當年在那裡曾用一部Pentax八十年代初期生產的傻瓜膠捲相機拍了無數照片,現在偶爾也會翻看那些照片,回憶出國後在那裡度過的最初一段時光。”博友能把異鄉的客居地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可見感情之深。走走聊聊也有同感。也許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我想,Kingston金斯敦的寧靜和美麗一定是因素之一,他珍藏了無數的膠片照就說明了這。
確實,一踏上Kingston金斯敦這340多年歷史古城的土地,人們就會喜歡上這最早的加拿大首都。那老建築所講述的歷史故事,那古樸的街巷讓人誘發的情懷,那煙波浩淼的大湖所演繹的自然篇章,都使人無法釋懷。加東團游時,雖然只在市政廳前停留半個鐘,只在車上匆匆穿過皇后大學,可是僅這浮光掠影,就在當時讓走走聊聊許下重願一定要再來,來好好品嚐這壺老酒。
記得團游時導遊曾說過,金斯敦住著三種人:退休的老人,女王大學的學生和監獄犯人。自駕游時客居Bayside。一切安頓妥後駛入老城時,要經過Collins Bay監獄,走走聊聊自然不能錯過這個城市的特色景點。從匆匆留影可知,砂岩高牆,古堡大門,可謂監獄也是美景。資料發現,金斯頓是加拿大監獄最集中的地區,光其城內就有7座。另外,加拿大第一個大監獄也是早在1835年就建於此地,並一直運轉至2013年。
金斯敦景色的靈魂無疑在以市政廳為中心的濱湖區。走走聊聊的古城漫步就是從市政廳開始。走走聊聊第一次來時,就登堂入室過。記得剛爬上二樓就發現市長辦公室,如此隨便地可以接近,覺得好親民,因為和國內高牆崗哨警戒的狀況絶然不同。其實,市政廳落成之時便是市長,市議會,郵局,警局,海關,監獄和貿易集市共用的,還延續了很長時間,完全不同於列入禁地的中國衙門。這是在北美首次參觀市長辦公室。
主體兩層的市政廳,中央還有穹頂鐘樓,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用雄偉兼奢華來描繪一點不誇張,頗有舊時國會的氣度。這就得聊聊歷史了。在1838年設立行政鎮後不久的1840年,金斯頓Downtown發生很大的火災,祝融連市政廳也不放過,將其全部燒塌。正當重建之時,上下加拿大兩個英國殖民地於1841年合併成為單一的Province of Canada,時任總督 Lord Sydenham又選擇金斯頓為首都,於是市政廳的設計也迅速按照首都的派頭進行修改,以符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國家標準,以匹配剛剛得到的城市地位。
可惜的是金斯頓作為首都,壽命很短。因為離美國太近,外加城市太小,加拿大的首都就在1844年遷至蒙特利爾,後來因為英法裔居民矛盾,不久又開始由魁北克市和多倫多輪流當首都,直至1849年維多利亞女王定都渥太華。自從失去首都的金字招牌,金斯頓開始空有華麗的市政廳,城市發展緩慢,在國家的重要性也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獨立後的首任總理麥當勞在1891年去世時,遺體就安放在此供人們瞻仰。
市政廳面向安大略湖。湖濱的公園叫Confederation Park,是在1967年為加拿大立國百年而建。千島湖游輪碼頭就在公園北側。園內有古砲臺遺址。遊客們不會放過留影的一定是老式蒸汽火車頭,是以首任總理命名的“Spirit of Sir John A號”。這裡曾是最早的鐵路火車站所在地。現在小巧漂亮的老車站已變身為遊客問詢處,成為許多遊客金斯頓之旅的起點,因此前面時常會停著紅色的老式觀光車。
移步稍許,便是大湖。可惜天氣陰沉,似霧鎖大湖,讓人氣悶,也讓人有些些失望,因為風景和藍天白雲的天氣下相比,可謂黯然失色。其實所有的好風景都是如此,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去一睹芳容。就像去拜訪一位漂亮的女性,如果她過於疲倦,或者心情抑鬱,甚至沒有梳理,那麼容貌會大打折扣。不過,漫步金斯敦街巷是懷古,這樣的天氣到也可以,也希望遇著一個結著愁腸的姑娘。(待續)

image025 image023 image021 image019 image017 image015 image013 image011 image009 image007 image005 image003 image001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