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演同戲(47) 追本溯源袁是國父

龐林

中國的國家政策,若是五族共和,驅逐滿清就是屬於叛亂。過去台灣的驅逐滿清合理化及國策五族共和,兩種說法都存在;這是矛盾,無是非,更無智慧;兩蔣時代有其困難權宜,現在應該追本溯源,澄清是非,袁世凱才是中華民國正牌國父,我們是用證據說話。

驅逐滿清若是正當,則不能說東北屬於中國,將來要和平索回北方1858、1860失土會增加困擾;這是用文明常識詮釋區別。中國國策若是五族共和,絕對不可以正面評價驅逐滿清,這是誤國誤疆誤民。

歷史傳承只留正道

請注意,1911年共進會立憲派武昌行動,是新軍立憲走共和,若要說是同盟會武昌行動,黃興單槍匹馬,無兵無卒是雙十已經過18天,10月28日才趕到。武昌行動計劃與美國人孫文一點關係也沒有,當時共進會推黎都督領導,其行動團隊是舉十八星旗,黎元洪是10月11日最先宣布共和新國號[中華民國]的,留有文獻,為什麼要移植給孫文?

而在南京黑幫自稱開國,但清室並未下台,當時北京說法是[虛君化],與英國白金漢皇宮相同,而且北洋撥銀尊君照養,紫禁城有皇家自己旗幟。之後闖禍的是馮玉祥依孫文團隊派來之連絡官黃郛計劃,1924年10月北京軍變,囚禁曹錕總統,殺曹錕心腹李彦青,逮捕曹錕胞弟直隸省長曹銳(拒捕自殺),11月驅逐溥儀離開紫禁城。時間很清楚,1912年溥儀並未被驅逐離開皇宮;而1917年7月曾經復辟。法律時間,溥儀是1924年11月被驅離首都,後來先住天津租界,直到918後,東北疆域由日軍底定後,長春復國;也就是驅逐滿清,造成復疆,復疆造成抗戰。誰闖的禍?就是馮玉祥驅逐溥儀離開紫禁城,給日軍挾持天子,製造滿州復國機會,帶來14年抗戰。

傳國傳承正統歷史必須一貫,將來若要和平取回北方故土,要避免呈現負面;孫文、馮玉祥1924年10月是造反,批判馮驅溥行為才能符合法律。因此應該糾舉孫文、馮玉祥叛國造反。

正本清源文明取土

[中華民國]國號,是大清隆裕太后指定的走共和新國號,前朝遺命指定的國號是不能改的。我們是文明國家,這裡不談槍砲威力,只用法律文件認事。【袁世凱是過渡共和時期及[中華民國]合法國會選出的統治者,是適格的共和國國父。】【黎元洪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共進會文學社推舉的[革命領導人],10月11日共和開國,最先宣佈國號-中華民國。黎是開國都督,但算叛軍,不合法。】【南京孫黨則只是利用袁總理命令軍隊停火,幾個幫派流氓占入衙門,演出一場鬧劇罷了。】

確定歷史程序要看首都的政權轉讓過程,這是清室禪位;但大清同意改共和,有法律文件,清帝室在1924年10月之前並未廢棄;而1924年11月,溥儀是被驅逐;被驅逐後,進行復國。現在重點是,驅逐後,北方1858、1860失去的領土仍是隆裕太后的詔讓承受者,才有申張取回權。

只談法理不談槍砲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清朝統治者簽署退位詔書,取消帝制,命以共和立憲國體,宣佈由資政院總理大臣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並且明確指名;原文:【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大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法律文獻,領土所有權要依2月12日當天辨識;包括外蒙、唐努烏梁海,而且是北方外興安嶺1858、1860年清俄條約,庫頁島,1689尼布楚條約後失土,若要取回的法律依據要件,因此[中華民國]國號沒得改名換姓空間。以色列亡國2千年都能取回故土,中國人口本世紀就會超過20億,取回失土是子孫後代歷史責任。不過若用民法述理,只持有中華民國身份證的公民,才有大陸疆域共同決定權;人民政府,因為不是中華民國公民,因此現在法律上只是大陸不動產代管人。法律上,中國現在只有【中華民國】蔡政府有權要求取回1858、1860北方失土。蔡英文政府可以依法不承認造反、不承認孫文是國父。

依史料,列寧曾兩次宣言放棄不平等條約侵華特權、領土,敷衍北洋,後來派共產第三國際越飛推動,金錢收買孫文,1923年1月[孫越宣言],敷衍兩次列寧宣言。人民政府建國後,蘇聯怕北方疆域有變數,1950年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時,有一個秘密協定,規定第三國人員不得進入中國東北和新疆;請注意,這個第三國,就是[中華民國],這真的是蘇維埃版的欲蓋彌彰。

法律上,中華民國仍然存在,這個約定與法律上物主有衝突,因此應依法律實質持有者為依據,而且代表的政府要由人民投票產生才足夠有代表之條件。因此1950年簽訂之《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毫無參考價值。此大陸及北方不動產主人依據民法,法源上認定是承接大清指定的目前在台灣之中華民國政府。因此民進黨爭取在大陸執政,有利宏觀國土之回歸,而且會有自動瓦解共產國際世界革命效果(前文已述)。

袁世凱是民國國父

基於孫文團隊馮玉祥1924年10月政變,11月驅逐滿清之理由,日軍依據[日滿議定書](1932 09 15),法律上屬於溥儀復疆。[日滿議定書]原文:【【因日本國確認滿洲國根據其住民之意志自由成立而成獨立國家的事實。因滿洲國宣言,中華民國所有之國際條款,其應得適用我滿洲國為限,即應尊重之。日本國政府為永遠鞏固滿日兩國善鄰之關係,互相尊重其領土權,且確保東洋和平起見,為協定如左:(1).滿洲國將來滿日兩國間未另定款約之前,在滿洲國領域內,日本國或日本國民依據與中華民國既存之條款協定,其他約款及公私契約所有之一切權利利益,即應確尊重之。【(2).滿洲國及日本國,確認對於締約國一方之領土及治安之一切威脅,同時亦對於締約國地方之安寧及存在之威脅,相曰兩國共同當防衛國家之任。】為此要之日本國,軍隊駐屯於滿洲國內。大同元年九月十五日訂於新京】】

請問,上文這第(2).條,若承認孫文開國,則等於承認[驅逐滿清],這情況下,能否定滿州復國嗎?藍黨「推翻滿清驅逐韃虜」是誤國的,建議「中華民國國父」正本清源恢復為合法統治者-袁世凱較宏觀,將來世界會更文明,若要和平索回北方失土會較無爭議。我們先把路鋪好,讓下一代輕鬆取回失土,法律文件已經足夠,屆時用文明和平手段就夠了。

袁世凱臨時大總統,處理共和交替,過程非常宏觀,並沒有驅逐滿清之舉動;溥儀曾說:「袁世凱當民國大總統後,稱呼我為“皇帝陛下”。」貫徹實踐五族共和之真諦。民國選舉過程,臨參並無選舉叛亂團體孫文的史料。

為了使滿清在中國能五族共榮、民族平等,袁世凱民一4月22日頒佈大總統令:【現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為我中華民國領土,則蒙、藏、回、疆,即同為我中華民國國民,自不能如帝政時代再有[藩屬]名稱。此後,蒙、藏、回、疆等處,自應通籌規劃,以謀內政之統一,而冀民族之大同。】大總統令,表明袁世凱民族問題的態度,是繼承五族共和思想。去掉[理藩]名稱,是共和國各民族在憲政要平等,地位相同。

Loading...