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演同戲 (24) 卅萬難民癱瘓守防

龐林專欄

古德里安是德攻蘇閃擊戰設計人之一,戰術是裝甲集軍群走前鋒。1938年3月,古德率領兩個裝甲師48小時行進600公里進入奧地利。10月,與友軍三路威猛架勢,兵不血刃進占蘇台德三個區。1939年9月1日,隸屬龍德施泰特南方集團軍,率第19裝甲軍開路先鋒攻波,古德是能迅速捷報主力。1940年,德用威塞演習,五個師飛機空降、坦克全程配合,4月9日只用五個小時輕鬆佔領丹麥,然後觀察國際輿論,佔領挪威。22日,先把法東邊防軍逼降。5月10日開始黃色作戰計劃,德用89個師三路侵入西歐。古德第19裝甲軍只用兩天穿越阿登森林百餘公里山路峽谷,縱橫荷比盧。綏靖主義被罵的英相張伯倫辭職,主戰派邱吉爾上台。往南攻時,德把準備投降盟軍,都困在兩線坦克中間行走,用麥克風要盟軍自己走到標示路角繳械投降;坦克繼續前進,由後面趕到的步兵將俘虜編隊帶走。古德坦克軍連續六天作戰縱橫法國四百多公里。

德軍坦克轟隆隆通過阿登狹窄公路,盟軍戰略沒有營救計劃,盧森堡、荷蘭投降;比利時難民放棄走阿爾貝運河,各地難民有600萬在西歐國道逃難,三小國加上法北難民30萬以為西南角方向南歐較安全,持續往南逃。步兵佔領荷、比、盧,德坦克突破馬奇諾防線,隆美爾指揮的部隊第7裝甲師在內,裝甲戰車風馳電掣般越過西部邊界,英法荷比聯軍無法抵抗淩厲攻勢。從法北部諾爾省、敦克爾克大撤退之前(1940 05 26至06 04),古德之戰鬥部隊已馳往英吉利海峽沿岸的道路,攻向英軍集結地點,希特勒親自電話命令停止。古德事後破口大罵,這一罵可能把希特勒原本要給他的元帥罵出問題,當時希特勒認為敦克爾克大撤退,放它一馬,會使英國坐壁上觀,誰知,改邱吉爾領導抗戰。

英國是希特勒曾經惟一仁慈對抗的敵人,但1940年5月時間點,納粹實力不算很強。是直到1941年5月,軸心國才有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已占領丹麥和挪威、已攻下荷、比、盧、法、侵入希臘和南斯拉夫,另組軸心國政府、已取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一半波蘭(一半屬蘇)、希臘克里特島,有曖昧的西班牙加入軸心國,這些都是英軍從敦克爾克大撤退之後發生的事。仁慈對抗英,其實是希特勒實力還不夠強。

40年5月26日,隆美爾第7裝甲師繼續前進,攻佔法工業城利勒,這個行動使法第一軍團部隊有一半動彈不得,陷入困境。希特勒命令停止追擊三天,敦克爾克6月1日開始撤退33.8萬名英法兩國為主之盟軍,八百多艘各種船艦,軍艦、漁船、拖船、摩托艇、海洋貨輪組成了一支混雜的運輸船隊,英皇家空軍幾乎全部出動掩護協助撤退,逃難軍隊風聲鶴唳,渡過英吉利海峽退到英國,「敦克爾克奇蹟」出現;6月4日撤退完成,法國的苦難開始了。德此時有放棄與英為敵之構想,但法國一戰之恥辱仇恨要報。但由後來史料,希特勒是期望改由史達林主力去攻英(40年11月談),德不想與英結世仇;幸虧史達林未上當。

還有一個原因希特勒得考慮,英法此刻前曾佔領德邊境小鎮,若把英軍逼到牆角不給退路,極可能會使英軍破釜沈舟衝進德境,而德防守本土的20幾個後備師還在整備,不足抗敵,希特勒沒有足夠禦敵信心。由於德進攻停止,英法軍退出,軍事行動兩方此時都還沒有對決條件。

法在前一年就已動員整訓,戰鬥部隊組訓編成110個師,其中90個師編成八個集團軍,配合原來阿登地區防禦部隊,分別部署在法本土20餘個防禦分配區,其中四個集團軍和阿登地區防禦部隊配置在長達320公里的法德邊境,2千輛坦克、1600門火炮部署得似乎天衣無縫,非常完美。

89個德國戰鬥師排山倒海一字橫展在法國北方邊界,有30萬難民帶著家當,棉被、衣服行李綁在小汽車上,人群夾在車群往法國南方逃,德國用戰術把關,以裝甲及全副武裝衛士部置砲車,堵住管制出入口,使逃難人口,各式各樣的車輛,摩托車、腳踏車、手推車、馬車、腳踏三輪車全部癱在公路上。法國連戰鬥部隊都無路可開過來迎敵,也怕波及,法軍不敢對逃難人民旁邊之德軍射擊,也沒辦法運兵到邊界路口部防,指揮官不敢下令對著有數國民眾在旁之德國裝甲坦克開炮,連武裝作戰飛機1400架也不敢轟炸混合敵我的人山人海。逃難人口隨德國裝甲師往南走,等於是保護德軍挺進。太多的逃難人民也使盟軍不敢破壞橫越索姆河的鐵路鐵橋。

1940年6月1日,古德裝甲兵團進行殲敗法軍70個陸軍師戰役,只用8天就到達法國和瑞士邊境,每晝夜行進70公里。在攻法時,古德里安曾數度對著法軍說:「我沒時間俘虜你們。你們放下武器,離開道路,不要擋路。」結果是法軍25萬自動排隊繳械投降。

逃難人口等於是保護隆美爾裝甲師往南走。6月5日,隆美爾帶著裝甲師順著索姆河渡過盟軍還來不及破壞的兩座鐵路用鐵橋,89個納粹戰鬥師,矛頭指向法,德軍整天開砲,佯攻比利時與荷蘭,砲聲使敵人慌亂,吸引著英法主力部隊全面警戒,不敢妄動。德軍繼續向南風馳電掣般疾馳推進。8日到達里昂。緊追著潰敗在逃的法軍,德軍繼續向南和西推進。10日,眼見法即將崩潰,義大利才參加有取勝條件的德方作戰。10日,隆美爾的部隊在迪埃普附近抵達英倫海峽岸邊。14日德軍兵不血刃開進首都巴黎,16日清晨,第七裝甲師裝甲戰車大搖大擺從里昂法軍控制的橋樑上跨過塞納河。法國雷諾總理已完全沒有戰鬥意志,16日晚上,疲倦地將總理職位交給貝當元帥,17日法國投降。蘇聯比較厲害,藉保護理由就兵不血刃占領波羅的海三國及羅馬尼亞的巴撒拉比亞地區。

6月18日,第七裝甲師以攻擊瑟堡,兩天即攻下了這座深水港口。兩天後,德代表到達1916年時他們曾在那裡遭到慘敗的凡爾登,納粹逼法22日在指定的貢比涅森林於火車車廂簽降;25日,法國戰役結束,釋放德俘,交出法艦、飛機、裝甲。法軍155萬投降,多數送德服勞役,有94萬1945年才釋放,22萬戰爭中途有條件釋出,7.1萬逃亡,死於戰俘營2.46萬,餘殘疾、中途假釋。

日是在法投降,1940年6月下旬開始對華封鎖大後方與國外聯繫的陸上運輸線滇越鐵路,然後派遣部隊佔領印度支那數個法國基地。6月20日,日外相有田八郎向英駐日大使克萊琪正式提出關閉滇緬公路通牒。克萊琪6月25日報告外交部,主張對日妥協。滇緬公路起點昆明,終點是緬甸臘戌,全長1453公里,是在1938年12月通車;1940年7月10日,邱吉爾決定7月18日關閉滇緬公路。當時,華對外運輸通道只剩西北連蘇公路。10月18日,滇緬公路在封閉三個月後重新開放,日隨即對滇緬公路開始不定時轟炸。

逃難隔離礙手礙腳
黃埔一期孫元良將軍,抗戰初期是第88師師長。曾有一篇訪談寫著:「說國軍消極抗戰天理何在」。作者胡志偉寫到孫將軍回憶戰時後方撤退情形:我們實行我從漢中長途行軍回援貴州時,發覺漫山遍野都是難民大軍-鐵路公路員工及其眷屬、流亡學生、教師、工礦職工和家眷,近百萬的軍眷,潰散的散兵游勇以及不願作奴隸的熱血青年,男女老幼匯成一股洶湧人流,隨著淪陷區的擴大,愈裹愈多。他們對敵軍並沒有殺傷力,對自己的軍隊卻[礙手礙腳]。這股洪流的尾巴卻落在敵軍的前面,其前鋒老是阻塞住國軍的進路。道路上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從手推車到汽車應有盡有,道路兩旁的農田也擠滿人在挪動,踐踏得寸草不留成為一片泥濘。許多車輛拋錨,故障車輛堵住其他車輛動彈不得。難民大軍所到之處,食物馬上一空,當地人民也驚慌的加入逃難行列。入夜天寒,人們燒火取暖,一堆堆野火中夾雜著老弱病人的痛苦呻吟與兒童啼饑號寒的悲鳴,沿途到處看到倒斃的腫脹屍體、極目遠望不見一幢完整的房屋,頓生人間何世之感,不由得墮入悲痛驚愕的心境,剛勁之氣隨之消沉,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是不可低估的。

民意迎師轉為堵塞
古德里安戰後只被拘禁待審,雖征戰,但未虐俘、殺民而未被列戰犯,1948釋放。依回憶錄,古是在羅斯拉夫爾(位莫斯科之西南.約莫斯科與明斯克中間稍南)於1941年8月5日,告訴幕僚準備一個向莫斯科進攻的計畫,計劃攻擊是15日開始(8月11日,上級拒絕古的攻擊路線計劃,稍後希特勒曾短時間同意,但期間的命令都是往南偏西–基輔方向。23日希特勒決定先擱置列寧格勒和莫斯科戰事)。8月5日,古沿著莫斯科公路一線,只看到蘇軍零亂在突破圍殲,但德軍包圍圈此時並不完整,羅斯拉夫爾的戰役是打到8月8日結束,共俘3.8萬人、200輛戰車和200門火炮。當德軍在羅斯拉夫爾時,當地婦女很友善,主動用木盤裝著牛奶、麵包和雞蛋,送給德軍吃;並且攔著將軍車子,要吃完了才准走。依古說法,是軍事管理權交出,由後方派來接收的所謂帝國委員接管占領區,之後[帝國委員]開始對蘇聯人作威作福,於是喜歡德國解放軍的思想都失去了,蘇聯人主動組織加入遊擊戰,四處打了就跑,原來很和平期待解放,是[帝國委員]戰地用征服者欺凌老百姓,弄成蘇聯戰場變成厭惡納粹,造成非常緊張,形成統治障礙;古以為,蘇聯有許多地區原來是歡迎納粹解放,後來採取不合作態度,許多是接管占領區的[帝國委員]造成。

國王不當跑來堵車
退位英王溫莎公爵這段時刻提早離開巴黎,夫人回憶錄述及在由巴黎之西面公路上沒有見過如此擁擠過。連串相緊接的汽車行列,載著床墊捆綁在車頂,整個歐洲在逃亡,汽車走得很慢,也常塞住,投宿時,小店老闆說:『整個比利時的人全部都在這裡要投宿。』夫人回憶說,連屋頂都站滿了人。後來溫莎公爵是往南進入巴塞隆納,轉往里斯本。

當初認為,德軍是不會攻法的,執行警衛任務就可以,不要隨便先開炮被找到藉口,不能讓法國捲入戰爭白白送死,這時候,坦克開入巴黎,法國人才醒過來,原來希特勒1939年9月19日在但澤宣稱「沒有和英法打仗的意圖」,是假的。希特勒在10月6日在德國國會向英法提出「和平」建議,原來「和平」就是德軍兵不血刃開進首都巴黎。比較諷刺的是,一戰正是這位凡爾登英雄貝當元帥(1856生–1951病逝)打敗德國,早年「法蘭西救星」貝當元帥這時卻向德國提「休戰建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