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演同戲 (15) 布魯特斯煉獄民國

龐林專欄

【你們都知道,他是值得尊敬的。我不願批評邪道的勝利者;我寧願讚美維護正道奮鬥的失敗者,對不起我自己,對不起你們,也對不起這些用殺富農,分田買人心,譁眾取寵造成人民踴躍參軍的勝利者。這裡有一張蓋著凱撒印記的羊皮紙;那是我在戰馬袋子找到的遺囑。曾經受騙的人民看到這張世紀宣言,會去吻凱撒屍體上的傷口,用手巾去擦拭他神聖的血,還要取討他的手稿回去紀念;但原諒我,我還不想公開;等到最後的審判,上帝會裁決,分為永生和打入地獄;誰會進入地獄?其實不必審判就知道了。】

   『我是來埋葬凱撒的,不是來讚美。勝利者做了許多造謠、誣陷、惡事,尤其餓死同胞,死後也都會被窮追調查;他們的勝利,靠的是說謊與邪道,虛偽的光彩會隨屍骨入土,從此無人談論,很多行動前寫的抱負,後代都不敢拿出來看;但真正的凱撒會是這樣嗎?』『你們大家在南京都看見,我三次獻給他王冠,他三次都拿開了(下野);難道是野心嗎?』

   布魯特斯是謀刺凱撒主謀。公元前49年內戰,布的父親被龐培殺後,為了生存,加入龐培陣營。李立三的地主父親,是死在立三規劃的農協鬥爭(與前清進士葉德輝都是農協公審槍決),為了進入偉大共產黨核心,立三大義滅親破壞孝道。前48年凱撒在希臘的法薩盧斯打敗,追擊逃入埃及之龐培;托勒密13世替凱撒於9月28日殺死龐培;凱撒收拾殘局,沒有處罰,寬恕布魯特斯,並且前46年派布擔任高盧總督。行動日,說好大家共負責任,布魯特斯排第23名刺義父(布之母親是凱撒同居人),被刺第23刀後,凱撤說:「布魯特斯,怎麼有你?」布逃到馬其頓招兵買馬,安東尼與屋大維聯軍追到,布的末日來臨,由部將Strato握著布的佩劍,自己迎劍撞刺而死。立三後來也是自殺,留下遺書:「…沒有任何辦法來辯護自己的罪行,只有這一點,就是我和我的全家沒有做過任何裡通外國的罪行,只有這一點請求中央切實調查和審查,並作出實事求是的結論。」

   凱撒公元前100年7月出生,羅馬文7月是〝Quintilis〞,為了對於凱撒表示敬意,羅馬人把7月改為〝Juliius〞;這個字是凱撒之祖先被封的族名,翻譯成英文是〝July〞。前55年凱撒領兵羅馬軍隊一萬,乘百艘帆船渡海征討不列顛,遇暴風雨收兵,次年又遠征,遇高盧暴動,再擱置。公元前44年,凱撒被議會元老暗殺。前43年另由征服者完成征服不列顛南部,置為羅馬帝國一省。

   莎士比亞用布魯特斯(死於前42年)參加刺殺凱撒之辯解:『如果有哪位朋友問我為什麼要反對凱撒?我的理由是:不是我不愛凱撒,而是我更愛羅馬。』『我用淚水緬懷他的友誼,我慶幸著他的幸運,佩服他的勇敢,用死亡終止他的野心。』《凱撒大帝》是莎翁四大悲劇之一;凱撒沒有想到他要獨裁壯國是殺身之禍;此劇較重視叛逆者之心理行為動機及體制拔河。布魯特斯之母親塞爾薇麗雅是凱撒同居廿年的情婦。布是羅馬共和首任行政長官,對於國家前途有使命感;其背叛凱撒,自己說法是要保住共和。莎翁不敢犯忌,無法明說帝國的偉大是犧牲民主才能得到的。我們來比較蔣介石的一黨專政命運,他選擇資本主義,拋棄蘇聯共產主義,也是獨裁,而這正是他失去大陸江山,遭來悲劇如同殺身之禍。

   莎劇用辯解說明叛逆動機分「公忠」及「私利」。「公忠」泛指人民利益,在權位面對挑戰時,領導人只考量人民會想要什麼?這才夠格稱是凱撒。用這標準,1927陸胞需要資本主義,1979陸胞也是需要資本主義,而這個問題卻與聯蘇容共走共產相斥,這是孫文詛咒出來的魔障。北洋故舊在咒罵孫大砲,但國共繼續在歌頌,問題是哪?誰是真理?

   馬克安東尼說:『就在昨天,只要凱撒的一句話就可以抵擋整個世界;現在他躺在那裡,卻連一個卑賤的人向他致敬也沒有。』羅馬民眾曾經向布魯特斯歡呼,後來為布唱輓歌。他們活在躁進時刻,腳上踩著屍體,上面是廝殺的節拍。莎劇筆下,政治黑暗群眾都是烏合之眾,他們受到煽風點火,聽取政客說明奪權冠冕堂皇的理由,隨著槍聲鼓譟鬧事,集結能量後,開始暴動,擴大為內戰,一發不能收拾。【這個場面民國統治者有溥、袁、黎、馮、徐、曹、段、張、蔣、李都遇到過;但他們有些先扮演布魯特斯,然後想成為凱撒;實際上唐生智、閻錫山、馮玉祥、張發奎、陳銘樞、李濟琛、胡漢民、孫科、汪精衛、唐紹儀、陳濟棠、石友三、張學良、楊虎臣、李宗仁、陳儀、張治中、邵力子都扮演過布魯特斯,都是刺蔣介石,看民國布魯特斯如此之多,治國之難,可以想像。史迪威不懂國共歷史,雖刺一刀,閃開後,蔣懶得理他;邱吉爾演刺客,太粗糙;宋慶齡刺最多刀;黃紹竑悔恨交加演布魯特斯;孫立人是莫須有的布魯特斯;雷震想扶胡適上台,刺最後一刀;外國人,蘇聯不亡國,全靠蔣軍牽制日軍,但史達林刺下最驚駭的一刀。人民鄙陋,在大陸執政,誰紅?大家就刺誰,不關是非,有選票也沒用。彭德懷演『海瑞』,也是布魯特斯。毛澤東誅殺右派後,敵人死光了,遇到的布魯特斯,只剩劉少奇、王明、林彪,他要有後宮,必須發動文革;全怪劉少奇,忘記毛有秀全霸王本色。】

布魯特斯徘徊民國

   大清末年,袁世凱是文明的布魯特斯,取得權力並未殺人,之前足疾被醇親王載灃命回家養病(1909 01 02),是他曾提過的大阿哥對溥儀有威脅。袁與凱撒一樣,都是和平手段走獨裁制。袁栽培蔡鍔,蔡卻被梁啟超煽動演布魯特斯捅袁一刀,隨後西南集體造反,梁責任很大。袁若沒有蔡造反,袁會是屋大維。

    政權體制在民初鼓吹民主亂陣時刻,狠不下心,也不敢用獨裁制,袁逝去後,總統制政事堂被改為內閣制國務院,廢除國務卿,總統權力被架空,已沒有指揮軍隊的法律依據。民初,國體由政事堂與國務院實驗過程,領導人都為了和諧,仁慈讓南方耍弄,造成更大錯誤。北洋軍閥後來國家觀念徹底沉淪,就是總統被責任內閣制架空,大總統前後五位無法指揮軍隊,沒人幹滿任期;第二任黎總統上台,當時如果實施內閣制,沒有問題,但不可以剝奪總統軍隊指揮權,穩住國家秩序非常重要。

   段祺瑞是惟一北洋四星上將,一生三次共和,他演布魯特斯,刺過太后、袁帝、溥儀復辟,然後指揮及鎮局,兩次權宜扮演軍閥;段有報復的理由,是吳佩孚逼他演軍閥。段借錢練兵,如果1917沒南方造反,段征俄取回失土,透過選上總統,會是凱撒。可惜段處理吳佩孚職位不夠圓滑,到1924年與奉、孫合作時,雖算成功,時機已過。如果段在皖系有實力時,得到佩孚支持,聯盟嚇住西南,他1918年10月,先會是副總統,徐樹錚會提早一年取庫、烏粱海,1923年10月,段會是民國凱撒總統。吳佩孚演段的布魯特斯,頓兵兩年;之後直勝,皖敗;敗者為寇,秋後算帳,皖系將領張敬湯等三將被槍決,原主流,不是下獄,就是坐牢,徐樹錚逃亡(馮玉祥1925殺死)、丁士源(偽滿要角.病逝)、梁鴻志(偽維新政府.戰後槍決)、朱深(漢奸1943病逝)、姚國禎(汪偽立委.1942病逝);段的政府軍被叛軍遣散,湘督兼長江上游警備總司令吳光新被免職,還判坐牢15年(後王占元卸職前1921 08私放);原來屬於政府的西北邊防軍宋邦翰旅、張鼎勳旅、西北軍宋子揚旅、第11師、第15師等幾個師,新直系吳佩孚團隊都是以停餉逼其自動解散,後來多數落草為寇,駐庫倫的褚其祥旅成為孤軍,讓他自生自滅,竟有北洋軍人成為孤兒,流落俄國成為列寧衛士。吳佩孚把原來聽命政府的,凡是主戰打他的都列為皖系。皖系皖督倪嗣沖趕緊生病住北戴河躲禍。江蘇督軍李純在南北之爭時,提出談和辦法,但無知到把政府行動完全癱瘓,他主張:一.解散臨參;二.總理不可兼陸軍部長;三.由偏屬南方的唐紹儀為北方議和代表。責任內閣原是由總理領導治理國家,總理兼陸軍部長是表示維護秩序列為第一優先,這第二條等於把總理解除軍權,也沒有實質施展政權的基礎了;而總統在內閣並沒有行政權,總理是跛腳,總統被架空權力,後來形成軍閥,理由就在附和南方破壞行政的約法。李純愚蠢依叛,自殺結束憂煩(1920 10 12)。

   馮玉祥是曹錕的布魯特斯,馮刺黎元洪兩次,都是帶兵圍總統官邸,斷水斷電。曹錕最初是責罵部將吳佩孚破壞團隊。吳不聽節制,按兵不動兩年,私自轉進軍隊北上(1920 03),卻怪政府不給餉,和中共新四軍1941年1月皖南事變相等,怪政府軍圍剿;吳被免職不服,以軍隊戰鬥勝利(1920 07 09);被譏諷附廣州岑政府拿錢,竟想稱王?不敢在北京,選擇坐鎮洛陽,被迫依附曹錕,等機會。

   徐世昌當選總統,撤銷曹錕對皖系處分。直奉聯軍擊敗皖系後,徐世昌變成有直吳、奉張兩個太上皇;實際上,刺徐世昌的布魯特斯有三個,孫文、曹錕、吳佩孚,是民初約法魔障後遺症。吳佩孚如果提早主戰,軍閥具體成形也許能化解;不談中央指揮,只用戰略看,當時主戰或主和都行,也都對,但只能偏靠單邊,貫徹始終;【吳後來是主和,附孫談約法,恢復民二國會,然後打孫。】天下竟然有這種吳佩孚模式。

   直系馮國璋以副扶正,有內閣責任制太上皇段祺瑞,無法指揮軍隊。段祺瑞、徐樹錚組織的安福國會,就是馮的布魯特斯。眼見南北之爭成為「南與南戰」,「北與北戰」,任期15個月屆滿,鬱悶退出政壇。從這裡可以看到,北洋走入軍閥,政府崩潰,是不周全的內閣制造成的;換句話說,當時仍需要軍事強人統馭領導,只有主戰的段說要武力統一中國,這是正確的。張作霖曾經是中國合法統治者,郭松齡是刺張的布魯特斯,日本救了張,後來救命之帳未清,倭日也演布魯特斯。

   北洋亡朝是遷就孫大炮鬼扯蛋–臨時約法。總統沒有解散國會的權力,而卻可以有恢復國會的權力(黎元洪);安福國會依吳佩孚要求宣佈閉會(1920 08 30)。【吳主張召開國民大會,取代舊國會。】總理靳雲鵬說:召開國民大會,就是要革我內閣的命!後來也無法召開國民大會。吳介入政局後,連副議長都得考慮另一派強人張作霖的安排,吳要談和,改為後來南方不接受。【之後曹錕被騙,依南方辦法恢復民二國會,為此補發舊欠薪資;孫文也參選總統(1923 10),選不上,就說薪資是賄選。】宋教仁真厲害,一個臨時約法,讓孫文變成魔障,引蘇共進中國,製造出藍紅對抗,連後遺症死了一億華人;而藍紅至今仍祭拜魔障,奉為先知。

趁著潮夕勇往直前

   法國大革命,雅各賓黨反對別人軍事獨裁上台;但遇到開戰,選擇軍事獨裁。在中國,喊打倒帝國主義的,領帝國主義最狠的蘇聯薪餉在顛覆政府;領導鐵路罷工的(1923),掌權後不准別人鐵路罷工;批評鐵獅子胡同廣場殺死聚眾47人,造成1926年318慘案,執政後,命令坦克車向學生開砲。宋教仁提倡內閣制,國民黨用他的約法幹倒北洋,但掌權後並沒有實施內閣制約法。毛澤東提倡民主、自由、湘獨;執政後,並沒有民主選舉,也沒有出版自由,更沒湘獨;革命時說:得到天下就土改,打下一座城就分地;解放後土改就是建立人民公社,就是當長工。

   所謂革命,就是想辦法讓天下大亂,然後趁虛奪權;革命家只是追求權柄罷了;他們用正義自許,卻盡做壞事。《凱撒大帝》有曰:『There is a tide in the affairs of men which taken at the flood, leads on to fortune;Omitted, all the voyage of their life.Is bound in shallows and in miseries. On such a full sea are we now afloat. And we must take the current when it serves, Or lose our ventures.』這句話是說,世局起伏,生命有潮起潮落是波浪式的,主宰自己命運,命運不可被束縛,自己若不把握時機,會終身遺憾,一事無成,避開淺灘、悲痛,趁著高潮勇往直前,敢於採取冒險行動,才能完成目標,功成名就。蔣介石所做的,遠離「第三國際」的上海行動,幾乎就是《凱撒大帝》這一段告白。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