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演同戲(45) 由綏靖史談兩岸事

龐林

波蘭在戰爭威脅下,也看到自己有新的機會擴大領土;戰略也含趁火打劫。之前曾有計劃,是如果德國攻打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希望協同德國一起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這都是涉及歷史背景,各懷鬼胎都有冠冕堂皇理由。捷克人比較懂得克制,願意適度犧牲換取無法扭轉的危險,屈服於慕尼黑決定(妥協喪失蘇台德),而波蘭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致二戰真的玉碎亡國,比法國投降還慘。二戰期間,波蘭人被德蘇兩方殺650萬。

歷史背景各懷鬼胎

波蘭對此說法是,捷克斯洛伐克反正都會瓦解,波蘭要收復歷史被奪去的領土。在德和蘇之間,波蘭原來態度較偏德國,希望與德國合作共同抵抗蘇,後來戰爭尾期抵抗德國,華沙起義,絕對不與蘇合作,背景原因應該是含1940年4月間,蘇軍在卡廷大屠殺,波蘭人被屠殺2.2萬;當時雖不能確定,但已在懷疑。英相張伯倫在德國進攻波蘭前,原以為德軍只是借道,主張默視德與蘇交戰,這樣蘇聯、德國,軍力都會削弱。但,荷蘭降後,換邱吉爾上台,邱認為,德國才是英國最大的威脅。德蘇已分占波蘭,之前觀點必須重新盤算。

這種貪婪、分贓、誤判,大國的主觀決定是只看眼前問題,沒有歷史是非,因此問題會越來越複雜;有時連小規模出兵都吞吞吐吐,甚至希望沒有付出,盡收漁翁之利,昧著良心只是高山觀馬相鬥,綏靖主義(慕尼黑協定)、姑息,讓強者欺淩小國。但最後,面臨亡國,再大的犧牲都被迫全力而出。很多教訓是捨不得付出,後來縱容侵略的結果被納粹肆無忌憚四面八方侵略,英法付出的代價相當慘痛。拯救到盟國能戰敗軸心國的主要關鍵是邱吉爾的戰略盤算,英國首相張伯倫在綏靖主義之反應,代價太高了。

攻打波蘭二戰爆發

1939年 9月1日,德國出動151.6萬、斯洛伐克(未分裂前屬捷克)出兵5.1萬、9千門大小火砲2626輛坦克、2315架飛機,展開進攻波蘭,二戰爆發:英、法是3日對德宣戰。蘇聯是以保護波蘭為名出兵,蘇聯等到與日軍諾門坎戰爭談和結束,次日外交17日上午照會波蘭駐蘇大使:[由於波蘭在與德國之間的戰爭,已表現出國家內部的腐敗、政府已呈現解體的狀態,故蘇聯先前與其簽訂過的任何協定將不再有效,且波蘭已成了一個混亂而危險的地區,蘇聯已無法漠視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同胞,故蘇聯政府已命令紅軍跨過邊界,保護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居民,令其擺脫被不明智的領導人(波蘭政府)所捲入的戰爭,讓他們回歸平靜的生活。(維基資料)]17日,紅軍46.7萬、3739輛坦克、380輛裝甲、2千架飛機入侵波蘭,打到德蘇之前約定好的楚河漢界。10月6日,德蘇兩國分佔波蘭全境,波蘭戰役結束。

蘇軍打波蘭,是與日停戰,簽字才進攻,這是避開兩面作戰;打芬蘭是波蘭戰爭結束才打。「冬季戰爭」打人口370萬的芬蘭,是在11月30日開戰。芬蘭動員男35萬、女8.4萬,用僅有的32輛戰車、145架戰機抵抗蘇聯99.8萬紅軍、6500輛坦克、3200架飛機侵略,打到40年3月13日;蘇慘勝,傷亡32.3萬;芬傷亡7萬。

希特勒並未放棄進攻蘇聯的計劃,只是把時間往後挪。最失算的是英法,完全被希特勒矇騙。英法並不知道蘇德間的暗盤交易,原以為希特勒會拿下波蘭,即將進攻蘇聯。誰知,拿波蘭,蘇聯也有份,變成好像是進行日本外相松岡洋右的[德義日蘇同盟],難道蘇聯是新的反共軸心國?美國觀察到了,現在美國不協助英國抵抗軸心國,不行了。

捷克複雜歷史背景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建國,只三天就出現4個無法彼此包容的區域政府,分別是:1.日爾曼波希米亞,在捷克西部和北部,首府利貝雷茨;2.蘇台德區,首府奧巴瓦;3.西南捷克的波希米亞森林區;4.東南捷克的日爾曼南摩拉維亞;捷克斯洛伐克當時是因為奧匈帝國戰敗投降,分割領土獨立;尤其3.與4.主要地區原屬奧地利。雖然族群分化,並沒有進行切割,但常被其他國當作製造矛盾糾葛的題目。這是捷克歷史背景。

德日人民掃地出門

二戰結束後,蘇聯占領捷克斯洛伐克,根據戰勝國的協定,由捷克總統命令,捷克東部主要城市布爾諾,蘇台德地區的日爾曼人全部財產都要被沒收,並且強制遣返回德國。情況與戰後在台的日本裔被強迫沒收財產、遣返回日本相似。1945年5月30日夜,2萬德裔婦孺老幼被驅逐,強制步行56公里去奧地利,當時年輕力壯的德裔青年都從軍,戰敗都成了戰俘。根據捷國官方統計,捷克斯洛人對蘇台德區的日爾曼人,有暴力掠奪和武力驅逐情形,此次駐守的蘇聯軍隊禁止他們過境,又逼迫折返;有800名行軍,不堪旅途勞累,半途死亡,史稱:「布爾諾死亡」。

其他不等不幸有數例。後來訂出規章進行移民,1946年起,全部過程有223萬人德裔被驅逐,遷徙過程,甚至有機槍掃射情形,共不同原因死了2.4萬,失蹤6.2萬;有65%後來到西德,35%後來到東德;大約24萬德裔仍留在捷克。至今,這些被驅逐的德裔,仍未能重返蘇台德家園,年年有遊行活動要討還故土和財產。

[蘇台德地區]的歷史背景有許多複雜形成的過程,如果只看這個[蘇台德地區]之德裔民氣,納粹挑戰捷克、英、法,有其形成氣怨道理。當然,希特勒抓到題目很會發揮,但屬於邪惡推波助瀾,加上煽動,發動戰爭前,配合節奏,形成二戰,似乎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其得理不饒人,希特勒的征服世界,用的是邪惡本質煽動出貪婪,用理直氣壯,包裝著罪惡,掩護貪婪,罪愆很深。

歐戰過程悟道太慢

1940年9月27日,《德義日三國同盟條約》正式簽訂,條約承認日本在大東亞新秩序中之領導地位。【11月,蘇聯莫洛托夫於柏林,提出建議,包括共同瓜分大不列顛帝國,以及把伊朗劃歸蘇聯,希特勒未答覆。】11月羅馬尼亞加入《三國同盟條約》,成為軸心國一員,為德國提供石油供給。依照博克元帥說法,1940年12月3日,博克60歲生日,希特勒前去探訪,當時表示:[將蘇聯從地球上消滅將是必要的。]顯然納粹打蘇,與羅馬尼亞加入軸心國,提供石油,有因果促因。

1941年6月22日德蘇戰爭爆發。這個時間點,德國在西歐戰場掌握增加儲備880萬噸石油,1941年在德國及其佔領區開採石油190萬噸,從煤炭中合成出燃料410萬噸;包括占領控制區,戰爭實力,人口有2.05億餘人;蘇聯是1.93億人。兩邊比較,雖然法國占領區,男人不參加解放蘇聯戰爭,但後勤勞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開戰後半年戰果粗略估算,軸心國陣營死傷俘一名,可以換蘇軍4-6人;開戰後5個月,蘇聯坦克裝甲共損失1.7萬輛,德軍損失0.27萬輛;因此比較後,得到的答案,德國顯然勝算較高。蘇聯能勝,完全是美國租借法案的後援力量,用戰爭演變論成敗梟雄,史達林是第一高手,希特勒差得遠了。這個歐戰過程,希特勒玩戰略變化如此詭譎能得逞,問題只在各國悟道太慢(邱吉爾太慢上台)。

現在全世界資本主義陣營,最擔憂的問題是經濟上殺傷力最強的戰略對手-共產世界革命,尤其共產第五世界復甦革命;而這個革命,委內瑞拉第五共和國運動領導人查韋斯已經回天乏術,北韓企圖接棒;但有實力,並且可能整合再度進行的,只有北京共產黨政府。(1978年10月,李光耀對到訪新加坡的鄧小平說,中國必須停止輸出革命;之後鄧讓宣傳革命之無線電台收音機關門、數國共產黨游擊隊均停止補貼。)

聯合國沒存在價值

兩岸的問題,也是綏靖主義延伸產生。戰後,老蔣領導的中國是世界四強,領導的政府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國民政府是因為抗戰英勇戰士死傷太多,因而厭戰;後方養精蓄銳的共軍是殺富農奪地分農民,這是賄賂買民心,而且違反人類罪。後來聯合國無視毛共違反人類罪、文明罪之罪行,改變為以韓戰敵人為聯合國之中國代表;無視曾為反共,堅守民主陣營的中華民國政府之歷史貢獻,驅出聯合國;顯然聯合國已經失去成立的意義。聯合國若要避免將來時代文明進步後被告,以及避開被請求賠償,應該先恢復中華民國席位,現在世界若要走入文明,不宜讓具有違反人類罪、文明罪之罪行的政府代表中國席位;而且這個政權犯過滔天罪行,不曾自我歷史審判,也沒有法律追究責任。

須知,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清朝統治者簽署退位詔書,取消帝制,命以共和立憲國體,宣佈由資政院總理大臣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詔書並且明確指名;原文:【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大中華民國。】若用民法述理,只持有中華民國身份證的公民,才能代表大陸疆域法律權利;人民政府,因為不是中華民國公民,因此法律上只是大陸不動產代管人。用違反人類文明罪取得的政權,聯合國相當於國際法官身份,是不能承認的;其過去承認叛亂政權,造成合法統治者的損失,是可以請求賠償的。聯合國無權漠視仍然合法存在的1945年聯合國創始會員國。

紙上談兵兩岸問題

現在兩岸問題,正在考驗兩岸、美國的領導人戰略智慧;眼前美國正在製造右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尊嚴,這是川普總統的睿智;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必須是恢復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會籍,這條件之下,蔡政府才有協統的站穩磐石,有這塊磐石,自然才會自動存在出兩德政府協統模式的基礎,在這基礎條件下,常識就是至少台灣的執政黨,你大陸不能否定其合法性,延伸之下就是統一之後的新中國必然是至少兩黨政府輪政。這情況之下,自然就把可能醞釀的一黨共產黨專政才能搞的共產世界革命自動瓦解。也就是說,蔡政府去爭取這協統機會,將等於進行民進黨在大陸執政之鋪路。如果蔡政府沒有意願,則當會讓國民黨撿到便宜。

希特勒玩戰略能得逞,問題只在各國悟道太慢(邱吉爾太慢上台);相同的,等北京武力統一台灣後,接下去必然是硬著頭皮搞下去–必須玩【武力共產世界革命】才能要求黨團專制集權,到時,世界沒災難才奇怪。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