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演同戲(46)【島民逢甲選袁總統】

龐林

時代將來會越來越文明,泛紅曾誣陷老蔣,將來若實現反攻大陸,依照中華民國法律,兩岸統一後在追訴期間,是可以告誣陷的。以前有電影,劇情涉嫌誘導是蔣介石暗殺馮玉祥,將來案子成立,賠償金額會讓製作人,拍100部電影賺的錢可能不夠賠,繼續拍吧、繼續恫嚇吧。

掰革命大家一起來

在統治沿革,1911年11月16日起,中國疆域合法統治者是袁世凱總理。1912年2月12日大清和平禪位詔書給袁世凱,指定國號是[中華民國],袁總理的合法看守內閣是到1912年3月10日;3月10日,袁接權宜成立的適格臨時參議院選出的臨時大總統;民二10月10日起,袁是第一屆國會票選產生的合法第一任大總統。中華民國臨參存在時間是民一1月28日起,到民二4月8日。【而17省臨時參議員共38席,袁世凱民一3月10日就任臨參選出(1912 02 15投票)的臨時大總統,有台灣人丘逢甲一票。】[(注釋)粵有臨參3名:1.台灣苗栗人丘滄海(逢甲號)1864年生。2.趙仕北1870年生。3.錢樹芬1877年生。金章(3月13日到院遞補丘逝之席位)。丘1912 01 31報到,之後因病請假。]【維基之丘資料:[1月31日見名,未到院開會,2月初因病歸籍。]臨參選出袁臨時大總統,史料是1912年2月15日投票。丘資格最老,粵只一票;因病歸籍是幾月幾日?維基未述;此處只能合理判斷,係依討論後此票投袁。】

這裡特別要說的是1912年3月10日之前,中國疆域合法的統治者,袁世凱職位是總理;3月10日之後,合法的統治者袁世凱,職位是北京監督成立的臨時參議院選舉的臨時大總統。民國史過程,臨參並無選舉叛亂團體孫文的史料。

另外一邊,既然承認1947制訂的憲法,請問,在哪裡制訂的?是不是[南京]!你要說:[一邊一國],那是很沒歷史概念的;台灣是蔣政權用戰爭犧牲千萬華人,陣亡200位將軍取回的;那麼1895年台灣是不是屬大清?戰後向蔣政權投降,是盟軍總司令麥帥依歷史沿革命令日本總督的。

戰後,台灣選舉國大,代表島民前往南京參加制憲,是附帶有遵守這部憲法責任的,承認屬於南京制憲下的價值,就是你也有權利,透過選舉,統治這個國家。台灣要守法,就不應搞獨立。藍紅是習慣不守法,而且藍自己招認創黨者造反40年,紅承認槍桿子出政權,既然藍紅肯定造反者,建議,大家共同一個標準。

建議回歸法律真理較能避免以後還有效尤造反者,北京政策要台灣回歸就應該用法律秩序認事,孫毛都是沒有造反特權的,而且應該文明審判,至少天安門、總統府、鈔票不宜有孫毛肖像。

島民有投袁大總統

中華民國民一臨時參議院議員,台灣苗栗銅鑼鄉竹森村人丘逢甲。丘是在1895台灣淪陷後返回祖籍粵地蕉嶺縣。宣統元年大清成立各省議會,廣東諮議局揭幕,丘逢甲選後當選議員,被推舉為副議長。

民一丘逢甲(1864–1912)是代表粵省參加臨參,但在法律上兼流亡台灣地方代表,他是有代表性的。維基百科的說法:【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響應,廣東宣布獨立,推胡漢民為都督。丘逢甲被選為代表,(1911年12月29日)選舉孫文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維基此段內容可能有法律認知錯誤,至少1912年1月1日之前,不論北京或南京,都無臨參院組織;如果是以所謂[聯合會]解釋,那是叛亂份子非法湊合組織,此時北京政權是存在的。

而一般所說,所謂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43名代表,粵代表是王寵惠、鄧憲甫;並無丘逢甲名字。更詳細說,史料有[代表聯合會]曾經代行臨時參議院職權,但那是指1912年1月2日至28日之間;因此也不能移植混入之前的1911年12月29日選舉事項。

丘是1912年1月31日報到合法權宜任務組織–臨參,當時17省臨時參議員共38席,但規定一個省只有一票,必須自己省內商量決定投給誰。丘資格最老,粵省之一票,係3位臨參議員共同決定,因此,也可以說,2月15日選出的合法首任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有台灣流亡代表–丘逢甲投的票;丘是旅途勞累奔波成病,請假返鄉;2月25日,48歲離世。

丘逢甲曾在台中衡文書院擔任講師,在台南和嘉義辦過新式學堂,講授漢文。丘1877年首次參加考試,父親帶著,從台中東勢走到台南府,走了7天,福建巡撫丁日昌,是以粵語對話後面試,丁用逢甲名字寫:上聯[甲年逢甲子],要13歲的考生對下聯,逢甲以今年是丁丑年,主試學台姓丁,即刻寫:下聯[丁歲遇丁公]。丁試後給科院試第一名秀才贈逢甲[東寧才子]印一方。1889年丘在北京科舉考試中進士;吏部引見才親政的光緒。丘參與抗日接收時,其軍隊守防地點在桃園南崁,戰事不利,轉進到梧棲港,無糧無彈才離開台灣。抗日,丘副總統屬下的民軍是島民,官軍是湘軍,卓蘭陣亡最多;南部是黑旗劉永福指揮粵軍。島民幾乎是全員抗敵,抗日過程死傷60萬。當時台灣民主國副總統,是權宜應變措施,藉獨立政體才有抗日接收條件,不是為獨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