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演同戲(39) 各朝代都有三巨頭
龐林專欄
羅馬的三巨頭,在民國北洋也有;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三傑,龍虎狗是也;這原是德國駐膠州總督對新軍,王、段兩統帶(相當師長)、馮總辦的恭維。
民間對於袁改帝制,戲稱三英戰董卓(袁);善於操弄權謀于腹中,時隱時現、不講情面的王士珍,被稱為北洋之龍;兇殘于外形、粗暴無情的段祺瑞被稱為北洋之虎;忠於北洋且善於打仗,但貪婪的馮國璋被稱為北洋之狗;龍(王)爭虎(段)鬥;「府院之爭」後,馮國璋副總統繼任,虎(段)落平陽總理院,被犬(馮)總統府欺,怒目相視;可惜,對外太仁慈,對內反不同系太狠。王士珍贊成馮國璋的和平統一政策,事權不一,導致擔任大總理的段祺瑞,無法堅持武力統一政策;段祺瑞被杯葛,只是跳腳,大家沒想到北洋即將末日,還在鬥;最後江山落給蔣介石揀便宜。
1927南京建都時,中國有短時間三巨頭,武力是蔣介石、李宗仁、馮玉祥;檯面是蔣介石、汪精衛、胡漢民。大致上,南京定都後,蔣介石是演屋大維,馮玉祥是安東尼角色,李宗仁只能演雷比達;但雷必達命運最好,退出政界後,在屋大維統治期間,平安善終。共產黨也有三巨頭,毛澤東演屋大維,林彪是安東尼悲劇角色,張國燾命運如同雷比達,都算是羅馬模式。
四大悲劇凱薩大帝
凱撒生前立遺書由姪子屋大維繼承其地位及財產,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達成協定,結合力量對抗元老院貴族,史稱前三頭同盟。征服埃及豔后之後,前44年1月1日凱撒宣佈羅馬帝國成立,實施陽曆(Julius)。因為走獨裁被殺。
前43年羅馬結成政治聯盟,新三巨頭是屋大維、雷比達、安東尼;而屋大維與安東尼為了三巨頭之權力鞏固,派兵殺元老院議員3百,及反對派人士2千;這模式在世間一再重演。
後來克麗奧佩托拉與安東尼自殺,屋大維Octave的天下來臨了!公元前27年1月,36歲的屋大維被封【奧古斯都】Auguste;是神聖、至尊、比皇帝更光榮的稱號,表面上恢復共和,但實質是古羅馬的第一位獨裁者。屋大維統治羅馬42年,死於公元14年8月,雖然獨裁,但他只儘量維護既得成果偃武息兵,大英維多利亞女王的光輝,會日落西山,就是毫無節制,沒有用心在維護既得成果。屋大維統治期間大興土木,鼓勵文學記載,羅馬元老院將他列入神的等級,將八月稱為「奧古斯都」。
屋大維使安東尼絕望自殺,內戰後成為羅馬唯一的統治者,是第一位古羅馬實際獨裁的皇帝,而他制裁獨裁卻被之前的檯面人士一起歌頌及支持,這種歷史在世間也一再重演。殺凱撒原是為反對獨裁,凱撒被刺後權力最大受益者是屋大維;但屋大維比凱撒更獨裁,這個歷史在世間也是一再重演。
屋大維為了絕對統治,羅馬軍隊制度進行改革,實行僱用傭兵專業制度,建立禁衛軍,規定職業軍人服役期限,禁衛軍士兵需服役16年,軍團士兵需服役20年,後勤軍夫需服役20年,連退役老兵都要編列於軍事殖民區有單位職務,以茲對外繼續擴張,而這些在早些年凱撒要實施都是屋大維反對的,但掌權就拿來用,這種歷史在世間常常在演。
屋大維當年住的房子經過考古學家考證位在舊城,在一片廢墟中找出來,經過將近50年時間,用了200萬歐元恢復舊觀,為修復所花的錢是若新蓋的數十倍。2008年3月10日起開放參觀,為了避免傷害,訂名為奧古斯都的官邸每次只准5人同時進場。
埃及豔后電影影片由凱撒遠征埃及開始記述。版本與其他歷史有某些細節不穩合,由於時代很久,且留載史冊資料有限,因此很難說哪種說法是正確。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在位1399至1402),後來靖難之後,朱允炆活多久?民間野史及傳記歷史都有好幾種版本,而史冊資料很多,也是一樣考證困難。也因此我們只能用主流版為準,敘述歷史問題。
《埃及豔后》電影劇情主要放在埃及女王與前後兩任羅馬凱撒的愛恨情仇歷史,電影有女王於前30年以毒蛇自殺,這是傳記為了使讀者入迷寫法;實際上有可能是屋大維叫人殺的。屋大維之後還殺托勒密凱撒里昂,托勒密是小凱撒,是埃及豔后克麗奧佩托拉(前69年至前30年)與凱撒的私生子。
公元前49年,女王曾派送士兵和糧食給龐培,次年法爾薩拉斯一戰,龐培被凱撒擊敗後逃到埃及被國王托勒密13世誘殺後,將龐培的人頭交給凱撒邀功。凱撒在享受豔后美人恩後宣佈埃及由托勒密13世與姐姐豔后克麗奧佩托拉共治。
安東尼之前與屋大維的新寡妹妹奧特微亞(Octavia)結婚,前36年安東尼在安息與情夫已死的女王克麗奧佩托拉見面,是重拾舊歡,之後結婚,屬重婚。奧特微亞在前35年還給負心漢安東尼送去軍隊與金錢,全力支持未辦離婚的老公之權勢發展。女王為安東尼生了一對孿生子,在前32年逼安東尼必需與奧特微亞正式用休書辦離婚;屋大維發誓要為妹妹奧特微亞討回面子。奧特微亞和前夫生育了三個孩子,她是賢慧有教養女人,連女王為安東尼生的孿生子,在其父母親皆逝去後,也代為撫養,奧特微亞公元前11年才過世。
安東尼是一位久經沙場的將軍,其追求目標到底是羅馬帝國!還是埃及殖民地?也許女王只是媒介物!安東尼與奧特微亞結婚有利其帝國事業發展;而與埃及女王克麗奧佩托拉結婚動機也是使其帝國事業發展,但它們兩人的江山被找到可以師出有名的征伐理由,由此進入死亡道路,兩人卻茫然無知。
安東尼經營自己的帝國,公元前40年他與凱撒姪子屋大維分配羅馬帝國統治權。他把自己權利的東方各省用遺書載明贈送女王及其兒子,放在羅馬神殿,但被屋大維派人偷出來公佈,以致引起羅馬帝國屋大維興兵討伐。安東尼稍早曾征服安息(Parthia伊朗北部)失敗,早就被屋大維看輕實力。安東尼和女王共調遣組織了五百艘戰船圍堵屋大維的海上兵艦運輸;但屋大維羅馬海軍實力很強,反將這些戰船圍堵在希臘西海岸。前31年9月2日,亞克興(Actium)一次海戰就底定天下。安東尼不顧團隊的死活戰場放棄指揮,帶著女王突破封鎖線逃回埃及,他的船艦隨之全軍覆沒。
女王先返回官邸,安東尼則繼續在陸地戰指揮戰鬥,只有幾天,安東尼滿身傷痕全身是血逃出戰場回到官邸,女王抱著虛弱疲倦眼皮已快闔閉的他,叫著:我親愛的安東尼!親愛的寶貝!這一天是前30年8月30日,安東尼52歲。
安東尼死了,他幾天來只希望能躺在女王手臂闔上眼睛,他成功了!但女王以為他睡著了;屋大維的士兵獲報很快就抵達現場,對著女王說,請妳準備行李,我們已準備好輪船,要帶妳去羅馬。領隊的百夫長看了一眼就說安東尼死了。女王說,你去報告屋大維,等我把安東尼葬好,我才會走!部隊走出室外。正在這時一名農民帶著一籃無花果要送給女王,女僕跟在旁邊,臉色惶恐不安,但百夫長未及檢查即用手勢讓他進官邸。籃底有幾條毒蛇,只有女王及女僕知道,在穿戴好合乎身份的服裝後,她伸手進籃子,讓毒蛇咬一口而死。女王死後,屋大維在營部聽到報告,嚇了一跳,要副官去確認,但馬上對他說:『讓他們兩個葬在一起吧!』女王自裁,托勒密王朝瓦解,埃及由羅馬統治。
屋大維結合安東尼與雷比達組三巨頭連盟,先擊潰共和派進行綏淨元老院整肅,屋大維一連串行動,與安東尼合作領軍追擊逼死布魯特斯與卡西烏斯,亞克興海戰擊敗安東尼,殺死女王兒子小凱撒。
屋大維的時代來臨了,公元27年他是帝國第一任皇帝,羅馬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等職務都由屋大維自己挑選,屋大維不論擔任任何職務,他都是實質領導人,但他最在乎軍政權權,進行剝奪雷比達軍權。歷史之征伐秩序是馬蹄踏平崎嶇交錯問題,荒野峽谷用屍骨壓住,大軍踩踏顛簸不平形成新道路。屋大維體系幾乎都是凱撒建立的基礎。殘酷的歷史定律都是第一代奮鬥,第二代享受成果。我們可以看到楚項羽的戰果由劉邦繼承,曹操的努力後來全盤由司馬家族取得,楊堅奮鬥的江山實際是交到李世民手上,郭威的北伐,成就趙匡胤,蔣介石東征北伐掃除軍閥障礙,成就全部移交毛澤東。
雷比達死於公元13年,屋大維加大祭祀的封號;由於屋大維是8月逝世,因此8月以奧古斯都命名。從前27年到14年8月19日逝世。由於徹底破壞共和已經使帝國無法回復共和國,帝國問題是誰繼承權力其能力有辦法維繫成果?
豐臣統一慘遭滅族
日本古代有大和國,是當時制令國之一,在奈良縣,古時稱和州,時統治者稱〝大王〞;由於長期主導政治,後來日本人喜歡稱自己是「大和民族」;國家壯大後,統治者開始自稱〝天皇〞。來到安土桃山時代(1573至1803),是軍閥的逐鹿時代;尤其三強爭霸,其背景斯時逐鹿日本的情形相當於中國東漢末年三國時代之混亂。在1584羽柴秀吉與東海諸侯(日本稱大名)德川家康爭天下,羽柴秀吉自己在大阪築城建立指揮中心,從此開始擴張勢力,最後由秀吉完成軍事征伐統一全國,被賜姓豐臣,當時政治中心是大阪城。豐臣秀吉在1598逝世,隱忍多年的德川家康才出來領兵平定反對者餘眾,慶長八年,關原之戰獲勝,1603天皇封賜德川家康為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為了強化政治,將幕府設在遠離京都的江戶(東京舊稱),因此稱這個時代為「江戶時代」。制定《公家諸法度》控制朝臣。
日本的戰國時代政局紛亂長達150年,崛起也是三雄;建立帝國雛形的凱撒是豐臣秀吉;豐臣1598死後,1615滅豐臣家族,演屋大維的是德川家康,結束150年戰國時代,若1603蒙封征夷大將軍起算,開始265年江戶幕府。織田信長原有機會統一日本,是遇到日本史最大政變「本能寺之變」被家臣明智光秀叛變所害,信長在火海中自殺,命運較接近安東尼;信長死後,豐臣秀吉才崛起,死後,就全是德川家康天下。
1616大阪戰爭,豐臣秀吉後代戰敗後被滅族,沒有留下一個活口(秀吉誅殺養子秀次則有後代.是秀吉姐姐兒子);全國的權力中心是武士掌權體制,實際統治者完全轉移至江戶的德川家康,因此也稱為「德川時代」。到1623德川秀忠「命」子女和皇室結親或成為中宮皇后。當時皇室領地只有三百石,而德川家族的領地是四百萬石,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日本版;不過表面上的萬世一系,有權力相當軍閥的幕府領導人,雖有欺凌皇家的實力,卻沒有人想滅掉皇家自立的野心;幕府將軍只重視家族的權勢,不要皇家虛名。
末代軍閥德川幕府
德川家康的幕府體制,是以一種人質看管約束造反;以命令強制規定各藩的大名必須輪流前往江戶侍奉將軍,他的妻子則被命留在江戶當人質。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算起,共有15代幕府將軍,史稱「幕府時代」。在德川慶喜將政權奉還朝廷的慶應三年(1867),計265年,政治不是在皇家住的京都施發命令,而是在大將軍江戶德川幕府。江戶和大阪從此是政治、經濟中心,京都在明治後成為文化古城。德川時代因為大部份時間為了避免銀幣被以物交易帶走,因此進行鎖國(1639),故也稱鎖國時代。
德川幕府在平定島原之亂時(1637),曾得到荷蘭海軍協助軍火,德川戰後述功記情,只承認荷蘭來的基督教,因此天主教曾經被迫害,後來也曾禁止基督教,有段時間只同意長崎可與荷蘭進行貨物交易。
從1633荷蘭商館館長每年都要親自到江戶拜見將軍,是相當朝貢禮儀;不過荷蘭館長為了既得利益之獨占,樂於年年朝拜。
幕府時代會走入沒落,有許多原因,包括改革貨幣經濟失敗,用閉關自守停止與外國商人貿易的金銀交易,以稻米當經濟價值兌換指標,以自產的銀礦施行銀元本位,規範易貨制度。另外會式微,也許與拿破崙的統一歐洲也有些影響。主要是日本人學習西方文化後,景仰拿破崙之幾乎統一歐洲之軍事成就,而在日本的歷史也有一位豐臣秀吉曾經用其軍事行動完成征伐統一全國,算是有極大貢獻。由於豐臣秀吉光輝締造的歷史是殘酷鎮殺;而豐臣秀吉也被滅族,造成後代反省輪迴宿命;阿拉斯加賣美國後,日本有危機意識,有識者體會到必須讓皇家有領導權威,配合發生過的歷史冤屈都應避免再發生,從此走向尊皇攘夷,逼德川慶喜引退將大政奉還,明治開始掌理政務,採取廢藩置縣行政,1868開始進行明治維新;第122任天皇明治共掌權42年(至1867)。
這種萬世一系的承傳,日本19世紀開始壯大,20世紀避開中國共和國國體之軍閥混戰,而日本軍人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一戰甚至遠征佔領海參崴、西伯利亞、庫頁島,軍人立功使國家壯大也使武閥進入內閣掌握權力開始囂張,造成中國百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